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土耳其通史(修订本):战后产业结构转变与进口替代工业化

土耳其通史(修订本):战后产业结构转变与进口替代工业化

时间:2023-07-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以上数字表明,凯末尔时代,土耳其的产业结构尚未出现明显的变化。产业结构变化的重要标志是劳动力分布状态的变化。自共和国建立开始,工业化成为土耳其经济发展的战略基础,工业生产尤其是制造业经历明显的发展过程。自60年代开始,土耳其政府采取多项积极措施,包括对于投资新兴产业的私人企业家实行减税政策和进口设备的关税优惠政策、向进口工业品征收

土耳其通史(修订本):战后产业结构转变与进口替代工业化

土耳其共和国初建之时,满目疮痍,百废待兴。凯末尔时代,经济的发展主要表现为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工业化进程的启动。20世纪30年代,政府强调国家主义的经济原则和工业优先的经济政策,现代工业成为政府投资的主要领域。最初的两个五年计划着力发展基础工业;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农业产值的增长,主要得益于耕地面积的扩大,并非由于政府的投资和生产条件的改善。1930—1939年,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为6%,其中农业产值年均增长率为5%,工业产值年均增长率为11%。1923年,农业产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例为39.8%,工业产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例为15.8%,服务业产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例为41.7%。1940年,农业产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例为38.7%,工业产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例为22.3%,服务业产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例为38.4%。1950年,农业产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例为37.3%;工业产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例为16.5%。1935年,农业劳动力在全部劳动力中所占的比例为81.8%,非农业劳动力在全部劳动力中所占的比例为18.2%;1950年,农业劳动力在全部劳动力中所占的比例为85.7%,非农业劳动力在全部劳动力中所占的比例为14.3%。以上数字表明,凯末尔时代,土耳其的产业结构尚未出现明显的变化。

自20世纪50年代起,土耳其的工业化进程明显加快,农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地位逐渐下降,产业结构随之改变。根据土耳其政府制订的第三个五年计划(1963—1967),农业投资预计占投资总额的17.7%,实际占投资总额的13.9%,工业投资预计占投资总额的16.9%,实际占投资总额的占20.4%。根据第四个五年计划(1968—1972),农业投资预计占投资总额的15.2%,实际占投资总额的11.1%,工业投资预计占投资总额的22.4%,实际占投资总额的占26.8%。根据第五个五年计划(1973—1977),农业投资预计占投资总额的11.7%,实际占投资总额的11.8%,工业投资预计占投资总额的31.1%,实际占投资总额的28.2%。第三个五年计划期间,农业年均增长率为3.7%,工业年均增长率为10.6%。第四个五年计划期间,农业年均增长率为3.6%,工业年均增长率为9.9%。第五个五年计划期间,农业年均增长率为3.3%,工业年均增长率为9.9%。

1950—1960年,农业产值的年增长率为5.4%,工业产值的年增长率为8.3%,服务业产值的年增长率为6.7%。1960—1978年,国内生产总值的平均年增长率为6.2%。其中,在20世纪60年代,农业产值的年增长率为2.0%,工业产值的年增长率为10.5%,服务业产值的年增长率为6.7%;至70年代,农业产值的年增长率为3.8%,工业产值的年增长率为7.6%,服务业产值的年增长率为7.5%。1960—1978年,农业产值从268亿里拉增至450亿里拉,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例从37.9%下降为21.4%;工业产值从112亿里拉增至535亿里拉,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例从15.9%上升为25.5%;服务业产值从303亿里拉增至1 040亿里拉,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例从42.7%上升为49.6%。1980年,农业产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例为21.1%,工业产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例为30.2%,服务业产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例为45.6%。以上数字表明,自50年代起,土耳其的经济增长主要表现为非农业经济部门的迅速发展,工业和服务业的增长幅度明显超过农业的增长幅度。至70年代后期,工业产值和服务业产值在国内总产值中所占的比例均已超过农业产值。

产业结构变化的重要标志是劳动力分布状态的变化。1950—1973年,农业劳动力年均增长0.8%,工业劳动力年均增长4.1%。其中,1950—1963年,农业劳动力年均增长1.4%,工业劳动力年均增长3.9%;1963—1968年,农业劳动力年均增长0.2%,工业劳动力年均增长3.7%;1968—1973年,农业劳动力年均增长-0.5%,工业劳动力年均增长4.9%。1950年,农业劳动力在全部劳动力中所占的比例为86%,工业劳动力在全部劳动力中所占的比例为7%。1960年,农业劳动力在全部劳动力中所占的比例下降为75%,工业劳动力在全部劳动力中所占的比例上升至10%。1976年,农业劳动力在全部劳动力中所占的比例下降为59%,工业劳动力在全部劳动力中所占的比例上升至13%。1980年,农业劳动力在全部劳动力中所占的比例下降为58%,工业劳动力在全部劳动力中所占的比例上升至16%。

