首页 理论教育 高职专业与产业发展的匹配逻辑优化策略

高职专业与产业发展的匹配逻辑优化策略

时间:2023-05-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供需利益的协调过程可以看成是高职专业建设与产业发展匹配的实质,而双方同时拥有供需双重角色是两者匹配的关键点。“发展型式”理论认为,产业结构会发生表1-1所示的“三阶段六层次”的演变;一产业劳动力就业占比下降、二产业与三产业占比增长都会受产业结构变化影响;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是否对称则取决于生产效率与技术水平是否达到产业发展水平[3]。

高职专业与产业发展的匹配逻辑优化策略

供需利益的协调过程可以看成是高职专业建设与产业发展匹配的实质,而双方同时拥有供需双重角色是两者匹配的关键点。霍利斯·钱纳于20世纪50年代提出“发展型式”理论,是产业发展战略和政策分析的重要理论依据和分析工具,对职业教育剖析产业发展需求、分析专业建设战略发展,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发展型式”理论认为,产业结构会发生表1-1所示的“三阶段六层次”的演变;一产业劳动力就业占比下降、二产业与三产业占比增长都会受产业结构变化影响;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是否对称则取决于生产效率与技术水平是否达到产业发展水平[3]

表1-1 产业结构变化

基于上述判断,本书构建图1-1所示的三维分析框架,分析高职专业建设与产业发展的匹配关系。在产业发展过程中,受宏观政策调控影响,就业结构发生变化,形成就业市场与产业结构匹配的就业结构,从而推动产业发展;同时,产业技术体现出对劳动力掌握技能的黏性、弹性与韧性需求;相应地,高职专业布局、专业规模和技能培养应依据劳动力市场的类别与分布、结构与层次,以及劳动力技能要求进行调整。

(www.xing528.com)

图1-1 高职专业建设与产业发展匹配三维分析框架

由图1-1可以厘清高职专业建设与产业发展之间的逻辑关系,主要包括结构匹配、市场匹配和技术匹配。

(1)结构匹配。结构匹配是产业结构与专业布局。区域内技术技能人才输出的类型与空间分布可以从高职专业布局中反映出来,专业布局的调整方向直接受到产业结构构成与演进的影响。因此,高职专业布局与科学调整,应当主动适应产业结构的变化、顺应产业的发展逻辑,为区域产业行业发展提供高质量的人才供给,全方位满足其对人才类别与数量的需求。

(2)市场匹配。市场匹配是就业市场与专业规模。就业市场是指劳动力人力资源按市场机制进行配置、调节的市场形式。区域产业发展需求可以通过就业市场显性表现出来,区域职业院校专业人才供给与企业用人需求的沟通桥梁也通过就业市场搭建。通过专业设置数量、招生规模和分布点数量等体现专业规模的指标,能够从结构占比、层级结构两方面有效预测区域专业人才的供给情况。高职院校培养的是生产、服务、技术、管理一线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具有以职业为导向、为就业服务的特点,其培养规模和规格必须依据就业市场需求进行调整,否则无法实现对区域产业人力资源的支撑作用。

(3)技术匹配。技术匹配是产业技术与技能培养。产业技术水平决定产品的质量、成本、水平与性能,产业转型升级表现为具有越来越复杂的技术能力。传统职业教育过于注重对学生在生产服务过程中某一部分或某一环节的技能培养,从而忽视了学生技能的横向发展,也就造成了学生职业生涯的天花板,无法让学生实现职业的纵向发展。因此,高职院校专业培养规格不能限定特定环节,而要面向体系化的产业技术,保证劳动者能在技术更迭的当下始终拥有职业发展能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