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预防和控制舞弊问题的日常管理重点和难点

预防和控制舞弊问题的日常管理重点和难点

时间:2023-05-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日常管理控制上也存在管理不到位的情况,比如对配送人员没有进行背景调查和身份核实的要求;没有对配送人员进行舞弊与反舞弊的相关培训;对快递配送人员的绩效考核有缺失或未能将快递丢失、毁损有效计入;未制定违规行为的处理办法,尤其是针对监守自盗没有严格的惩罚机制和措施;由于行业经营特点,使得区域公司现金流较大,这也是总公司管控的重点和难点。

预防和控制舞弊问题的日常管理重点和难点

1.快递行业反舞弊的监察对象

反舞弊的监察对象包括企业的全体人员,一般包括与企业有劳动关系的人员、与企业有事实劳动关系的人员、与企业有劳务关系的人员、被任命至关联企业任职的人员。

反舞弊的重点监察对象一般是公司高管和重点管理岗位的员工。就快递公司来说,不仅包括总公司的高层管理人员、业务部门的负责人,还包括各区域公司的直接负责人、负责公司经营及调度平台的核心技术或数据的岗位人员、负责大客户的业务部门岗位人员,以及一线的快递配送人员。

2.快递行业反舞弊的管理难度

快递行业快件丢失、毁损及监守自盗的情况时有发生,一般寄件人不主张权利的,快递企业也就不了了之,不再进行内部调查和追责。这将导致基层的业务人员和管理人员抱有侥幸心理。同时,基层工作人员与企业的劳动关系往往并不稳定,一旦被发现,基层业务人员立即离职,公司往往也联系不到该人员。虽然快递业务的客单价可能不高,但企业对这种行为的处理态度也凸显了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及业务管理能力,且会影响全体员工的工作态度。也就是说,除了建立反舞弊相关体系和制度,快递公司更应重视舞弊的预防工作。

近年来,大中型快递企业的业务自动化程度较高,但仍会存在由人工实施的业务环节,因此难免出现控制疏漏问题,比如快件接收的情况登记、货物分段运输的交接验收记录和工作监控缺失。在日常管理控制上也存在管理不到位的情况,比如对配送人员没有进行背景调查和身份核实的要求;没有对配送人员进行舞弊与反舞弊的相关培训;对快递配送人员的绩效考核有缺失或未能将快递丢失、毁损有效计入;未制定违规行为的处理办法,尤其是针对监守自盗没有严格的惩罚机制和措施;由于行业经营特点,使得区域公司现金流较大,这也是总公司管控的重点和难点。

3.内部控制是预防舞弊行为发生的重要手段

在确定高风险岗位的前提下,全面完善内控制度与工作流程,形成一整套企业自主执行、自我检查和制约机制,可以最大限度地抑制舞弊行为的发生。

做好企业的授权审批管理是企业内控中最常用也是最有效的措施。一方面,需要对企业的每项业务考虑业务规模及影响力,根据工作内容、工作流程设置不同的审批权限和责任,并明确每一级权限的具体审批方式、期限。还需要向员工强调的是,未经授权或未履行审批手续的,不得擅自开展该项业务活动。依托现代化的办公系统,授权审批系统的设置较为容易,重点是执行的过程是否真实到位,是否完全遵守审批要求进行实质审查,是否做好审查记录的留痕工作等。(www.xing528.com)

另一方面,需要落实每个部门和每个岗位的工作责任和职权范围,并在对应的劳动合同、岗位职责中作出明确说明。对于高风险岗位,比如总部部门负责人、区域公司负责人、财务部,更应做好明确的业务授权划分,界定权限范围,尤其是对于外地的区域公司负责人,可以给予明确的书面授权文件,明晰权责,这样也有利于区域公司对内对外开展工作。对于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及接触技术、供应商、客户及财务状况的关键岗位员工,应及时签订保密协议,做好商业秘密和知识产权保护的培训及管理。

4.加强对“人”的管理

企业应完善对拟聘用人员的背景调查和资料审核工作,登记核实人员的家庭地址或常住地址、家庭成员、紧急联系方式等情况,便于保持与员工的紧密联系;及时核实身份证学历学位证书等资料,若企业在正式聘用后才发现伪造情况,将使企业自身的处境非常被动。

对各岗位工作建立定期审查评价,可以采用员工自我总结报告及企业组织的审查相结合的方式,既可以由企业内部审查,也可以引入第三方机构进行审查。

加强员工培训,注重举办员工廉洁自律、自觉杜绝舞弊行为的宣讲活动。要求每一个员工就遵守职业道德及企业内部制度作出承诺。

快递行业协会或联盟可以建立行业从业人员诚信平台,将舞弊员工列入黑名单,不仅对员工形成压力,还可以降低行业的舞弊风险。

5.注重诚实信用企业文化的建立

快递行业中舞弊现象屡发的重要原因不仅包括企业的管理体系不够完善,还包括员工的个人道德品质和不纯动机等因素,例如很多舞弊案件的发生就是源于职权的滥用。通过一系列的清廉教育及思想培训,提高员工的道德标准,对于反舞弊工作十分重要。同时,企业应时刻关注员工对企业的满意度及品德,这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减少员工由于个人因素而主动施行舞弊行为的情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