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苏州工业园区推进分布式能源和智慧交通建设

苏州工业园区推进分布式能源和智慧交通建设

时间:2023-05-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目前正推进苏州工业园区金鸡湖能源中心1.2 MW、恒瑞医药1 MW,中国电信1 MW、协鑫能源中心地源热泵、微风发电150 k W等分布式能源项目,已签订框架协议。智慧交通方面,已初步洽谈落实星湖街充电站,能源互联网云平台等已开展一期建设工作。

苏州工业园区推进分布式能源和智慧交通建设

2016年2月,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推进“互联网+”智慧能源发展的指导意见》,要求打破传统竖井式发展模式,建设多种能源网络之间互联互通、多种能源形态协同转化、集中式与分布式能源协调运行的综合能源网络;因地制宜开展多能源互联网应用试点示范工程;提出2019年之前重点开展试点示范,鼓励各类应用探索,积累可推广的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基本完成各种类型能源互联网模式和业态的工程示范。按照统筹规划、因地制宜、多能互补、清洁高效、规模开发、注重实效的原则,坚持以改善环境质量为中心目标,积极开发利用各种可再生能源资源,在局部区域形成可再生能源和其他清洁能源起主导作用的能源开发利用格局。推广将能源生产、传输、存储、消费与互联网密切关联的能源产业发展新模式,推动能源使用朝着设备智能、多能协同、信息对称、供需分散、交易开发的方向发展,激活能源供给端和消费端潜力,形成新型的能源生产消费体系和管控体制。充分利用互联网手段,以市场为导向,以项目为主体,挖掘互联网与能源系统及能源市场深度融合带来的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开展不同类型、不同规模和不同模式的能源互联网项目。营造开放包容的能源互联网生态环境,带动能源互联网新技术、新模式和新业态发展。总结积累可持续、可推广的试点示范成功经验,促进苏州及全国能源互联网项目的健康发展。

苏州工业园区是中国与国外政府合作的最大工业园区。苏州工业园区建设22年来始终秉承低碳经济发展理念,在生态环境、社会发展、体制创新、规划布局等方面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先行者和领跑者;工业园区内世界500强企业云集,经济发展始终位于国内工业园区前三名;苏州工业园区亦是国家智慧电网唯一示范区、全国需求侧管理示范区,具有较好的产业基础、经济基础和技术基础。苏州工业园区已建成2×360 MW天然气能源中心(协鑫)、1个7万kW的集中供冷中心(中新远大)、协鑫能源中心分布式能源站、5个光伏电站(新大金),具有较好的多能互补能源互联的基础。

协鑫智慧能源将以区域能源互联、数据共享、需求管理、能源互补等为原则,形成苏州工业园区“能源互联网+”的示范试点,实现多能流协同能量管理,探索出多种能源灵活互补、需求响应、低碳交通及能源交易新模式,提高清洁能源利用率、终端能效比率及可再生能源渗透率,推进能源生产方式与消费模式的变革,促进了能源结构的优化。目前正推进苏州工业园区金鸡湖能源中心1.2 MW、恒瑞医药1 MW,中国电信1 MW、协鑫能源中心地源热泵、微风发电150 k W等分布式能源项目,已签订框架协议。园区已建设苏州协鑫能源中心、金鸡湖能源中心两个多能互补能源中心;已与苏州工业园区苏春工业坊、生物医药园、康普通讯技术(中国)有限公司等3家企业签订屋顶光伏项目协议;已为大金(中国)投资有限公司、金龙联合汽车工业(苏州)有限公司、苏州群策科技有限公司等公司安装需求侧管理测点;已开展能源互联云平台一期建设,已与欧莱雅、恒瑞医药确定建设综合能源网事宜。智慧交通方面,已初步洽谈落实星湖街充电站,能源互联网云平台等已开展一期建设工作。(www.xing528.com)

苏州工业园区能源互联方案由协鑫智慧能源投资建设,坚持“能源互联、信息共享、金融互通”的战略方针,控总量、转方式、调结构、提效率,重点发展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打造独具特色的智慧园区能源互联系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