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消解情绪的方法的分析介绍

消解情绪的方法的分析介绍

时间:2023-05-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如果要消解情绪,保持心态的平和与稳定,自然是从“公平”入手,理解和运用“公平”的原则。这种做法,有助于减少自己的情绪。其实,情绪来自于自我期待的不恰当。即使情况顺利解决,业主依然不乐意,有情绪,抱怨我们解决不及时、不到位,非得他们硬催,增加时间和沟通上的成本。

消解情绪的方法的分析介绍

我们讲过,不公平产生情绪。如果要消解情绪,保持心态的平和与稳定,自然是从“公平”入手,理解和运用“公平”的原则。

1.“不望报”与“不忘报”

中国有句俗话“施恩不望报”,帮了别人的忙,就不要指望他的回报。这种做法,有助于减少自己的情绪。如果指望着对方的回报而回报又不及时或者不到位,难免不爽,心情受到影响。网络上曾经讨论过公交车上给老弱病残者让座的事,有的年轻人并不缺乏公德心,见老人在旁一般不会故意转过脸或者低下头,权当没看见,多会起身相让。后来让的人少了,是因为很多老人受让后一句感谢的话都不说,视为当然。这种反应让让座者寒心。其实,这就是“望报”的心态在作祟了,一旦没有产生回报,帮人的美意顿时变成恶劣的情绪,不堪忍受。实际上,这是用经济交换的公平性不自觉地来要求和规范情感的交换。所以,所求情感不得,变成了“情绪”。

还有更典型的例子。前些年,某个明星捐助过一个贫困大学生,最后结果不太圆满,该学生被捐助人视作忘恩负义,闹得不欢而散,很可惜。媒体在报道此事时,特别谈到该明星并没有把这学生看成一个单纯的捐助对象,更当作家人。可想而知,正因为她有这样的想法,所以当受捐者的回报不如期待,她的情绪落差很大,会感觉一片好心付之流水,可能还有慈善不可为的念头。其实,情绪来自于自我期待的不恰当。施恩者与受惠者的关系事实上是不平等的,受惠者的自尊与自卑处在微妙而脆弱的平衡状态,很容易被打破。当受惠者的自尊心在某种条件下占据上风,对施恩者就造成不知感恩的印象;而施恩者的优势地位以及他的情感关怀,甚至自加的责任意识自然而然地又构成对受惠者的心理挤压……情绪便在此过程中逐渐积累起来。

我自己也有过类似的经历。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我有个同学在北京一家饭店办酒类展销会,说好请我和另一个朋友帮忙。我们三人齐动手,展销会办得比较成功,他赚了不少钱。事情完结后,他只是把展销剩下的一点产品送给我们,再无其余表示。我老婆在家里嘀咕、抱怨,说出了这多力,却连一点实惠也没捞上。而我当时,也的确抱有期待,认为他应该适当回报一下。后来转念一想,事前明明说好是请我们帮忙,没说是合伙共事。因此,这事儿纯是情感的性质,而非利益关系。有念于此,安然释怀,觉得为朋友做了件挺好的事。但另外那个同学没想通,找他牵扯了几回,结果关系搞僵了,互有情绪,直到现在还未化解。后来我下海,找这个同学借钱,他二话没说,当即借我一百零八万,连借条也没让我打,我两年才还清。这个同学叫闵正道。

施恩不望报,是预先调整和降低自己的期待,尽量把施恩的事处理得单纯些,避免产生不必要的情绪,把好事变成了坏事,甚至错事。

至于受惠者,则不可忘记回报。人在困难的时候,最好不要轻易寻求或者接受他人帮助,这意味着一份情感的重负,是很难承担的。但既然接受了恩惠,那就要在合适的时候有所回报,以免让人产生不必要的情绪。

高阳历史小说红顶商人》有段写胡雪岩报恩的故事,颇为动人。胡雪岩因擅自资助王有龄,被钱庄辞退,生活困顿,落魄不堪。某次急需用钱,不得已向钱庄掌柜张胖子的妻子开口借五两银子。胡雪岩事先申明境况不佳,不知什么时候能够还钱,所以用他娘的风藤镯子作为抵押,虽然镯子不值钱,却是他娘所用之物,作为抵押表示不忘这个情。等胡雪岩发达起来,还了五两银子,另备精致水礼,以表谢意。张夫人要还镯子,胡雪岩拒绝了,他说此时的五两银子绝没有他在落难时的五两银子那样重要,所以欠的情还未还,镯子仍放在她手里。后来张胖子有难,他妻子私下请胡雪岩帮忙,顺便要还镯子。胡雪岩帮了忙,但仍拒绝收回镯子。他的理由是帮张胖子的忙出于同行的义气,男人在外做生意与女人无关,所以欠的情不能简单“划账”。胡雪岩要张夫人把镯子仍旧收着,表示将来一定做件令她称心如意的事,才算是把情补上。胡雪岩这个人有人情味,从他报恩的这段小故事,即表露无遗。

