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京津冀产业发展优化策略

京津冀产业发展优化策略

时间:2023-06-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除以上论述之外,京津两市功能定位不明确,缺乏必要的统筹规划,也是导致京津两市各自独立发展现象相对突出的原因。京津冀都市圈应是一个三足鼎立、均衡发展的概念,北京应该强化自身的政治、文化、科教中心地位,向周边地区疏解经济功能。

京津冀产业发展优化策略

河北作为京津的外围,包含着京津两个直辖市,在长期计划经济下,河北一直支援着京津的发展,京津冀三地区存在着一种不平等的经济关系。北京与天津两个相距很近的中心城市,北京有首都优势,而天津借助港口航运优势,是中国北方的工业基地。两个城市之间相对独立发展,竞争大于合作,很少有成功的协调。北京作为中国政治中心,其首都经济地位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起着很大的作用,汇聚着全国的物力资源。反过来看,以天津目前的经济规模和地位,也不甘心为北京服务,而是强调自身的经济中心地位,大力发展自己的优势产业,一定程度上在运输业和制造业方面取代了北京在这方面的经济辐射能力。近年来,北京、天津都提出了要成为北方金融中心的目标,天津正在争取建立金融市场,打造中国的北方金融中心。北京则要与上海争夺全国金融中心的地位。如此紧密相邻的两个大城市都要成为金融中心,则无法避免出现无序竞争现象。从国内外经济的发展规律来看,一个地区内出现多个功能相同的经济中心必然会造成人力、物力、财力资源的大量浪费,并且还无法达到预期效果,进而制约着该区域的协调发展。

另外,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其政治性与经济性并存的特性使得北京的发展具有独立性,其对周边地区的经济辐射力与扩散力比较有限。而周边地区不得不为北京无条件提供人力、资源以及财力。这就为京津冀区域协调发展增加了难度。

除以上论述之外,京津两市功能定位不明确,缺乏必要的统筹规划,也是导致京津两市各自独立发展现象相对突出的原因。目前,从北京、天津的发展状况看来,两大城市之间的功能定位有相当大的重叠部分,这些使得京津两市在一定的市场容量下竞争大于合作,使得两个城市之间各自独立发展,无法真正联手为京津冀区域协调发展做贡献。20世纪90年代初,国务院对北京的城市定位为“政治、文化、教育、科技”四个中心,而天津则定义为北方重要的工商业城市、金融、信息和技术中心,但从目前的发展状况看,北京已经成为五个经济中心,即政治、文化、教育、科技和经济中心。两个同为经济中心的城市。(www.xing528.com)

京津冀都市圈应是一个三足鼎立、均衡发展的概念,北京应该强化自身的政治、文化、科教中心地位,向周边地区疏解经济功能。从过去强调全国服务首都、强调外省市保障北京,向首都服务全国来转变。河北应从北京附属的地位中解脱出来,第一做好京津两大城市产业转移的承接工作,同时根据自身的产业布局吸收优先发展的产业群,针对落后的、淘汰的中低端产业应逐级安排到河北的三线、四线城市和开发区;第二在承接产业转移的过程中要做好服务工作,抓住历史机遇,调整毗邻京津产业布局,优先发展高端的服务业和科技文化创意产业,特别是环首都的13个县市重点发展旅游、休闲,养老和海滨城市的建设。产业园区的建设和开发将是未来区域的提升竞争力的主力军,养老地产、物流地产、住宅地产以及商业地产会在环京津周边大幅度地开发建设,房地产以及围绕其服务的各个机构一定是黄金十年;围绕京津两大城市的周边县镇会出现更多的小城市群体,轨道交通和配套服务功能会逐步完善,形成工作在一地、生活在一地,两小时经济圈生活,真正意义的同城化时代。

在产业结构方面:三个区域的产业发展不同阶段,单靠各个区域自身的行政权限很难实现,应成立由国务院副总理一级的领导直接负责的协调小组,编制三地的统一发展规划纲要,根据各个省市的资源禀赋打造协同的、可以分梯队的产业层级,在产业空间布局和产业链衔接方面加强协作,会逐步形成产业合作紧密,分工明确,跨区域的产业集群。河北在历史的机遇中将得到更大发展,进而带动毗邻的山西、山东、安徽、内蒙古以及东三省,泛华北地带整体竞争力大幅提升,西北落后地区在经济发展中利用京津两大城市产业转移的外溢效应沾到些许利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