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新时期精神家园建设研究:精神生产与交往理论

新时期精神家园建设研究:精神生产与交往理论

时间:2023-07-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对于精神家园是否能建设,马克思主义关于精神生产与精神交往理论为我们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撑。虽然马克思关于精神生产的含义并没有给出明确的规定,但是马克思关于精神生产理论的提出、建立和深化是在批判前人思想的基础上产生并逐渐完善的。马克思具有划时代意义地将社会生产分为物质生产、精神生产和人类自身生产三种形式。因此精神生产与物质生产是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的。

新时期精神家园建设研究:精神生产与交往理论

马克思主义为人的本质与人的需要理论提供了精神家园存在的理论依据,即人的精神存在是人的一个本质特征,人的精神需要也是人的类似本能的一种需要。而人的本质的体现以及人的精神需要的满足是通过何种途径表达出来?对于精神家园是否能建设马克思主义关于精神生产与精神交往理论为我们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撑。

(一)精神生产理论

人类思想发展史上,精神生产这一概念并非是马克思首次提出的。虽然马克思关于精神生产的含义并没有给出明确的规定,但是马克思关于精神生产理论的提出、建立和深化是在批判前人思想的基础上产生并逐渐完善的。

首先,从唯物史观的角度批判了以往哲学家对精神生产的理解,提出了精神生产是社会生产的一部分,精神、意识不是一种抽象的活动,是社会生产的产物。马克思具有划时代意义地将社会生产分为物质生产、精神生产和人类自身生产三种形式。精神生产不能脱离物质活动而凭空产生,它是被物质活动所规定的。因此精神生产与物质生产是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的。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以前的哲学家,由于受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没有正确认识到精神生产与物质生产的关系。其根本缺陷就是:割裂了精神生产与物质生产、人类自身生产之间的内在联系和统一,片面夸大了精神生产,如古希腊许多学者,“长于建筑技术”“精于农业耕作”的人是卑微的,只有懂得“逻各斯”的少数才是优秀的;中国古代“学而优则仕”“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思想,也有鄙视劳动者、手工业生产者的传统;黑格尔更是将精神生产作为唯一生产,将人当作精神性实体。

其次,从认识论的角度批判了旧唯物主义者只看到人的意识对世界直观的反映,忽视了人的意识能动性。马克思指出意识反映存在,“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47]阐明了精神意识内容的客观性,客观世界的第一性,精神、意识的第二性,但同时也指出了精神生产是人类特殊的认识活动,它是认识产生的直接来源。马克思指出“宗教、国家、家庭、法、道德、科学、艺术等等,都不过是生产的特殊形式,并且受生产的普遍规律的支配。”[48]精神生产先于认识而存在,认识是其活动的结果。精神生产所结成的理论认识成果可以用以指导和推动物质生产,如精神生产的文化产品,不仅满足了劳动者的精神需要,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同时还为物质生产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提供了智力支持,尤其是当今社会,科学技术——精神生产的重要成果,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最重要现实力量,是“第一生产力”。

最后,从人学的视角,精神生产是人的生命活动或存在方式,是人的类本质,是区别于动物的根本所在。在马克思之前,历史上思想界对人的类本质即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都有深入探讨。但大多都在强调精神生产的同时,忽视了物质生产。马克思清楚地看到旧哲学的局限性。他首先提出物质生产是人类最基本的活动和存在方式。物质生产在人和动物的区别中具有基础性的作用,是划分人和动物的基本标准。“可以根据意识、宗教或随便别的什么来区别人和动物。当人开始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的时候,这一步是由他们的肉体组织所决定的,人本身就开始把自己和动物区别开来。”[49]但马克思在此基础上又进一步提出精神生产是人的类特征。马克思认为有必要从精神生产的角度对人的类特征再作进一步分析。从精神生产的角度来看,“动物的生产是片面的,人的生产是全面的;动物只在直接的肉体需要支配下生产,而人甚至不受肉体需要的支配也进行生产,并且只有不受这种需要的支配时才进行真正的生产;动物只生产自身,而人再生产整个自然界;动物的产品直接同肉体相联系,而人则自由地对待自己的产品;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建造,而人却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处处都把内在尺度运用到对象上去;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50]人与动物的区别即人的活动本质,在于创造与超越,尤其是通过语言和文字、科学文化等这些精神生产的产物,使人类超越个体生命的有限性,从有限走向无限,不断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

总之,精神生产本身不是当作一般范畴来考察,而是从一定的历史形态中来考察。正如马克思所说:“观念、范畴也同它们所表现的关系一样,不是永恒的。它们是历史的暂时的产物。……思想的产生都是不断变化的。”[51]每个时期精神生产的内容就构成了那个时期精神家园建设的内容,并且它的形成与物质家园一样是一个不断丰富、融合、发展的过程。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有一个萌生、形成和演变的历史过程,不同时期,精神家园的内涵并不完全相同,它的形成不仅与所处时代的物质生产相适应,同时也与那个时代的精神生产密切相关。随着社会的发展,物质的极大丰富,精神生产将会在今后的发展中占据越来越大的比重,而精神文化由于其资源的无限性、共享性及其本身的自足性等特点,将会日渐在人们的生活和社会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www.xing528.com)