2.少做承诺,但比承诺做得好一点

少做承诺,是与人打交道时减少对方情绪的法子。个人是这样,企业也是这样。首先申明:少做承诺,不等于规避责任,缺乏担当精神。这是两回事。有的人少做或者不做承诺,是担心后果无法面对,无法收拾。我所说的少做承诺,乃着眼于减少情绪。

凡对人做出承诺,对方心理上有意或者无意必将产生一定期待。世事繁复,变数极多,很多因素、条件都在当初预料之外,非人力所能揣测和控制。一旦做出承诺,完成不了,不仅让自己信誉受损,更让人的期待落空,情绪由此产生;如果对方是一个缺乏宽谅心态的人,不能设身处地着想,激烈的情绪落差进一步损害彼此的关系。这种伤害是很难进行事后补救的。

还有,少做承诺,对方期待值则不高。根据实际情况,秉承诚意,为对方多做一点力所能及的事,不求对方的回报;反而更能取信于对方,令他刮目相看,生出情感来。

清代人石成金编过一本叫《传家宝》的书,其内容都是些为人处世的格言,颇多经验之谈。其中有条讲的是承诺之道,有可采处。他讲:“凡说话行事,或有他人求教者,我虽能得十分,止当谦应五分,到后行出多来,彼人自加敬悦。切莫预先满口允诺,倘若行不践言,非独自己惭愧,且又贻笑招怨。”能做十分,却只谦应五分,留下余地,从容展效,对方自生出许多情感来。如果满口承诺,到时候做不到,自己惭愧是小,还招来对方的怨恨。但要注意,承诺留有余地,绝非为了易于更改。承诺,意味着坚守。石成金特意强调:“言不可轻说,亦不可轻诺。但一说一诺之后,就不可更改。若说话更改,不如不说。若应诺更改,不如不诺。”

这样的经历我是很多的。最初我们企业没有多少经验,在西安开发高山流水别墅期间,售楼时为吸引更多的业主,我们做了很多不切实际或者以为切合实际而没有深入、细致评估自身能力、条件的承诺。当时皆大欢喜,没有问题。但业主对承诺是在意的,是放在心里的。待楼盘交付,很多承诺由于各种原因没有兑现,业主找上门来,一一对照,有的我们自觉理亏不好多说,有的又怨业主吹毛求疵、锱铢必较等等,诸如此类的情况很多。即使情况顺利解决,业主依然不乐意,有情绪,抱怨我们解决不及时、不到位,非得他们硬催,增加时间和沟通上的成本。双方的隔阂犹在,潜伏着。经过多次教训后,我们很认真地对待承诺了。

我们的原则是少说、多做,尽量超出业主的期待。我们开发“高山流水·幸福快车”楼盘,交付后,发觉景观不尽如人意,还有调整和改善的余地,我们又花了很大代价来完善景观。这已经超出了对业主的承诺,因而增加了情感。小区景观完成后,非但让本小区的业主惊叹称美,对我们公司更加认同,邻近小区的业主们也喜欢来此休憩。

少做承诺,不是为少做事寻找借口,而是让多做的事让人认同,产生更好的效果,增进彼此情感,减少不必要的情绪。

3.“破窗效应”:不把情绪放大

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菲利普·辛巴杜在1969年进行了一项实验:他找来两辆相同的汽车,一辆停在秩序井然的中产阶级社区,另一辆则停在相对杂乱的贫民区。后者,车牌被摘掉,顶棚被打开,并于当天被偷走;前者,过了一星期,还是安然无恙。辛巴杜又用锤子把那辆车的玻璃敲了个大洞。结果呢,仅仅过了几个小时,它就不见了。

以这项实验为基础,政治学家威尔逊和犯罪学家凯琳共同提出了一个“破窗效应”的理论,他们认为:如果有人打坏了一幢建筑物的窗户玻璃,而这扇窗户又得不到及时的维修,别人就有可能受到示范性的纵容而去打烂更多的窗户。久而久之,这些破窗户就给人造成一种无序的感觉,结果在麻木不仁的氛围中,犯罪现象得以滋生、猖獗。常能从新闻报道里看到的,一些热点地区,如中东出现的打、砸、抢之类的现象,即是如此。