自共和国建立开始,工业化成为土耳其经济发展的战略基础,工业生产尤其是制造业经历明显的发展过程。20世纪20年代和30年代初,土耳其工业基础薄弱,发展速度相对缓慢。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随着一党制多党制的过渡和民主化进程的启动,经济发展战略出现从政府干预的国家主义向市场化的自由主义变动的迹象。早在1947年,共和人民党作为执政党已经制定了自由化的经济政策。进入50年代,土耳其政府强调自由主义的经济政策,鼓励民间资本和外国资本投资工业领域,同时建立土耳其工业发展银行,向投资工业的民间企业家提供贷款。1954年,土耳其政府颁布《外国投资法》即第6224号法令,向来自境外的投资者提供诸多的优惠条件,开放国内市场,吸引境外投资者。土耳其贸易部部长声称,他们的任务就是最大限度地为吸引国外投资提供便利的条件。来自美国、西德、法国和意大利的投资者接踵而至,现代工业部门成为外国投资者首选的投资领域。此间,私人企业数量和规模均呈大幅上升的趋势。据统计,超过10人的私人企业,1951年为660家,1953年增至1 160家,1960年达到5 300家;与此同时,上述私人企业雇佣工人的平均数从25人增至33人。自60年代开始,土耳其政府采取多项积极措施,包括对于投资新兴产业的私人企业家实行减税政策和进口设备的关税优惠政策、向进口工业品征收高额关税以及向私人企业提供低息贷款,鼓励发展私人工业,私人企业的发展速度明显加快,私人企业的产值急剧增长,私人企业的产业结构出现相应的变化。

然而,由于私人企业资金匮乏,技术落后,其在工业领域的投资存在诸多局限。相比之下,国有企业资金雄厚,技术先进,尽管在体制上存在种种弊端,却在推动工业化的进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尤其在冶金和化工领域独占鳌头。1950年民主党执政后,曾经许诺推动国有企业的私有化进程。然而,在民主党执政的10年间,国有企业始终在工业化进程中占据主导地位。国有企业大都属于基础工业和重工业,规模庞大,私人资本既无力收购亦难以控制。国有资本经历了与国内私人资本以及境外资本融合的过程,进而在国有经济领域形成一定程度的混合所有制。私人企业与国有企业的长期并存,是土耳其共和国工业化进程的突出特征。

在土耳其,铁路构成国有经济的重要形式,而公路则与私人经济密切相关,更具民间色彩。凯末尔时代,政府投资的重要领域是铁路建设,联结城市和工业中心是铁路运输的主要内容。相比之下,公路建设进展缓慢,乡村长期处于封闭状态,农产品的运输受到严重制约。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私人经济成分明显扩大,铁路建设趋于停顿,公路建设成为发展交通运输的主要形式。1940—1960年,铁路仅从7 000公里增至7 900公里,而公路则从41 600公里增至61 500公里。1950年,土耳其全国仅有铺面公路1 600公里。民主党执政10年间,致力于公路建设,新建铺面公路5 400公里,形成四通八达的公路网,汽车保有量从53 000台增至137 000台。(www.xing528.com)

1961年颁布的宪法,强调私人经济与国有经济的共同发展,强调市场经济计划经济的有机结合,强调国家在金融领域的主导地位。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土耳其政府连续制定1963—1967年、1968—1972年和1973—1977年三个五年计划,加强经济领域的宏观控制。国有经济的投资领域,集中在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冶金和化工等资金和技术密集的大型企业。私人经济的投资领域,主要是诸如食品加工和纺织业等日常消费品生产领域的中小企业。

据相关资料统计,1950年,土耳其共有国有企业103家,固定资本占制造业全部固定资本的54.4%,雇佣劳动力7.6万人,产值占制造业总产值的58.3%;私人企业2 500家,固定资本占制造业全部固定资本的45.6%,雇佣劳动力8.7万人,产值占制造业总产值的41.7%。1954年,国有企业增至146家,固定资本占制造业全部固定资本的59.4%,雇佣劳动力8.6万人,产值占制造业总产值的50.5%;私人企业增至3 700家,固定资本占制造业全部固定资本的40.6%,雇佣劳动力13.1万人,产值占制造业总产值的49.5%。1958年,国有企业达到195家,固定资本占制造业全部固定资本的57%,雇佣劳动力11.8万人,产值占制造业总产值的45%;私人企业达到5 000家,固定资本占制造业全部固定资本的43%,雇佣劳动力17.3万人,产值占制造业总产值的55%。另据统计,1950年,国有企业平均雇佣劳动力738人,私人企业平均雇佣劳动力40人;1976年,国有企业平均雇佣劳动力640人,私人企业平均雇佣劳动力83人。

