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精神生产的特征-马克思“生产实践论”研究

精神生产的特征-马克思“生产实践论”研究

时间:2023-07-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马克思看来,精神生产在整个社会的演进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58]有学者[59]将马克思的精神生产理论的特点概括为三点,即精神生产具有物质生产性的特征、具有意识形态性特征、具有世界性特征。[68]这四个第一次充分说明精神生产在资本主义特殊地位,因此忽视对精神生产的本质特征及其具体的历史地位和作用的分析,我们就不可能理解整个人类社会有机体的全面生产。

精神生产的特征-马克思“生产实践论”研究

马克思看来,精神生产在整个社会的演进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马克思精神生产理论的形成经过了两个时期,早在历史观形成时期,马克思就指出精神生产是“思想、观念、意识的生产”,它是社会有机体“全面生产”或“整个世界的生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精神生产“最初是直接与人们的物质活动,与人们的物质交往,与现实生活语言交织在一起”,并且是“物质行动的直接产物。表现在某一民族的政治法律道德宗教形而上学等的语言中的精神生产也是这样”。[56]因此,政治、法律、道德、宗教等的生产“不过是生产的一些特殊的方式,并且受生产的普遍规律的支配”[57],与此相应的是,能够支配物质生产资料生产的阶级,也能够支配精神生产资料的生产,而没有生产精神生产资料的人的思想,通常地都是受统治阶级支配。统治阶级在这里是“作为思想的生产者而进行统治,他们调节着自己时代的思想的生产和分配。”[58]

有学者[59]将马克思的精神生产理论的特点概括为三点,即精神生产具有物质生产性的特征、具有意识形态性特征、具有世界性特征。

精神生产本质上也是物质生产的另一种形式,它的内容来自物质生产。所以,马克思才会有感而发地问:“阿基里斯能够同火药铅弹并存吗?或者,《伊利亚特》能够同活字盘甚至印刷机并存吗?随着印刷机的出现,歌谣、传说和诗神缪斯岂不是必然要绝迹,因而史诗的必要条件岂不是要消失吗?”[60]因此,物质生产的发展与艺术生产之间会有不平衡的关系。在这个前提下,将精神生产的物质生产性区分为两个方面:精神生产者的社会性和精神生产自身的技术性。精神生产者的社会性要求生产者进行生产时,不仅要考虑自己的创作理念,还要考虑到社会的需求,不仅为自己生产,还要为社会生产。在《资本论》创作时期,马克思一方面坚持早期的基本立场,指出“物质生产的一定形式产生:第一,一定的社会结构;第二,人对自然的一定关系。人们的国家制度和人们精神方式由这两者决定,因而人们的精神生产的性质也由这两者决定。”[61]对此,伊格尔顿的解释比较全面,文学“可以是一件人工产品,一种社会意识的产物,一种世界观;但同时也是一种制造业。书籍不止是有意义的结构,也是出版商为了利润销售市场的商品。戏剧不只是文学脚本的集成:它是一种资本主义的商业,雇佣一些人(作家、导演、演员、舞台设计人员)生产为观众消费的、能赚钱的商品。……作家不止是个人思想的机构的调遣者,而是出版公司雇佣的工人,去生产能卖钱的商品。”[62]但是马克思认为,“消费对于对象所感到的需要,是对于对象的知觉所创造的。艺术对象创造出懂得艺术和具有审美能力的大众,任何其他产品也都是这样。因此,生产不仅为主体生产对象,而且也为对象生产主体。”[63]

