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上海市土地整治:新理念与耕地保护

上海市土地整治:新理念与耕地保护

时间:2023-05-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围绕“创新驱动、转型发展”和提高国际竞争力的大局,结合上海发展定位和人口密集、土地资源紧缺的实际情况,上海市在“有效补充耕地、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土地整治基本要求下,着力实现土地整治理念转变,全面提升土地整治工作站位,以土地综合整治助力构建城乡生态文明格局,土地整治目标由“增地提等”,向锚固城乡生态空间等综合目标转变。

上海市土地整治:新理念与耕地保护

围绕“创新驱动、转型发展”和提高国际竞争力的大局,结合上海发展定位和人口密集、土地资源紧缺的实际情况,上海市在“有效补充耕地、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土地整治基本要求下,着力实现土地整治理念转变,全面提升土地整治工作站位,以土地综合整治助力构建城乡生态文明格局,土地整治目标由“增地提等”,向锚固城乡生态空间等综合目标转变。

结合土地整治规划的“145”战略,上海市开创性地提出了“郊野单元规划”概念,以土地综合整治为平台,以提升郊野地区生态效益和用地效率为首要目标,对上海郊野地区开展全覆盖的单元网格化管理。郊野单元规划的产生虽然基于镇乡级土地整治规划,但更强调土地整治理念的宏观站位、区域统筹、政策配套和实施管理,结合市域生态网络结构实施的需要,从传统的土地整治项目引导和管理向“改善生态环境、锚固城乡生态结构、优化城乡空间布局”的规划目标延伸。(www.xing528.com)

郊野单元规划建立起了统筹农村地区各类涉农规划、建设管理要求以及实施政策措施的平台,通过整合政策措施支持郊野地区发展。规划编制过程中,根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划定的基本农田、生态网络等禁止和限制发展空间,划定重点减量化整治区域,整合关于土地整治、产业结构调整、生态补偿、片林建设、农田水利、农业布局、村庄改造等各部门规划、工程、资金及其他政策资源,综合谋划郊野地区人口、生产、生活、生态等城乡建设格局,引导城乡郊野地区有序发展,避免反复投入、错时投入造成的大量资金浪费和流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