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现代流通业与先进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评价分析

现代流通业与先进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评价分析

时间:2023-05-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目前具有代表性的综合指标体系有WEF评价指标体系、IMD评价指标体系、波特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标杆测定体系等。随着产业国际竞争力理论和实证研究的深入,人们对现代流通业和先进制造业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关注也日益增加。于明远、范爱军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进行了综合评价,发现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得分较低,排名靠后,与美国、德国等发达国家相比有较大差距,他们由此提出了提升制造业竞争实力的具体措施。

现代流通业与先进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评价分析

由于产业国际竞争力具有主体多元性、结构复杂性、空间广泛性等特点,对产业国际竞争力的评价分析会用到各种不同的指标和方法。纵观国内外文献,学者们评价产业国际竞争力时不仅应用了单指标评价法,也应用了多指标评价法。

在单指标分析方面,国际市场占有率、竞争优势指数、比较优势指数、净出口指标等常被作为国际竞争力的评价指标。此外,学者们也经常使用劳动生产率、资本生产率、产业增加值等指标来评价产业国际竞争力。单指标分析法虽然简单明了,但不能全面反映产业国际竞争力。多指标评价法则主张建立综合指标体系,对产业国际竞争力进行全面评价。目前具有代表性的综合指标体系有WEF评价指标体系、IMD评价指标体系、波特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标杆测定体系等。应用多指标评价法评价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关键是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并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评价,其中较典型的评价方法有因子分析法、投入产出法、主成分分析法、数据包络分析法、模糊聚类分析法与粗糙集法、面板数据模型、TOPSIS模型等。这些方法为我们研究产业国际竞争力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随着产业国际竞争力理论和实证研究的深入,人们对现代流通业和先进制造业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关注也日益增加。(www.xing528.com)

王小平、贾敬刚(2001)认为流通产业国际竞争力是指在开放条件下,一个国家(地区)的流通业向国际、国内市场提供商品的能力及获利能力。宋则(2006)认为流通业竞争力是指开放经济条件下一个国家(地区)的流通业在国际资本流动和国际商品市场中所表现出来的财富积累能力和成本、效率状况。刘东明(2013)认为流通业的国际竞争力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企业的发展规模和赢利能力,二是流通技术所处的阶段、品牌优势和营销能力,三是产业链的控制和整合能力。朱瑞庭、尹卫华(2014)以波特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为基础,构建了中国零售业国际竞争力的钻石模型,该模型不仅强调要素市场条件及企业自身对零售业国际竞争力的支撑,还强调了国内外两个市场的联动对提升国际竞争力的作用。陈宏付(2007)提出零售业国际竞争力是指一国零售企业在国际市场上销售产品和提高服务的能力,具有价值耗材性、辐射性和独特性特点。

与此同时,学者们对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关注也有增无减。于明远、范爱军(2014)认为制造业国际竞争力反映了制造业在国际市场上的比较生产力、销售能力、服务能力和赢利能力,国际竞争力不仅要体现竞争过程,也要体现竞争结果。Liu、Parker(2001)计算了1980—1997年中国制成品的显示性比较优势和净贸易条件等指数,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国际直接投资(FDI)与中国高技术制成品竞争力的关系。Bender(2001)利用1981—1997年亚洲和拉丁美洲国家制成品出口数据计算了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对不同类型制成品的竞争力和贸易结构优化进行了对比分析。魏浩、毛日昇、张二震(2005)测算了1997—2003年中国不同技术含量制成品的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并与美国比较,研究发现低技术含量的制成品是中国的比较优势产品。汪素琴(2005)利用市场占有率等指数对中国1995—2003年工业制成品国际竞争力进行了分析,发现在样本期内工业制成品国际竞争力整体较弱。Brunner(2005)通过计算出口数量指数和质量指数,分析了部分亚洲国家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林钰(2006)从“类”层次角度出发测算了中国工业制成品的贸易竞争力,认为其国际竞争力较强。黄先海(2006)利用贸易竞争力指数分析了1992—2003年中国制造业的贸易模式,研究结果表明劳动密集型制造业是中国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主要产业。范爱军、林琳(2006)通过计算12类工业制成品的贸易竞争指数分析了中国制造业比较优势的动态变化,提出要重视自主技术创新和改进生产技术。金培、李钢、陈志(2007)测算并比较了中国初级产品、机械设备和其他工业制成品的贸易竞争指数,结果表明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依然较弱。魏浩(2008)利用贸易竞争力指数、国际市场占有率计算了2000—2005年中国工业制成品的国际竞争力,认为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在不断增加。王家庭、王璇(2011)从绝对竞争力和相对竞争力两个方面分析了中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认为中国制造业虽拥有一定的国际市场比例,但是国际竞争力水平低于美、英、日等国,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胡绪华(2012)结合劳动力成本提升背景,探讨了中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的可持续成长问题,认为劳动力成本上升削弱了制造业价格优势,并提出了提升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对策建议,包括扩大消费、促进产业升级、创新制造业管理政策等。王芬(2014)利用比较优势指数和竞争优势指数分析了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从生产竞争能力、贸易竞争力、竞争潜力三个方面对中国与美国、德国等部分国家制造业国际竞争力进行比较,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策建议。于明远、范爱军(2014)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进行了综合评价,发现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得分较低,排名靠后,与美国、德国等发达国家相比有较大差距,他们由此提出了提升制造业竞争实力的具体措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