另一方面,则看到了精神生产在资本主义时期的特殊性,看到了精神生产巨大的历史作用,尤其是看到了科学技术在历史上的地位和作用,也就是精神生产自身的技术性。“与前资本主义相比,一切先前的所有制形式都使人类较大部分注定成为纯粹的劳动工具。历史的发展、政治的发展、艺术科学等等是在这些人之上的上层社会实现的。但是,只有资本才掌握历史的进步来为财富服务。”[64]早在资本的形成时期,精神生产就作为精神生产力成为推进前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解体的因素之一:“只要更仔细地考察,同样可以发现,所有这些关系的解体,只有在物质的(因而还有精神的)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时才有可能。”[65]而在资本的发展时期,精神生产构成推进生产力发展的最主要动力之一,诚如马克思所说:“自然界没有制造出任何机器,没有制造出机车、铁路电报、走锭精纺机,等等。它们是人类劳动的产物,是变成了人类意志驾驭自然的器官或人类在自然界活动的器官的自然物质。它们是人类的手创造出来的人类头脑的器官;是物化的知识力量。固定资本的发展表明,一般社会知识,已经在多么大的程度上变成了直接的生产力,从而社会生活过程的条件本身在多么大的程度上受到一般智力的控制并按照这种智力得到改造。它表明,社会生产力已经在多么大的程度上不仅以知识的形式,而且作为社会实践的直接器官,作为实际生活过程的直接器官被生产出来。”[66]因此,离开了精神生产是不可能理解现代社会的,尤其是在21世纪的今天,因为我们今天所看到的一切、所使用的一切、所梦想的一切,无不打上精神生产的烙印。

为此,马克思特别提出了如下的方法论原则:“要研究精神生产和物质生产之间的联系,首先必须把这种物质生产本身不是当作一般范畴来考察,而是从一定的历史的形式来考察。例如,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相适应的精神生产,就和与中世纪生产方式相适应的精神生产不同。如果物质生产本身不从它的特殊的历史的形式来看,那就不可能理解与它相适应的精神生产的特征以及这两种生产的相互作用,从而也就不能超出庸俗的见解。”[67]也就是说,我们不仅要肯定“物质分工是精神分工的前提”;而且还必须进行具体的历史的分析,因为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它们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同的。在人类历史上,马克思认为“只有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才第一次使自然科学为直接的生产过程服务,”“只有在这种生产方式下,才第一次产生了只有用科学方法才能解决的实际问题,第一次在相当大程度上为自然科学创造了进行研究、观察、实验的物质手段,”“只有资本主义生产才第一次把物质生产过程变成科学在生产中的应用。”[68]这四个第一次充分说明精神生产在资本主义特殊地位,因此忽视对精神生产的本质特征及其具体的历史地位和作用的分析,我们就不可能理解整个人类社会有机体的全面生产。

马克思的唯物史观具有的真实意义就体现在他的生产实践的内涵当中。而这里特别要强调的就是物质生产的基础性作用,它可以说是“实践的基底样式”。按照孙利天教授的理解,对马克思的物质生产的准确充分的理解,是理解唯物史观的起点和关键。也可以更加准确地把握和对比过去的一些说法,虽然也充分认识到了物质生产的重要性,接近了马克思的唯物史观的认识,却最终没能超越马克思的思想高度。中国古代就有“衣食足,知荣辱”“贫者不食嗟来之食”的说法。这些观点已经充分认识到物质生产在日常生活中的基础决定作用。表面看来和马克思的物质生产决定社会发展状况的唯物史观的思想具有一致性。但是,它们却有着原则的差别。中国古代思想史的这些说法仅仅是从个人的基本生活温饱来思考问题,用这样的一些说法来达到约束和规范个人行为的伦理价值目的,仅仅是解释社会的“静态”结构,其目的是维持当前社会发展的既定结构和样式。马克思从生产力带来的新变化作为解释的切入点,是一种“动态”的解释方式。一方面说明了社会发展的源动力,不是某种神秘的精神的观念的力量,也不是取决于某个人的个人意志,而是来自实实在在的具体劳动的人所创造的现实的生产力;另一方面巨大的物质生产潜力也进一步暗示了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力量和源泉。可以说,马克思是从动力机制来说明唯物史观的超越性。

