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菲律宾进口替代工业化后期政策的特点

菲律宾进口替代工业化后期政策的特点

时间:2023-05-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尽管一些学者认为,从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开始菲律宾进入了面向出口工业化发展时期。比索的长期高估,抵消了菲律宾政府为促进EO工业发展所做的一切努力,包括所采取的财政激励措施、贸易制度自由化、鼓励外资投资政策等等。进口替代工业在进口中间性产品和生产设备等方面,因汇率因素而大大得利,得以长期生存。

菲律宾进口替代工业化后期政策的特点

尽管一些学者认为,从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开始菲律宾进入了面向出口工业化发展时期。不过,如果对菲律宾工业化政策的综合效应和工业化发展的实际进程进行认真地考察,可以发现,从20世纪60年代末至90年代初这段时期仍应视为进口替代工业化发展后期。

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菲律宾政府颁布了一系列刺激面向出口工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其中包括1967年颁布的《投资激励法》;1968年颁布的《外国投资管理方案》;1970年颁布的《激励出口方案》;1972年颁布总统第66号行政法令,设立出口加工区;1987年颁布的《综合投资法案》(菲总统第226号行政法令)。然而,菲律宾的面向出口工业在这漫长的20多年时间里并未能取得多少进展。究其缘由,乃因菲律宾政府在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的宏观经济政策的组合效应,以及其他非经济因素抵消了菲政府促进工业转向的激励政策所发挥的作用,使得进口替代工业得以在菲律宾90年代之前的工业化发展进程中一直扮演主角,并阻滞经济的快速增长。

为了促进EO工业的发展,菲政府在20世纪70年代初实行货币贬值,抛弃了菲币与美元之间的固定汇率制,建立复式汇率制,实行“有管理的浮动”。可是,在外汇长期处于短缺的情况下,这种复式汇率执行的结果必然是实际有效汇率高于官方汇率。虽然菲币的官方汇率相对于美元一直处于下跌状态,但是以比索与美元的实际购买力之比来衡量,比索的官方汇率依然一直是高估的。尤其是1983、1984年以及1991年间,实际有效汇率甚至比官方汇率高出17~31个百分点。比索的长期高估,抵消了菲律宾政府为促进EO工业发展所做的一切努力,包括所采取的财政激励措施、贸易制度自由化、鼓励外资投资政策等等。进口替代工业在进口中间性产品和生产设备等方面,因汇率因素而大大得利,得以长期生存。面向出口企业却因汇率高估而牺牲了出口产品的比较利益,在国际市场上失去竞争力,进而影响生产积极性。

菲政府为配合工业发展方向的转向于1973年实行的关税合理化改革并未使保护进口替代工业的关税结构发生多大变化。关税有效保护率1975年与1964年相比较,工业消费品的有效保护率要比货物平均高出4倍。1974年,其他工业的有效保护率要比面向出口工业高出约15倍。1970年和1980年相比较,对进口数量的限制增加了一倍。20世纪80年代初,在世界银行结构调整贷款的支持下,马科斯政府推行逐步减少关税计划,分两阶段将平均关税从1980年的70%~100%降至1985年的28%~43%。[5]由于马科斯政府同时又推行控制外汇,和在贸易领域普遍实行的、建立在党派利益之上的进口许可证配给制度等非关税壁垒措施,从而抵消了关税改革的作用。

此外,一些非经济因素也是阻滞面向出口工业发展的关键。主要有:

(1)马科斯时期推行的军法统治。由于这时期的经济发展特点是加强政府对经济的直接干预,以及马科斯“密友资本主义”的兴起,因此,这时期颁布的一系列吸引外资、建立出口加工区、加速工业化发展的政策均有利于那些与国家政权勾结较紧的菲律宾本国大商人。(www.xing528.com)

(2)菲律宾人的反美民族主义情绪。1987年的《综合投资法案》充满了排外的民族主义情绪。在投资优先计划中,外国投资者只能在被认为是“先驱工业”的领域投资。

(3)尽管颁布了一系列促进面向出口发展的法令,但贸易政策仍向发展进口替代倾斜。宏观经济管理则表现出反对汇率体制改革和汇率调整,以及使用大量的外贷来保持汇率的相对固定和弥补贸易赤字。

(4)由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之后的政治动乱与社会秩序不靖,阿基诺政府根本无暇顾及经济改革方案的实施,很多政策仅仅是落实在纸面上,或流于形式,极少产生社会效果。

菲律宾政府在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实行的宏观经济政策的组合效应,以及其他非经济因素抵消了菲政府促进工业转向的激励政策所发挥的作用,使得进口替代工业得以在菲律宾90年代之前的工业化发展进程中一直扮演主角,并阻滞经济的快速增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