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语言经济学的研究现状简要分析

语言经济学的研究现状简要分析

时间:2023-05-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黄少安、苏剑认为,语言经济学“研究语言形成和演变及其对人们行为的影响,以及语言、语言行为和语言政策如何与人力资本、就业、工资和收入分配等相关”。我们认同吕世生的观点,语言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指向商务活动中的语言问题,包括经济因素对语言的影响,以及语言与经济绩效的关系,语言与文化的关系等”。

语言经济学的研究现状简要分析

近几十年兴起的语言经济学是与商务英语联系最为密切的学科(吕世生,2015)。语言与经济的联系在经济全球化的作用下越发紧密。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马尔萨克(Marshack,1965)提出了语言的经济特性,即价值(value)、效用(utility)、成本(cost)、收益(benefit)观。“在经济学领域谈及语言,最早可以追溯到亚当·斯密关于语言的片断论述,而现代经济学中真正对语言问题进行经济学思考的第一人是信息经济学家马尔萨克(Marschak,1965)。在考察语言信号传递效率问题时,马尔萨克引出了关于语言的生存与发展问题的讨论,并提出了语言具有的成本、收益、价值和效用的观点”(张卫国,遮蔽与澄明:语言经济学的几个基本问题,《学术学刊》,2012年12 期:第77~82 页)。

马尔萨克(Marshack,1965)对语言经济学属性的解释确立了语言经济学的基本概念,为语言经济学的诞生奠定了理论基础。1996年经济学家格林(Grin)首次使用“语言经济学”(Econo-linguistics)这一术语,并进一步阐述了其内涵(引自百度百科)。

我国学者许其潮(1999:4)在《外国语》发表“语言经济学:一个新兴的边缘学科”一文,首次就语言经济学的学科属性进行了描述。

黄少安、苏剑(2011:9)认为,语言经济学“研究语言形成和演变及其对人们行为的影响,以及语言、语言行为和语言政策如何与人力资本就业、工资和收入分配等相关”。

张卫国(2011;2012;2015)从语言经济学的包容性出发,主张语言经济学是采用经济学的理论、方法及工具,把语言和言语行为当作普遍存在的社会和经济现象来加以研究的一门经济学分支学科。

张卫国(2011)对语言经济学在语言与劳动收入、语言政策与语言规划、语言动态发展、博弈论语言学问题上的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

黄少安等(2011)重点分析了语言经济学在中国的已有发展和发展前景,提出在强化语言经济学基本理论的同时,应该运用经济学的工具和方法,加强对我国的汉语国际推广、少数民族语言、双语教学及其绩效评估、国家语言经济战略、语言产业对经济的贡献度及其测度等方面的应用研究。

张卫国等(2007,2012)研究发现国内语言经济学研究在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成果还处于起步阶段,建议下一步研究视野从学科概念层面深入到具体问题层面,并集中力量研究我国语言经济、语言产业的发展战略以及中国语言政策和规划的成本、收益及其评价等。

王立非、李琳(2014)采用文献定量分析方法,考察国外语言经济学研究的现状,得出结论,“国外语言经济学的研究热点包括语言作为人力资本、语言与经贸的关系、移民及相关语言政策,研究方法以话语分析和引力建模等实证方法为主等”。

语言的经济价值取决于多种因素,例如,语言的使用人数、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语言学习难度等方面所体现出来的学习成本、机会成本、经济收益、代际收益均有经济价值。在我国语言学界已经有一些学者对语言与经济的相关问题进行了研究,并发表了研究成果(袁俏玲,2007)。

袁俏玲刊发于《外语教学》2006年第5 期的论文“再议语言经济学”对此做了简要归纳;“何自然(1997)、戴炜栋(1993)、高一虹(1998)等专家学者谈及了‘语言和经济’的问题;钱敏汝(1997a)、向明友(2000)从语言研究中业已存在的经济思想来论证经济分析语用学中经济分析方法论的可行性;还有一些学者从跨文化经济交际的角度出发来研究英汉两种语言使用的得体性和语言学习(如,钱敏汝,1997b;苗惠,2000;黄宪芳,2002;张锰,2003)。”(转引自袁俏玲,2006:5)

王清智、黄勇昌(2003:4)对语言与经济关系进行了研究。

大明(2010:5)分析了语言经济的七个问题。林勇、宋金芳(2004:3)对国外三十年的语言经济学研究成果进行梳理,指出语言经济学在语言与收入的关系、语言与经济发展、语言的动态发展及政策方面取得一定的进展。(www.xing528.com)

蔡辉(2009:4)从语言的经济效果和语言本身两个角度,探索作为语言学研究对象的语言经济学与作为经济学研究对象的语言经济学在本质上的区别,并探讨语言经济学的发展方向。

吕世生在“基于语言经济学的商务英语学科理论框架”(2015)里指出,“商务英语是跨语言社团的商品、服务贸易以及生产经营活动使用的英语,语言行为与经济行为交互作用。商务英语服务于经济活动或有关经济与语言知识这一专门领域的专用英语,具有世界语言的功能特征。”我们认同吕世生的观点,语言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指向商务活动中的语言问题,包括经济因素对语言的影响,以及语言与经济绩效的关系,语言与文化的关系等”。

党兰玲(2016:3)简要回顾和讨论了语言与经济的互动关系。

彭卉、蒋涌(2012:3)基于修正重力模型,实证了语言趋同与国际贸易的关系。

刘明(2013)的博士论文讨论了信息经济学视角下的本地化翻译问题。

马云霞(2012)的博士论文以英汉两种语言为例,对语言在国际交往中的经济价值进行了研究。

苏剑(2015:12)就语言距离影响国际贸易的理论机理与政策进行了推演。

魏晓斌(2010:5)对语言经济原则进行了反思。

谢孟军、郭艳茹(2013:5)讨论了语言交易成本对中国出口贸易的影响。

徐珺、自正权(2016:4)就语言对中国对外贸易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

张卫国(2015:3)讨论了“语言经济与语言经济学:差异与互补的相关问题。

在现实社会中,语言是有成本的,例如语言学习的成本、语言交流的成本、语言政策推行的成本,等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