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深度分析全省经济演化趋势

深度分析全省经济演化趋势

时间:2023-05-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与全国的变化趋势类似,甘肃省GDP 增长速度在逐年下降,且下降幅度高于全国,以至于2017 年甘肃省经济增长速度显著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经济下行的压力较大。表1-122010—2017年甘肃省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偏离份额分析能进一步说明2010—2017年甘肃省经济增长的情况。以2010 年为基期,2017 年为报告期,选取全国为参照系,把甘肃省三次产业经济增长分解为份额分量、结构偏离分量和区域竞争力分量之和。

深度分析全省经济演化趋势

1.经济增长速度

2010—2017 年,用2010 年不变价格计算的甘肃省经济的年平均增长速度为9.28%,高于同期全国的7.57%。与全国的变化趋势类似,甘肃省GDP 增长速度在逐年下降,且下降幅度高于全国,以至于2017 年甘肃省经济增长速度显著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经济下行的压力较大(图1-1)。2010 年,甘肃省人均GDP 为16113 元,2017 年按2010 年不变价格计算的人均GDP是29368元,年均增长速度为8.95%。

图1-1 2010—2017年甘肃省及全国GDP增长速度

2.三次产业结构演化

2010年,甘肃省三次产业的结构为14.54∶48.17∶37.29,2017年调整为13.85∶33.38∶52.77,工业产值比重较大幅度降低,农业产值比重略有降低,而第三产业比重有较大增长。其中,2010—2012年,工业对全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最大,而自2013年起,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最大;特别是2017年,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负,达-11.58%(表1-12)。

表1-12 2010—2017年甘肃省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偏离份额分析能进一步说明2010—2017年甘肃省经济增长的情况。

甘肃省第j个产业部门在[0,t]时间段变化率为:

其中:bj,t 为甘肃省第j 个产业部门在末期的规模;bj,0 为甘肃省第j 个产业部门在初期的规模。

全国j产业部门在[0,t]内的变化率为:

其中:Bj,t 为全国末期第j个产业部门的规模;Bj,0 为全国初期第j个产业部门的规模。

以全国各产业部门所占的份额将甘肃省各产业部门规模标准化得到:

其中:B0为全国在相应时期初期经济总规模。

在[0, t]时段内甘肃省第j 产业部门的增长量Gj 可以分解为Nj、Pj、Dj三个分量,表达为:

Nj 称为份额分量(或全国平均增长效应),Pj 称为结构偏离分量(或产业结构效应),Dj 被称之为区域竞争力偏离分量(或区域份额效果),PDj称为优势分量,反映j部门总的增长优势,Gj称为经济总增长量。

以2010 年为基期,2017 年为报告期,选取全国为参照系,把甘肃省三次产业经济增长分解为份额分量、结构偏离分量和区域竞争力分量之和(表1-13)。2010—2017 年,三次产业的结构偏差和区域竞争力偏差均为正,其中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较全国的总偏差量较大,而农业的较小,这与甘肃省大部分年份经济增长速度高于全国是一致的;同时,2016—2017年工业和第三产业的竞争力偏差为负,工业的总偏差也为负,经济发展遇到了较大的挑战。

表1-13 甘肃省三次产业偏离份额分析(单位:亿元)

注:三次产业增加值按2010年的不变价格。(www.xing528.com)

3.工业产值与结构演化

2010 年,全省工业增加值为1602.87 亿元。按2010 年的不变价格计算,2017 的工业增加值为2907.64 亿元,年平均增长8.88%。2017 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增加值占总增加值的91%,以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来计算的偏差份额分析表明,2011—2017 年,甘肃省工业各部门相较全国的结构偏差、区域竞争力偏差均为正,各部门主营业务的收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表1-14)。

从总偏差来看,甘肃省传统工业部门石油化工及其相关的设备制造、有色金属开采和冶炼、黑色金属开采和冶炼、电力生产等具有较大的发展优势,与地方资源联系较为紧密的农副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烟草制品业、医药制造业也具有一定的发展优势,而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木材加工、家具制造、印刷、化学纤维纺织服装等部门总量小,发展优势也较小。

表1-14 2011—2017年甘肃省规模以上工业部门偏离份额分析(单位:亿元)

续表1-14

注:没有分部门、所有工业的产值数据,采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产值数据,而全国统计年鉴中没有分部门的工业总产值,所以采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营业收入为2011年为基期的可比价格;2011年起,规模以上工业统计起点标准从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提高到2000万元,所以为了使统计口径一致,没有包括2010年;由于不同年份年鉴的统计口径不同,没有分析开采辅助活动、其他采矿业、仪器仪表制造业、其他制造业、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

可能受到产能过剩、结构调整、供给侧改革等因素的影响,2017 年甘肃省几乎所有工业部门的区域竞争力偏差为负,主要工业部门的负值较大,甘肃省工业发展可能面临结构性问题和生产效率低下的问题(表1-15)。

表1-15 2016—2017年甘肃省规模以上工业部门偏离份额分析(单位:亿元)

续表1-15

注:基于2016年可比价格的营业主收入计算。

4.农业产值与结构演化

2010 年,甘肃省第一产业增加值为599.28 亿元,按2010 年不变价格计算的2017 年的增加值为859.75 亿元,年均增长率为5.71%。相较全国,甘肃省2010—2017 年的第一产业发展均表现出一定优势,其中农业、牧业和农林牧渔服务业的优势较大(表1-16)。

表1-16 2010—2017年甘肃省第一产业偏离份额分析 (单位:亿元)

注:农业总产值按2010年的不变价格。

5.第三产业发展与部门演化

2010 年,甘肃省第三产业增加值为382.10 亿元,按2010 年不变价格计算的2017 年增加值为753.17 亿元,年均增长率为10.18%。2010—2016年,相较全国平均水平,甘肃省所有第三产业部门增长速度均较快,其中金融业的总偏差最大,批发和零售业次之(表1-17)。虽然总偏差为正,但与新技术发展、新产品开发关联较为紧密的信息传输、软件信息技术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及教育等的区域竞争力偏差为负,可能不利于全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表1-17 2010—2016年甘肃省第三产业偏离份额分析 (单位:亿元)

注:缺少全国2017年的分部门数据;按当年价格计算增加值;由于不同年份年鉴的统计口径不同,分析中没有包括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文化体育娱乐业,公共管理、社会保障社会组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