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海水养殖:我国的五次浪潮

海水养殖:我国的五次浪潮

时间:2023-05-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本次海水养殖浪潮的主要代表为海带。此后,我国便开始在从北到南的广大沿海地区大规模养殖海带,掀起了我国第一次海水养殖浪潮。这标志着我国现代海水养殖业的诞生。我国找到了振兴水产养殖的新道路。因此,从1982年到1992年的约10年间,我国掀起了以中国对虾为代表的海水养殖的第二次浪潮。20世纪90年代后期,我国兴起了以海湾扇贝为代表的贝类养殖,这是我国第三次海水养殖浪潮。

海水养殖:我国的五次浪潮

从20世纪50年代起,我国掀起了海水养殖的第一次浪潮。本次海水养殖浪潮的主要代表为海带

海带是一种冷水性大型经济海藻,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海产品,主要分布在北太平洋沿海地区。海带是一种营养丰富的海洋食物,富含人体所需的多种营养成分,包括钙、铁、蛋白质维生素、碘、多糖、甘露醇等,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非常适合食用。

不仅如此,海带也有很重要的工业价值,是医药保健、微量物质提取的重要原材料。另外,海带不但能为海洋动物提供饵料和生活场所,而且在海洋生态系统中起着固定光能、吸收二氧化碳、合成有机物质、释放氧气、净化水质等重要作用。

我国重要的经济海藻——海带

其实,海带在我国属于外来物种。在20世纪20年代之前,我国沿海地区没有海带,直到一次偶然的机会,海带从日本北海道被无意带到我国大连附近海域,并且在海底自然繁殖。至此,我国海域才第一次出现海带。

1930年,一名叫大槻洋四郎的日本学者在考察了这些在大连生长的海带之后,认为这里可以发展海带养殖业,于是又特地从北海道引入新的海带种系,开始正式养殖海带。大槻洋四郎对海带养殖方式进行了革新,改传统的投石法养殖为筏式养殖,既降低了成本,又提高了产量。

20世纪50年代起,为满足国内食用和制碘工业的需要,我国开始重点研究海带养殖技术。在曾呈奎等科学家的努力下,我国先后解决了海带筏式养殖、夏苗培育、外海施肥、南移养殖等技术问题。到1958年,我国海带养殖技术已基本成熟。此后,我国便开始在从北到南的广大沿海地区大规模养殖海带,掀起了我国第一次海水养殖浪潮。这标志着我国现代海水养殖业的诞生。

海带的规模化养殖

对虾以壳软、肉质细嫩、营养价值高著称。辽宁、河北、山东和天津是对虾的重要产地。民间曾有“宁尝对虾一口,不吃杂鱼半篓”的说法,这足以体现对虾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长期以来,由于人们在海上布设“天罗地网”,对虾遭到掠夺式捕捞,我国对虾捕捞产量大幅减少。在我国各级政府的积极引导下,沿海地区实现了从捕捞对虾到养殖对虾的转变,实现了捕养结合、科学管理。我国找到了振兴水产养殖的新道路。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吴尚勤首先在实验室条件下培育出人工虾苗,并对人工养殖对虾进行了综合性研究。

1979年,国内几个重要的海洋水产研究机构集中优势资源进行技术攻关,终于实现对虾亲虾产卵孵化优质增养殖全过程的人工控制,使对虾的大规模工厂化育苗成为现实。因此,从1982年到1992年的约10年间,我国掀起了以中国对虾为代表的海水养殖的第二次浪潮。1993年,虾病暴发,我国养虾业遭受重大挫折。直到我国成功攻破有关南美白对虾人工授精及育苗工艺的重大难题,使南美白对虾工厂化生产在我国取得成功,我国养虾业才重振雄风

南美白对虾养殖基地

从1997年开始,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采用群体选育与家系选育、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相结合的方法,经过连续7代的选育,培育出中国对虾新品种“黄海1号”。这是我国第一个人工选育的海水养殖动物新品种,具有生长快的优良特性,体长比未选育群体平均提高8.40%,体重提高26.86%,养殖成功率达90%以上,被农业部确定为2006年和2007年水产主导推广品种。

黄海水产研究所培育的中国对虾新品种“黄海1号”

