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如何研究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中的精神生产

如何研究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中的精神生产

时间:2023-05-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既然有形的精神产品成为社会物质财富的一个组成部分,为了最大限度地提高与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国民财富的使用价值,政治经济学就不仅要研究物质产品的规定性,而且还有必要对它所包孕的精神产品规定性,特别是对精神产品的使用价值进行研究。

如何研究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中的精神生产

现代化大生产使精神生产与物质生产日益密切结合和相互渗透,因而带来了生产的物质结构与社会关系的一系列新的变化,这势必引起社会阶级与阶层关系的某些变化。因此,在社会主义社会以研究生产关系为对象的政治经济学也就有必要考察和研究这种密切联系和影响物质生产的精神生产。

第一,随着原先独立进行的精神生产日益地渗透、附着于物质生产,这就使原先单一性物质生产日益成为与精神生产相结合的复合的社会生产。如电影制片厂的物质生产体现了剧本作家演员的精神生产与冲洗制片车间的物质生产的结合。同时,现代的大工业企业不仅生产物质产品,而且生产科学理论、新工艺方法和各种专利品。这种情况决定了社会主义制度下现代物质生产过程中生产关系内容的多样化,即除了有直接生产者之间的关系、管理者与直接生产者的关系、体力劳动者与服务劳动者的关系之外,还有精神生产者(作家、艺术家、生产新理论的科学家)与物质生产者(包括参加结合物质生产劳动的脑力劳动者)的关系。可见,研究现代的物质生产的社会关系就有必要研究精神生产及其所体现的社会关系。

第二,精神产品一旦体现与固定于物质载体中,它就取得实物化的形态成为一个耐用的对象,而加入社会物质产品的仓储。那种缺乏实物形态的纯精神产品,其特征是“产品同生产行为不能分离”,产品的生产与产品的消费同一;它的产品生产结束之时,也是产品的消费终结和产品的消失之时。因而这种精神产品尽管也具有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和生产需要的使用价值,但是它所提供的毕竟是一种非产品有用效果和服务,它的使用价值是暂时性的,是瞬息即逝的。而一旦寻找到了必要的物质载体,精神产品采取了实物化的形态,它的使用价值就成为耐久性的和在一定期间继续保持下去。那些随生随灭的精神产品就通过实物化而成为供人们长期使用的对象,甚至可以说形成了有效的与现实的精神财富的积累。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既然有形的精神产品成为社会物质财富的一个组成部分,为了最大限度地提高与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国民财富的使用价值,政治经济学就不仅要研究物质产品的规定性,而且还有必要对它所包孕的精神产品规定性,特别是对精神产品的使用价值进行研究。

第三,在商品经济存在条件下,物化的精神产品也表现为商品,并且与物质产品一样要进入商品流通。在现代商品经济中,生产出来的、大规模的、实物化形态的精神产品表现为大量的商品,它与物质形态的商品同样地参加经济流转。在商品流通领域不仅有煤、铁和其他物质资料,而且有物化形态的精神产品。马克思在论述书画艺术产品时指出:“生产的结果是商品,是使用价值,它们具有离开生产者和消费者而独立的形式,因而能在生产和消费之间的一段时间内存在,并能在这段时间内作为可以出卖的商品而流通,如书、画以及一切脱离艺术家的艺术活动而单独存在的艺术作品。”[5]如果说,不继续参加经济周转的纯精神产品不是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对象,那么,这种不断参加经济周转的物化形态的精神产品,就自然地被纳入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亚当·斯密就曾把从事写作、绘画、雕刻等提供有形产品的精神劳动,作为第二种意义的生产劳动者。而马克思更十分重视研究这种物质形态的精神生产,概述了它的特征、性质与作用,论述了资本主义商品经济中这种实物化的精神产品的价值与价格及其生产与流通的规律。在社会主义制度下,还存在商品生产与交换,精神产品的很大部分还具有商品形式,并且实际参加社会再生产的流通,显然地,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社会再生产与流通,就有必要对进入流通领域的精神产品的流转方式与规律进行研究。综上所述,我认为,为了周详地研究社会主义的物质生产过程,深刻揭示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运动规律,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还有必要从精神生产如何影响、加强生产力的物质因素的角度,如何影响加强生产与经营管理的角度来对社会主义精神生产进行研究。譬如,要研究社会主义精神生产与物质生产的关系与相互作用,特别是自然科学与经济科学对物质生产的积极作用,社会主义精神生产的范围以及精神产品的形式,探讨提高社会主义精神生产的能力和发挥社会主义精神生产对物质生产的促进作用的途径,研究精神产品在社会主义经济周转中的方法和社会总劳动分配中精神劳动的最优比例,等等。在《资本论》以及其他有关著作中,马克思在研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运动规律时,不仅密切联系生产力发展的状况,而且密切地注意与联系自然科学的发展状况与水平,论述各种形式的精神劳动如何为物质生产的发展与为巩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服务。还必须看到,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基于发展生产力,以及加强企业经营管理和加强资产阶级国家制度与社会制度的需要,早就把精神生产引入政治经济学中;特别是当代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基于自然科学与管理科学在资本主义生产与经营中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进一步发展了科学经济学、教育经济学等学科,研究了各门类精神生产与物质生产的关系、对提高劳动生产率的作用,等等。当然,资产阶级经济学在研究精神生产时,他们基于庸俗的经济学理论,难免混同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的界限,颠倒精神生产与物质生产的关系,等等。但是他们某些方面的研究,如一定程度上考察了用于自然科学与技术科学的精神劳动与物质生产劳动效率的内在联系,还是值得我们注意和借鉴的。

【注释】

[1]原载《学术月刊》1982年第5期。(www.xing528.com)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9卷,人民出版社,1974年,第199页。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册),人民出版社,1980年,第219页。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第Ⅰ册,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165页。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Ⅰ,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442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