“破窗效应”同样可以解释情绪的蔓延。情绪,假如得不到及时的注意和控制、化解,将如种子,暗存于心中,只要适合情绪发生的环境、条件没有解除,它将逐渐滋长,直至矛盾激化,再也控制不住的时候,突然爆发出来。甚至在爆发后,转念寻思,连自己都大惑不解,不明白为什么会发如此大的火,生这么大的气,以至于像变了一个人似的。所以,对于情绪,切勿等闲视之。它具有自发的放大的趋向,我们要能够自觉控制住。

我们讲“不公平产生情绪”,情绪是在对比而备觉不公的情形下产生的。因此,与他人的比较,往往是自觉不公平而把情绪放大的原因。我们常说,有时候“越想越气”,那就是在反复比较中,觉得人有我无,人多我少,极不公平,从而放大、加剧了情绪。

鲁迅《阿Q正传》里,阿Q去摸小尼姑的头,受到训斥,阿Q说“和尚动得,我动不得”。阿Q的逻辑是:既然和尚能动尼姑,那么他也有权动。这个逻辑是荒谬的,其前提不具备真实性,其推论也毫无道理。但阿Q振振有词,堂而皇之,显然是建立在某种“公平”的逻辑基础之上。利益均沾是公平的,见者有份,和尚能动,大家也就都能动。反过来,如果不让阿Q动,他还闹情绪,因为这也太不“公平”了。革命的风潮卷入阿Q所在的未庄后,阿Q率先打出了革命党的旗号,令他洋洋得意于一时,而他素来瞧不起的小D也盘起了辫子“闹革命”,阿Q又有情绪了,小D怎能与他并列呢?这不“公平”!当阿Q动小尼姑而无情绪的时候,是他自觉有资格与和尚比较;当阿Q见小D也闹革命而有情绪的时候,是他自觉小D没资格与他比较。

阿Q的形象很典型,他的逻辑主宰着日常生活中我们很多人的情绪。比如挤公共汽车,有人使劲往上挤,即使车上的人喊没位置挤不上去了他也不理会,他觉得既然前面的人能上去他也应该上去;等他上了车,后面的人挤他,他对人喊没位置、挤不上去了。如果不让他上车,他有情绪,“凭什么不让上”;等上了车,后面的人再来挤他,他同样有情绪,“这么拥挤了还上个什么上”。如果再分析一下,情绪的背后其实隐藏的是个人的利益这一核心要素。他要上车,是他的个人利益必须得到保障;反感后面的人上车,是他已得到的个人利益不容侵犯。公平与否,都是以此为判断标准的。

【注释】

[1]《吴宓日记》(1917—1924),三联书店,1998年,第100页。

[2]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94页。

[3]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67页。(www.xing528.com)

[4]冯友兰《三松堂全集》第4卷(《新世训·行忠恕》),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364页。

[5]《王阳明全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第173页。

[6]章君毅《杜月笙传》,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11年,第12页。

[7]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商务印书馆,2008年,第20页。

[8]马克思《资本论》(节选本),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79页。

[9]黑格尔《法哲学原理》,商务印书馆,1979年,第80页。

[10]恩格斯反杜林论》,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108页。

[11]恩格斯《反杜林论》,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110页。

[12]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商务印书馆,1988年,第6页。

[13]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146页。

[14]李亦园《李亦园自选集》,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258页。

[15]转引自彭林《儒家礼乐文明讲演录》,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25页。

[16]《二程遗书》,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第57页。

[17]gimwali是当地土语,意指物物交换。

[18]转引自杨奎松《“共军”在战场上为何打“疯”了》,见《决策与较量——看国民党如何败亡大陆》,世界知识出版社,2012年。

[19]该事例转引自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一书中《中国近世宗教伦理与商人精神》,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491页。

[20]费孝通乡土中国》,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74页。

[21]朱熹四书集注·大学章句序》,凤凰出版社,2005年,第1页。

[22]唐浩明《唐浩明评点曾国藩家书》,岳麓书社,2002年,第48页。

[23]文章网址:http://news.sohu.com/20130515/n375927402.shtml

[24]赵珩《老饕漫笔》,三联书店,2001年,第105页。

[25]高宗武《高宗武回忆录》,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9年,第26页。

[26]钱穆《中华文化十二讲》,九州出版社,2011年,第3页。

[27]曹庭栋《老老恒言》,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年,第23页。

[28]曹庭栋《老老恒言》,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年,第23页。

[29]曹庭栋《老老恒言》,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年,第23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