在改革开放前后,我国人民的生活物资比较匮乏。在当时百姓的餐桌上,鸡、鸭、鱼、肉、蛋等必需品仍然属于“奢侈品”,国民优质蛋白摄入量严重不足。扇贝作为一种富含高质量蛋白质的海产品,产量很低,寻常百姓根本吃不着,在当时被认为是“海中八珍”之一。高档宴会所需的扇贝也只能通过进口获得。为了让老百姓也能吃上扇贝,加之我国浅海养殖面临种类匮乏、效益低下、滑坡严重等问题,我国科学家在前期贻贝养殖产业发展的基础上,将研究方向转移到美国海湾扇贝的引种育苗上。

在当时的科研条件下,从美国将活扇贝带回我国是非常困难的。1981—1982年,张福绥院士及其团队先后三次引进扇贝。前两次运回来的扇贝还没有排卵就全部死亡,扇贝引进以失败告终。第三次,张福绥院士亲自赴美引进海湾扇贝。(www.xing528.com)

海湾扇贝

1982年12月16日,来自美国的128个扇贝登上了飞往北京的航班。为了保证扇贝能存活下来,科研人员需要不断地给装扇贝的密闭泡沫塑料箱充气并持续晃动。12月18日,当飞机降落于北京机场后,他们将扇贝放进早就准备好的几大桶海水之中,并于次日运往青岛,养在实验室的水槽中。随着时间的推移,扇贝开始陆续死亡。张福绥院士及其团队对它们悉心照料,但最后仅有26只扇贝存活。

为了照顾好这26只来自美国的“希望火种”,团队内的科学家吃在实验室,住在实验室,没有节假日、休息日,紧张地期待着“小扇贝”的到来。

一个月后,小扇贝终于诞生了。通过进一步的实验研究,张福绥院士及其团队解决了亲贝促熟、采卵、孵化、苗种培育、养成等关键技术的研发,建立了一整套扇贝工厂化育苗及全人工养殖技术。

1985年,海湾扇贝养殖技术开始在我国沿海地区推广。20世纪90年代后期,我国兴起了以海湾扇贝为代表的贝类养殖,这是我国第三次海水养殖浪潮。到1994年,我国扇贝年产量已达30万吨,累计产量达100万吨,产值达40亿元以上。

贝类养殖区

我国海洋鱼类的养殖起步较晚,与淡水养殖相比规模较小,主要养殖品种有鲈鱼、梭鱼、六线鱼、鲷类、鲀类及鲆鲽类等,主要养殖方式有港湾养殖、池塘养殖、网箱养殖和室内工厂化养殖。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雷霁霖院士于1992年首先从英国引进冷温性鱼类良种——大菱鲆,并突破了大菱鲆工厂化育苗关键技术,构建起“温室大棚+深井海水”工厂化养殖模式,开创了大菱鲆工厂化养殖产业,年产量为5万多吨,年总产值逾40亿元。

大菱鲆

后来,以大菱鲆、牙鲆、半滑舌鳎为代表的鲆鲽类名贵鱼种工厂化养殖在我国发展迅速。昔日国际市场上的“贵族”鱼类被迅速推向我国市场,变成中国百姓餐桌上的普通菜,而每千克大菱鲆的价格也由最初的约700元降至现在的几十元。这标志着我国海水名贵鱼种养殖技术的突破,也标志着以海水鱼类养殖为代表的我国第四次海水养殖浪潮的开始。

大菱鲆养殖池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科学家就在进行鲍鱼的人工育苗和养殖。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张国范领导的课题组从解决皱纹盘鲍的种质问题入手,采用遗传育种技术和现代生物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在国际上首次将皱纹盘鲍种内杂交和杂种优势应用于大规模生产,创建了杂交鲍苗种培育和海区养成的技术工艺,培育出生长快、品质优、抗逆能力强的皱纹盘鲍新品系,并在皱纹盘鲍杂交及杂种优势的产业化应用上取得重大突破。

此外,张国范课题组培育的“大连1号”鲍鱼新品种比普通品种出苗率稳定提高4~5倍,生长速度提高20%,养成周期缩短1/3,并在辽宁、山东、福建等省推广。杂种鲍的产业覆盖率几乎为100%,大大推动了我国鲍鱼人工养殖的发展,标志着我国第五次海水养殖浪潮的开始。

皱纹盘鲍

由一个个网箱和木板组成的鲍鱼养殖基地

海水养殖产业的五次浪潮带来了我国蓝色产业的技术革命,标志着我国水产业逐步从“捕捞”转向“养殖”,养殖重心逐渐从“淡水”转向“海水”。目前,用转基因、细胞克隆、多倍体诱导、人工性别控制等现代分子生物技术支撑的海水养殖产业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蓬勃发展,必将为14亿中国人的食品工程做出更大贡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