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收入分配的作用:为提升生活质量打下基础

收入分配的作用:为提升生活质量打下基础

时间:2023-05-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从生产关系视角提出,分配是生产关系的再生产。西方经济学将生产成果分配分为收入分配与财富分配。[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从宏观层面研究收入分配时,将社会总产品确定为分配客体,并区分生产资料与消费资料进行分配。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指出,社会总产品必须先进行扣除,才能将剩下的部分用作消费资料。

收入分配的作用:为提升生活质量打下基础

分配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分配包括生产条件的分配与生产成果的分配。狭义的分配分为收入分配与财富分配。无论以哪种分配为研究对象,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都将分配主体、分配客体、分配对象和分配方式作为研究要点。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从生产力视角提出,分配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社会再生产过程包括“生产—分配—交换—消费”。首先,生产条件分配是包含在生产环节中的条件和前提,它既决定生产环节,又决定分配、交换、消费环节。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指出,生产条件的分配包括生产工具的分配和社会成员在各类生产之间的分配,这种分配“包含在生产过程本身中并且决定生产的结构,产品的分配显然只是这种分配的结果。”其次,生产成果分配同它前面的生产环节具有密切的联系。生产成果分配的客体是生产环节产出的产品,生产成果分配的对象主要是在生产环节做出贡献的人,生产成果分配的方式由生产条件分配的方式决定。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指出:“消费资料的任何一种分配,都不过是生产条件本身分配的结果。”只有通过生产成果分配,才能实现劳动力的再生产,进而实现社会再生产的良性循环。最后,生产成果分配决定它后面的交换和消费环节。只有通过产品分配给予人们一定数量的交换价值与消费资料,才能为他们顺利参与交换和消费环节奠定基础。分配在平衡生产与消费、供给与需求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只有通过科学合理的分配保持消费、储蓄和投资等经济比例关系相对合理,才能实现社会生产按比例协调发展。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从生产关系视角提出,分配是生产关系的再生产。上一期的生产成果分配决定当期的生产条件分配,当期的生产条件分配决定当期的生产成果分配,当期的生产成果分配决定下一期的生产条件分配,如此往复。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指出,生产条件分配“对于新的生产时期表现为前提,但它本身又是生产的产物。”(www.xing528.com)

西方经济学将生产成果分配分为收入分配与财富分配。其中,收入是单位时间中的流量,财富是人们在某一时点所拥有的资产的货币净值,是一个存量。[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从宏观层面研究收入分配时,将社会总产品确定为分配客体,并区分生产资料与消费资料进行分配。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指出,社会总产品必须先进行扣除,才能将剩下的部分用作消费资料。这个第一次扣除包括:用来补偿消耗掉的生产资料的部分;用来扩大生产的追加部分;用来应付不幸事故、自然灾害等的后备基金或保险基金。这些消费资料还必须先进行扣除,才能在生产者之间进行分配。这个第二次扣除包括:同生产没有直接关系的一般管理费用;用来满足共同需要的部分,如学校保健设施等;为丧失劳动能力的人等设立的基金,就是官办济贫事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