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京津冀协同创新推动产业发展

京津冀协同创新推动产业发展

时间:2023-05-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通过京津冀协同创新,进一步重构京津冀创新布局和现代产业体系,使京津冀在协同发展中缩小区域差距,是应当解决的重大问题。[5]颜廷标.基于中观视角的京津冀协同创新模式研究[J].河北学刊,2016。[8]韩英军,连红军.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的内涵与创建价值[J].中外企业家,2016。[9]王燕秋.创新驱动框架下“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分析[C].对接京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论文集,2018年6月。

京津冀协同创新推动产业发展

通过对协同创新的典型案例分析得知,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的区域协同发展及创新是建立在其各地区之间联系密切和利益共享基础上的,但京津冀地区在迅速发展的同时,区域间的差距也在呈拉大趋势,产业结构分布也不合理。通过京津冀协同创新,进一步明确京津冀三方的产业定位与构建京津冀现代产业体系,是需要延伸解决的一个重大而现实的问题。

目前,从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看,2018年,北京市的GDP 3.032万亿元,突破3万亿大关,同比增长6.6%,人均GDP约为14.0万元,排名全国第一;天津市的GDP为1.88万亿元,同比增长3.6%,人均GDP为12.1万元,排名全国第三;河北省GDP为3.6万亿元,同比增长6.6%,但是人均GDP为4.79万元,排名全国第20名,人均GDP不足北京、天津两地的一半。

这种差异与科技创新落差有很大关系。京津冀所在的区域拥有非常丰富的创新资源,但是在三个区域的分布极不平衡,创新资源、创新投入、创新成果等方面存在很大的落差[9],而这种落差会让虹吸效应更加明显,这样就降低了区域协同发展的效率,尤其是不利于协同创新的发展。北京的创新资源得天独厚,拥有8所“985”高等院校,24所“211”高校,占将近全国25%的重点大学,2017年北京在校生人数27.4万人,研究生在校人数20万人;天津在校生人数50.58万人,研究生在校人数5.14万人;河北在校人数116.4万人,研究生在校人数3.9万人。[10]并且2/3以上的院士集聚北京,国家重点实验室有1/3坐落北京,这就使得北京在全国极具创新能力和潜力。相反,河北整体创新能力比较低,与北京、天津相差悬殊。这样不容易构建起完整的“研发创新—技术转移—科技成果产业化”的协同创新链条,河北也不能够充分吸收北京创新资源的优势。

科技创新需要建立在一定的物质基础之上,也就是说经济发展水平越高,所能够为科技发展和创新提供的财力和政策的支持越多;反过来,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又可为经济发展提供核心动力。通过京津冀协同创新,进一步重构京津冀创新布局和现代产业体系,使京津冀在协同发展中缩小区域差距,是应当解决的重大问题。

【注释】

[1]王志宝、孙铁山等.区域协同创新研究进展与展望[J].科学,2013(1)。

[2]臧欣昱、马永红等.基于效率视角的区域协同创新驱动及影响因素研究[J].软科学,2017(7)。

[3]徐则荣.区域协同创新理论述评[J].外国经济学说与中国研究报告,2015(9)。(www.xing528.com)

[4]祝尔娟/鲁继通.以协同创新促京津冀协同发展——在交通、产业、生态三大领域率先突破[J].河北学刊,2016(3)。

[5]颜廷标.基于中观视角的京津冀协同创新模式研究[J].河北学刊,2016(3)。

[6]薛澜.OECD中国创新政策研究报告[M].科学出版社,2011。

[7]刘长松.区域生态合作让京津冀共享“天蓝、地绿、水净”[J].中国战略新兴产业,2018(9)。

[8]韩英军,连红军.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的内涵与创建价值[J].中外企业家,2016(7)。

[9]王燕秋.创新驱动框架下“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分析[C].对接京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论文集,2018年6月。

[10]李锡庆,吕程.京津冀创新体系建设若干问题[J].开放导报,2017(6)。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