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杭州城市定位的时代变迁与发展特色

杭州城市定位的时代变迁与发展特色

时间:2023-05-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向来作为“国际风景旅游城市”定位的杭州市,对此是纠结的。杭州市的发展定位出现了向综合化、多目标方面演化的趋势。发展第三产业开始成为杭州市的主要战略。

杭州城市定位的时代变迁与发展特色

杭州市城市定位口号的变化轨迹表明,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杭州市的城市发展定位的主线,经历了“风景旅游—工业经济文化产业”这样的变迁;其所倚重的资源,也经历了“自然环境—产业经济—地域文化”这样的变化过程。

1.前工业化时代的杭州城市定位

如果剔除20世纪50年代后半期的非正常年代,杭州在前工业化时代的基本定位是“风景旅游城市”。这个定位抓住了那个发展阶段杭州的要素资源禀赋优势和个性化特征,显然是一个正确的选择。其实,在中国,仅以自然风光而论,许多地区和城市并不见得比杭州逊色,但是利用杭州地处长三角和江南地区,交通便利、人文气息浓郁的区位优势,以及杭州作为浙江省会的政治优势,鲜明地打出风景旅游城市的城市定位,这对杭州的后来的顺利发展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这比仅仅定位自己是一个省会城市,浙江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对杭州的发展来说,显然要有利得多。

2.工业化时代的杭州城市定位

进入20世纪70年代后期和80年代,中国沿海地区开始进入了工业化的高速增长时期。向来作为“国际风景旅游城市”定位的杭州市,对此是纠结的。几经讨论和争论,杭州人基于现实主义利益考量的文化基因起了作用,杭州倾向于发展工业和风景旅游并列的“双市定位”的发展战略,这在1984年的城市定位口号中可以看出来。从突出长三角南翼的中心城市的定位来看,杭州显然不愿意被当时席卷长江三角洲和中国沿海地区的经济高速增长的浪潮所落下,只是纠结于内部意见的不统一。杭州当时并没有公开打出“工业强市”的口号。整个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杭州市作为总体的城市定位,是否要在五年规划或者在党代会上写上工业化的城市定位,一直处于举棋不定的状态。好在杭州这个城市和所在的浙江省是一个市场化氛围比较浓厚的区域,大量民营企业的涌现和国有企业改革的推进,自然地给讨论作出了结论。1998年的城市定位,杭州市提出了“经济强市”的口号。这表明杭州在工业化和现代化的浪潮中,并没有拘泥于传统的自然环境的优势,而是果断地抓住了历史的机遇,搭上了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快车,使得杭州的城市发展面貌有了很大的改变。多年推行经济强市的结果,虽然也带来了一些和“风景旅游城市”不相协调的景观,但是由于经济强市而带来的城市财政实力的快速增长,为后来打造“国际休闲旅游城市”打下了经济基础。

总之,20世纪80年代以来,将发展经济(主要是指发展第二产业)和发展旅游综合起来的“双市定位”作为杭州市的城市定位和发展目标开始成为主流。杭州市的发展定位出现了向综合化、多目标方面演化的趋势。应该说这是符合杭州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功能不断多元的自然趋势。一般来说,一个人口规模超过100万的大城市,将单一产业作为城市发展定位是不合适的。(www.xing528.com)

3.后工业化时代的杭州城市定位

随着城市和城市经济的发展,杭州逐步认识到无论是打造国际旅游城市,还是推进经济强市建设,其背后需要有一种共同的资源作为支撑,人们开始认识到文化作为一种城市发展的资源对城市发展的重要意义,这里的文化是指对城市及其所在地区的独特的区域文化性格的开掘、重塑和升华,充分地把握具有地方特色的历史传统和风土人情中内含的成长性元素,并在新的历史环境下,将其打造推动城市进步的价值观。这种文化定位的本质的东西开始为城市的决策者所认识。另一个背景是,世纪交替之际,杭州的城市经济开始向后工业化时代迈进,“退二进三”“优二进三”开始成为城市决策者们推进城市发展的重要战略。与此相关,文化定位的重要性又被重新提上了议事日程。发展第三产业开始成为杭州市的主要战略。

4.杭州城市发展定位的发展阶段性和连续性

杭州城市定位的时间序列的变化过程表明,城市定位并非一劳永逸的工作,城市定位也并非是寻找一个城市终极目标的过程,而是一个与城市发展阶段、发展目标以及人们自身所在城市的认识深化相匹配的连续性过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