马克思之前的唯心史观之所以达不到马克思的视野高度,是有其自身局限性的。一方面是社会的根源。过去生产力规模小,缩小了人的眼界。不可能把整个世界的生产作为一个整体。在自然经济长期处于统治地位的历史发展阶段,人们的生产力长期没有质的变化。也就是生产的巨大作用无法得到充分显示。而马克思所处的正是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时期,尽管他没有见识到今天资本主义发展的巨大规模和效果,但是,商品经济以其不可阻挡的优势替代了落后的陈旧的自然经济的生产模式和生产规模。从而带来社会的翻天覆地的变化。正如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所描绘的:“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自然力的征服,机器的采用,化学在工业和农业中的应用,轮船的行驶,铁路的通行,电报的使用,整个整个大陆的开垦,河川的通航,仿佛用法术从地下呼唤出来的大量人口——过去哪一个世纪料想到在社会劳动里蕴藏有这样的生产力呢?”[69]资本的逻辑焕发出了巨大的生产力,从而带来了生产力的质的变化,这是中国古代的思想家所没有可能预想到和认识到的;另一方面是阶级的根源、阶级的局限性。也就是说,在近代之后,才有可能出现工人阶级的思想家。这是由生产力水平所决定的。在生产力极为不发达的情况下,农民和工人都是作为“历史之外的公民”。几千年的生产力没有什么根本的质的变化,对于社会生活的作用就是循环的作用,这种作用就变得十分有限和微不足道,那么他们的地位也就不会被重视。现代历史是社会历史,这是发生在近代工业发展之后的。近代工业带来的是工人和农民的巨大的社会创造力,从而,才使他们有可能形成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从自己的阶级立场出发去思考和分析问题,形成自己的主张,进而采取一些切实的措施以实现生活现状的改善和提高。近代之前的思想史都是有产阶级的思想史。无论是政治史或是军事史,不能也不可能有属于无产阶级自己的思想史。

【注释】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36.

[2]欧阳康,张明仓.在观念激荡与现实变革之间[M].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35—39.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52.

[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47.

[5][英]戴维·麦克莱伦.马克思思想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5—6.

[6]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

[7][英]戴维·麦克莱伦.马克思思想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20.

[8]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

[9]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2.

[10]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6.

[1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7.

[1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8.

[1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9—10.

[14]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75.

[15]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76.

[16]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16.

[17]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53.

[18]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54—55.

[19]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51.

[20][英]戴维·麦克莱伦.马克思思想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26.

[21]徐长福.劳动的实践化和实践的生产化[J].学术研究,2003(11):49—50.

[2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3.

[23]孙伯鍨.从“实践”转向“物质生产”的逻辑过渡[J].江苏社会科学,1997(1):83.

[24]孙伯鍨.从“实践”转向“物质生产”的逻辑过渡[J].江苏社会科学,1997(1):86.

[2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3.

[26]俞吾金.作为全面生产理论的马克思哲学[J].哲学研究,2003(8):16—22.

[27]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58.

[28]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57.

[29]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59.

[30]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56—57.

[31]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83.(www.xing528.com)

[32]刘怀玉.试论马克思哲学的再生产实践概念[J].天津社会科学,2007(2):10—17.

[3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59.

[34]徐长福.人的价值本质与事实本质的辩证整合[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5):7—12.

[3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47.

[36]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51.

[37]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60—61.

[38]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340.

[39]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24.

[40]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340.

[4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604.

[42]列宁.列宁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

[43]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51.

[4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296.

[45]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16.

[46]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295.

[47]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60.

[48]俞吾金.作为全面生产理论的马克思哲学[J].哲学研究,2003(8):16—22.

[49]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707.

[50]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223.

[51]孙利天.论民族精神的科学化和理性化[J].南京社会科学,1998(6):13.

[52]列宁.列宁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8.

[53]纪玉祥.试论马克思生产关系范畴的形成[J].马克思主义研究,1983(2):192.

[5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2.

[55]孙承叔.是一种生产,还是四种生产?[J].东南学术,2003(5):101—102.

[56]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51—152.

[57]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82.

[58]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52.

[59]张培奇等.马克思的精神生产理论及其对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启示[J].文化产业研究,2015:229—233.

[60]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711.

[6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第1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296.

[62]特里伊格尔顿.马克思主义与文学批评[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65.

[6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692.

[6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88.

[6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505.

[66]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102.

[67]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第1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296.

[68]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570—572.

[69]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405.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