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海关现代化发展战略:战略性与前瞻性思路确保不败

海关现代化发展战略:战略性与前瞻性思路确保不败

时间:2023-05-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党的十七大报告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提出加强战略思维、强化战略研究的重要性,对海关的发展战略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现实指导意义。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要在2020年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当前,现代海关制度第二步发展战略进入关键的时期。三是适时加大海关管理体制改革力度,确保海关管理体制改革与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同步与适应。

海关现代化发展战略:战略性与前瞻性思路确保不败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树立世界眼光,加强战略思维,善于从国际形势发展变化中把握发展机遇、应对风险挑战”。党的十七大报告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提出加强战略思维、强化战略研究的重要性,对海关的发展战略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现实指导意义。

一是着眼于“2020年的海关”发展战略研究,使现代海关制度第二步发展战略与国家到2020年小康社会发展战略有机结合,推动海关现代化建设长远发展和前瞻性规划。

澳大利亚堪培拉大学海关与税务研究中心(CCES)和澳大利亚海关率先提出“2020年的海关问题”(Customs Issues in 2020)这一事关海关生存与发展的重大战略课题并展开专题研究,得到WCO、APEC和有关国家海关的积极响应。这一课题的核心命题有二:一是面对以反恐为主要特征的海关非传统职能的影响,从长远来说海关的职能如何才能有效发挥。二是提出到“2020年的海关”会消亡吗、如何才不会消亡的问题这似乎天方夜谭式的“杞人忧天”,其实认真分析起来不无道理,说明西方国家海关的战略思维和“问题研究”意识非常强。西方国家海关对自身命运的忧患意识,从一个侧面也为中国海关的未来敲响了警钟,很值得我们深思和认真研究。

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要在2020年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2020年,党的奋斗目标有了,那海关要为这一目标的实现做什么?达到什么样的自身目标?现代海关制度第二步发展战略规划还有两年多时间就要完成,2010年以后怎么办?下一步的发展战略目标是什么?如何与第二步发展战略相衔接?如何与国际海关发展潮流相适应?这些都是摆在我们面前不得不面对和认真思考的问题。

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战略目标与国际海关提出的“2020年的海关”课题,为我国海关从战略高度研究和规划未来10多年的发展蓝图奠定了坚实的指导目标、实践基础或借鉴模式。建议总署组织专门班子,正式启动中国海关“2020年的海关”战略规划研究,从战略和前瞻性角度提出我国海关未来12年的发展战略和奋斗目标;同时,紧密结合与第二步发展战略目标的衔接,整体推动各项改革与现代化建设的同步发展。建议利用UNDP(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援助资金等与堪培拉大学和WCO建立课题合作项目,尝试通过国际合作提升我国海关战略研究水平的可行性。

二是坚持现代海关制度第二步发展战略不动摇,稳步推动各项业务改革的整合与整体推进。(www.xing528.com)

当前,现代海关制度第二步发展战略进入关键的时期。第二步发展战略的实施,得到中央和各级政府、社会各界的支持以及国际海关的普遍赞许,同时也成为全国海关的共识和共同行动纲领。实施海关现代化发展战略是我国海关走向成熟的标志之一,是几代海关人的共同心愿,来之不易,应该得到尊重、承存、发展和坚持。应坚持现代海关制度第二步发展战略不动摇,特别不要被一时一事的困难所影响,“咬定青山不放松”,建立健全不以时移、不以人替的发展战略机制,紧紧抓住风险管理这一“牛鼻子”,加大各项业务改革整合的力度,一心一意谋改革、促发展,确保第二步发展战略的圆满成功。

三是适时加大海关管理体制改革力度,确保海关管理体制改革与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同步与适应。

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大机构整合力度,探索实行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健全部门间协调配合机制。减少行政层次,降低行政运行成本,着力解决机构重叠、职责交叉、政出多门问题。对海关来说,这一问题具有针对性和必要性。海关业务改革走到今天,现代化战略实施到现在,到了一个关键的拐点,就是管理体制的改革。海关业务改革整合到一定阶段,必然要求管理体制改革与之相适应,否则,业务改革整合只会是一句空话。经过近30年的改革发展,海关事业发展很快,体制上的一些不适应越来越突出。这几年,对于海关管理体制上存在的问题,不少人都有同感,但源于问题的敏感性和复杂性,都不愿过多去触动它。当前,进一步深化管理体制改革的时机比较成熟,建议按照党的十七大会议精神和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总体要求,将海关管理体制改革特别是机构整合问题作为“2020年的海关”战略课题一同研究,纳入整个发展战略同步或分步实施,从根本上着手解决涉及海关管理的体制机制的深层次问题。

四是加强国际海关交流与合作,在国际海关合作中彰显我国作为一个大国海关应有的尊严与作用。

近年来,我国海关参与国际合作交流的力度明显加强、合作成果日趋显著,但是在合作的层次、水平、深度和机制上,与我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发展中大国的地位还不相称,与其他大国海关相比还有差距。按照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总体要求和总署党组的部署,建议不断加大海关国际合作的力度。具体建议如下:第一,适度加大在国际海关组织中的话语权、发言权、参与权、主动权,主动发声;第二,不断提高参与合作的力度和能力,要培养更多懂业务、懂外语的海关人员参与更广泛的国际海关合作;第三,认真履行国际承诺,对于WCO积极推动,我国海关已加入的公约、规则,如修改后的《京都公约》、《协调制度》、“阿鲁沙宣言”以及“安全与便利标准框架”与“哥伦布宣言”等,应加大实施的力度,与第二步发展战略结合起来整体推进;第四,加快业务数据和制度标准化进程,推动国际海关间的业务数据交换和对接,探索国际海关之间的行政互助的可行性,加快国际海关合作的“无缝链接”;第五,加大对外介绍和宣传力度,尽快建立海关英语门户网站和定期英文版法规公告,及时更新内容,努力营造有利于国际交流与合作的语境氛围,通过有效的推动,发挥好中国海关作为大国应有的作用和地位,推动我国海关的现代化进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