1963—1967年,政府投资占工业企业投资总额的32.7%,私人投资占工业企业投资总额的67.3%;1973—1977年,政府投资占工业企业投资总额的43.4%,私人投资占工业企业投资总额的56.6%。1963年,国有企业产值在工业生产总值中占52.7%,私人企业产值在工业生产总值中占47.3%;1977年,国有企业产值在工业生产总值中占29.7%,私人企业产值在工业生产总值中占70.3%。1975年,在食品与烟草行业,国有企业产值占48%,私人企业产值占52%;在纺织业,国有企业产值占15%,私人企业产值占85%;在石油化工行业,国有企业产值占58%,私人企业产值占42%;在冶金行业,国有企业产值占9%,私人企业产值占51%;在机械制造业,国有企业产值占12%,私人企业产值占88%。另据资料统计,1973年,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为534亿里拉,其中政府投资251亿里拉,占投资总额的46.8%,私人投资293亿里拉,占投资总额的53.2%;1980年,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为8 640亿里拉,其中政府投资4 820亿里拉,占投资总额的55.8%,私人投资3 820亿里拉,占投资总额的44.2%。

1970年,国有企业数量占企业总数的5.3%,私人企业数量占企业总数的94.7%;国有企业雇佣工人数量占工人总数的36.8%,私人企业雇佣工人数量占工人总数的63.2%;国有企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54.3%,私人企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45.7%。1980年,国有企业数量占企业总数的4.7%,私人企业数量占企业总数的95.3%;国有企业雇佣工人数量占工人总数的36.5%,私人企业雇佣工人数量占工人总数的63.5%;国有企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40.4%,私人企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59.6%。

以上数字表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国有与私有混合型的经济结构长期并存,国有企业与私人企业平分秋色;国有企业数量较少而规模较大,私人企业数量较多而规模较小;国有企业与私人企业在固定资本与工人数量之间的比例方面明显不同,国有企业技术设备含量较高而私人企业劳动力含量较高;国有企业在资金、技术和生产规模方面占据优势,私人企业的生产效益和市场竞争力则高于国有企业;国有企业的投入产出率较低,私人企业的投入产出率较高;国有企业的规模及在工业总产值中所占的比例呈逐渐下降的趋势,私人企业的规模及在工业总产值中所占的比例呈逐渐上升的趋势。尽管如此,国有企业依然在土耳其工业生产领域长期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

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在进口替代的经济框架下,工业化有了长足进步,工业品产量迅速增长,现代工业部门趋于成熟,伊斯坦布尔以及伊兹密尔和阿达纳成为土耳其主要的工业中心。1950—1960年,工业生产总值增长一倍。1960年军事政变后,土耳其政府成立国家计划署,负责制订和实施经济社会发展计划,在混合所有制的基础之上,提高进口关税,保护国内市场,优先发展新兴工业,工业投资的增长幅度明显高于农业投资的增长幅度。据相关资料统计,1963—1967年五年间,农业投资占国内投资总额的13.9%,工业投资占国内投资总额的20.4%;1968—1972年五年间,农业投资占国内投资总额的11.1%,工业投资占国内投资总额的26.8%;1973—1977年五年间,农业投资占国内投资总额的11.8%,工业投资占国内投资总额的28.2%。另据资料统计,1963—1970年,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6.4%,其中农业产值年均增长2.6%,而工业产值年均增长10.4%;1971—1977年,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2%,其中农业产值年均增长4.3%,而工业产值年均增长10.1%。出口工业品在出口商品总额中所占的比例,1960年为13%,1975年上升为35%。1962—1978年,钢铁年产量从45万吨增至295万吨,拖拉机年产量从2 600台增至15 000台,汽车年产量从3 100辆增至79 000辆,水泥年产量从232万吨增至1 529万吨,玻璃年产量从2.2万吨增至16万吨,化肥年产量从16万吨增至262万吨,毛纺织品年产量从2 100万米增至5 600万米,棉纺织品年产量从53 300万米增至133 700万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