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从公众参与谈气候变化的未来

从公众参与谈气候变化的未来

时间:2023-05-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公民科学是从公众的视角探索科学、社会议题以及相关的知识。2016年美国宣布退出《巴黎协定》,给适应气候变化工作造成了负面影响,但是并没有改变整个气候变化的发展趋势。通过传播引导越来越多的公众参与气候变化的事业中,把低碳发展的理念贯彻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从公众参与谈气候变化的未来

公民科学是从公众的视角探索科学、社会议题以及相关的知识。让公众具备足够适应气候变化科学素养以促使他们在涉及气候变化科学问题的时候做出明智的选择。

由于一系列气候变化危机的出现而使得公众对科学和技术专业知识信任的渴望,很多公民意识到他们高度依赖适应气候变化科学和技术专家的评估、预测新技术以及特定科学。

适应气候变化之路任重而道远,适应气候变化的教育、传播和公众参与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在推动低碳发展的过程中,需加强在政府、学术界、媒体、普通公众等各方之间的信息互动传播,以形成合力来推动社会更好地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创新气候变化传播方式、提高传播效率和效果需建立一种合适的传播机制,这种机制的建立是提高各级政府、决策部门和社会公众对低碳发展的认识,扎实推进传播基础能力建设,加强教育、传播普及工作,发动全社会广泛参与的基础,也是适应气候变化有效运行和有效传播的保证。

第一,抓住适应气候变化的大方向。2016年美国宣布退出《巴黎协定》,给适应气候变化工作造成了负面影响,但是并没有改变整个气候变化的发展趋势。通过传播引导越来越多的公众参与气候变化的事业中,把低碳发展的理念贯彻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www.xing528.com)

第二,拓展公众参与的机制设计。提升公众对适应气候变化工作的知情权,及时向社会公布气候变化工作的最新进展,拓展公众参与的形式,推动决策过程的信息公开,对涉及环境和气候变化和立法、政策制定等工作通过征求公众意见,使国家决策充分反映公众设想。

第三,将意识转换为实际行动。知易行难,我们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反对奢侈浪费和不合理消费。建立低碳社会,通过市场和行政相结合的方式,加强总量和强度双重控制,减少对自然资源的过度攫取,倡导低碳消费。

第四,加强国际合作。加强与其他国家和组织在气候教育、传播和公众参与领域的合作,通过学术交流、项目合作等形式,构建国际化的气候教育、传播网络,吸收国际先进的传播理念,创新公众参与的形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