(二)精神交往理论

自从有人类以来,精神交往活动始终伴随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成为人和人类群生命存在的一部分。马克思和恩格斯运用历史唯物主义从物质与精神关系的角度、人的本质角度、“需要的体系”等角度对精神交往进行了分析。

首先,从精神交往与物质的关系指出人并不是一开始就具有纯粹的精神交往意识。在生产力不发达、社会还没有出现分工以前的人类原始时代,人们的精神交往的特征是直接与物质活动、物质交往及现实生活的语言交织在一起的。“思想、观念、意识的生产最初是直接与人们的物质活动,与人们的物质交往,与现实生活的语言交织在一起的。观念、思维、人们的精神交往在这里还是人们物质关系的直接产物。”[52]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分工的出现,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出现分离后,人们的精神交往才开始不再表现为物质活动的直接产物,人们在物质以外构造着各种精神交往的独立形式。“从这时候起意识才能真实地这样想象:它是同对现存实践的意识不同的某种其他的东西;它不想象某种真实的东西而能够真实地想象某种东西。[53]在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里,“意识”一词和“精神”一词经常互用,由于精神活动离不开交往,因此可以说,精神劳动的独立同时意味着精神交往在与物质活动的交织中抽离而趋向独立。

其次,从人的本质角度出发,人与动物的直接区别在于人有自觉的精神活动和交往。“动物和它的生命活动是直接同一的。动物不把自己同自己的生命活动区别开来。它就是这种生命,人则使自己的生命活动本身变成自己的意志和意识的对象。他的生命活动是有意识的。”[54]在这里,人不仅要满足吃、穿、住、性行为等肉体需要,而且人还有精神需要和交往,并且常常超越肉体的直接需要,也超越心理表层的直接满足。“吃、喝、性行为等等,固然也是真正的人的机能。但是,如果使这些机能脱离了人的其他活动,并使它们成为最后的和唯一的终极目的,那么,在这种抽象中,它们是动物的机能。”[55]在这个意义上,精神活动和交往是人生命存在的组成部分,并且是人生的展开部分。马克思关于人与动物的这种区别的论述,体现了精神活动和交往对人的本体论的意义。

最后,在马克思关于人的精神交往的论述中,根据人的需要的不同层次,将精神交往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人的自然的心理表层的满足,马克思曾引证英国17世纪经济学家巴尔本的话说明这种情形:“欲望包含着需要;这是精神的食欲,就象肉体的饥饿那样自然……大部分(物)具有价值,是因为它们满足精神的需要。”[56]意思是食物只不过是一个靠自己的属性来满足人的需要对象,这种需要是人的“精神的食欲”,或者说是人通过主观的表达,是由人的胃刺激大脑产生的。人在需要食物或商品时,还要根据合理性、可能性去获取,而不是像动物那样的本能反映。第二层次是较高层次的精神交往需要。这一层次的需要,是把自己的生命活动变成自己的意志和意志对象,即不断获得肯定自己的信息,以维持心理平衡,并以此为满足和愉悦。马克思说:“人不仅通过思维,而且以全部感觉在对象世界中肯定自己。”[57]第三层次是更高层次的精神交往需要。这一层次的需要,是人通过不断的学习,提高文明程度,能从对象世界的全局与复杂关系中,从对象世界的相反方面,通过自己的思维、比较,认识和把握事物的本质,获得自我肯定的满足,成为精神交往的新的参与者。马克思、恩格斯说:“作为确定的人、现实的人,你就有规定,就有使命,就有任务,至于你是否意识到这一点,那都是无所谓的。这个任务是由于你需要及其与现存世界的联系而产生的。”[58]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人明确自己的“规定”“使命”和“任务”,即责任感的确立,不是人的生理需求和本能欲望自发产生的,也不是上帝赋予的,而是由人的现实需要,通过自己的思维形成的,归根到底是由人们所处的社会地位、社会关系决定的。因而,凡是在共同生产、生活的地方,总是有责任和义务存在。作为一个现实的人,总是要承担一定的责任和使命,这既是需要,也是人的社会生存与发展的根本条件。因而,每个人,作为一个民族、国家、社会、团体和家庭的成员,就应当对社会和他人形成责任意识并履行社会义务。只有确立了自觉推进社会发展、民族振兴的目标与责任的人,即确立了远大理想信念并为之奋斗的人,才能获得更高层次精神交往需要的满足。

纵观人类精神交往的历史,就可以发现,精神交往的产生和发展的重要原因是由于社会需要,社会的形成正是由于人的社会性需要,为此,马克思引证了柏拉图《理想国》中的一段话:“当我们每一个人不能满足而需要很多人互助的时候,就产生了城邦。”[59]正是人的这种社会性需要结成了集体、社会和国家,其中一个纽带就是由共同的文化价值观将不同的个体联系在一起。并且人通过彼此精神交往,不仅可以从中认识自己和肯定自己,同时可向其证明我与你的同一和我对我们之间相互关系的理解和认同。这种认同可以从个人发展到更大的范围——社会、民族、国家甚至人类。判断一个人是否有认同感和归属感,就在于个人的精神家园是否认同共同体的精神家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