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军工企业助力航天发展:我国首个复合固体推进剂诞生的故事

军工企业助力航天发展:我国首个复合固体推进剂诞生的故事

时间:2023-05-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早在1958年,时任副厂长的朱瑛、总工程师刘茂功等人敢为人先,成立了我国首家复合固体推进剂研究所,开始了复合药的研究。兵器工业服从国家大局,先后将工厂固体火箭推进剂研究所等单位移交航天工业部门。追溯这段历史,工厂是我国第一个从事复合固体推进剂研制的单位。在这场事故中,四名同志失去了宝贵的生命,另外有五位重伤。这场事故惊动了高层领导。一周后,张爱萍将军赶到工厂,视察了固体推进剂研制与装药生产线和事故现场。

军工企业助力航天发展:我国首个复合固体推进剂诞生的故事

兵器工业集团北化集团惠安厂位于西安市鄠邑区,属于国家“一五”期间建设的156个重点项目之一 ,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成立之初曾隶属于惠安厂(图3-13)。校企双方地缘相近,专业相近,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学校最早开设的两个专业就是机械设备维修技术和火炸药生产技术,主要为惠安厂等兵工厂培养技术技能人才,许多毕业生已成为兵工企业的骨干,为国防科技工业奉献力量。如今,校企双方深入合作,开展岗位互聘,共建实训基地,共同开发课程,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回顾历史,惠安厂固体推进剂为我国航天事业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学校为其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技能人才保障。

1962年下半年来到惠安厂协作,得到工厂的支持,把大部分工作放在这里进行,我们可以这样说,工厂为我们的新型固体发动机技术赢得了两年的时间,这是件大事啊!其价值很难用金钱估计,是无价之宝。因此,我们要感谢工厂,感谢五机部,你们为党的事业做出了贡献。将来历史是会记上这一笔的!

——钱学森

图3-13 惠安厂大门

1965年,倾注了广大研制人员多年心血的直径300毫米的发动机,确切地说应该是中国固体火箭发动机事业的“头生子”,在酒泉导弹试验基地试验成功。它标志着中国固体火箭事业实现了从无到有的历史性跨越,中国航天事业迈出了具有重大意义的一步:它向世界宣告,中国的复合推进剂固体火箭成功试飞,表明中国具有了研制固体火箭的能力!

1965年1月15日,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四分院第二次技术工作会议在兵器工业集团北化集团惠安厂(以下简称“工厂”)召开,“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到会指导。钱学森在讲话中对工厂在复合固体推进剂研制方面取得的成绩给予高度评价,对工厂为我国航天事业所做出的贡献表示感谢!钱老的高度评价和赞赏,激励着工厂的科技人员在研究的道路上不断探索,为企业日后在复合固体推进剂研发领域赢得了一席之地。

工厂成立于1954年,是我国“一五”期间建成的156项重点工程之一。早在1958年,时任副厂长的朱瑛、总工程师刘茂功等人敢为人先,成立了我国首家复合固体推进剂研究所,开始了复合药的研究。在复合固体推进剂研究所成立之初,上级没有明确计划,更无经费支持,苏联专家也无此协作任务。在当时人才十分紧缺的情况下,工厂硬是从北京理工大学的前身——北京工业学院招来一个班的复合药专业的学生。

1960年初,中央军委扩大会议确定发展国防尖端技术,实施“两弹为主,导弹第一”的国防战略。兵器工业服从国家大局,先后将工厂固体火箭推进剂研究所等单位移交航天工业部门。于是,科研成果连同一大批科研人才一并被划入航天部。这些技术人员主要被派往上海贵州、西安等地的企业。

追溯这段历史,工厂是我国第一个从事复合固体推进剂研制的单位。然而,在固体火箭发动机研制早期,他们奉献了无数的智慧,也付出了生命的代价。记得1962年12月6日上午,固体发动机推进剂研制工作正在进行,当时混合工房里有一台中型混合机正在运转,猛然传来一声巨响,只见混合工房黑烟滚滚,灾难就这样发生了。在这场事故中,四名同志失去了宝贵的生命,另外有五位重伤。(www.xing528.com)

这场事故惊动了高层领导。一周后,张爱萍将军赶到工厂,视察了固体推进剂研制与装药生产线和事故现场。厂长朱瑛当时心情沉痛,主动向张爱萍请求组织处分。张爱萍态度凝重地宽慰朱瑛说,“这是研制中的问题,我们对研制固体推进剂没有经验,出了这样大的伤亡事故,是谁也不愿看到的。现在重要的是总结经验教训,找出问题所在,采取改进措施,尽快恢复生产,早日研制出安全可靠的好产品。”

从1962年到1965年,工厂在与航天四院的协作中,科技人员钻山洞、趟河水,摸爬滚打,反复试验,经过三年的攻坚克难,最终解决了发动机燃烧不稳定和药柱表面裂纹等诸多问题,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随后进行的一系列地面试验连续获得成功。

1965年8月,试验成功的消息传来,所有人都欢呼雀跃,沉浸在成功的喜悦里,热烈庆祝中国固体火箭事业“长子”出世。

工厂研制的复合固体推进剂配方为我国制造的第一枚空空导弹、第一枚反坦克导弹、第一批复合药火箭弹、第一枚高性能的舰舰导弹和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运载火箭(第三级)提供了发动机装药。

1983年,国家重点科研型号“八号工程”的引进,标志着复合固体推进剂工程化建设水平跃上新台阶。

2005年,国家重点型号产品×××生产线创造性地实现当年开工建设当年批量生产。在之后的三年里,工厂克服各种困难,成功完成交付生产任务。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工厂复合固体推进剂科研所先后多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全国科技大会奖等各种奖励,每一次成功的背后都倾注着一代又一代人的默默奉献与付出,历史将永远铭记他们为国防事业所做出的贡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