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劳动价值论的逻辑起点探讨

劳动价值论的逻辑起点探讨

时间:2023-05-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马克思就是在资产阶级经济学家们对劳动价值研究的基础上,通过自己的观察和再思考,艰难前行,解决了小男孩之问,使劳动价值论得以完善并确立的。所以,人们称马克思的经济学为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或者说,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的逻辑起点就是人类社会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的价值。因此,探讨人的劳动创造财富问题的劳动价值论成为探讨人类社会化进程的基石,奠定了经济科学大厦的基础,劳动价值论也就成为经济学的逻辑起点。

劳动价值论的逻辑起点探讨

所谓逻辑起点,就是研究时的着手点、起始点。因为逻辑是思维的规律,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思维应该依照现实的发展规律,正确地把握现实。而思维把握现实的本质和规律,有两点是非常重要的。一是对前人理论研究成果的批判性继承。二是通过观察现实,经过自己的缜密思维进行再总结。马克思就是在资产阶级经济学家们对劳动价值研究的基础上,通过自己的观察和再思考,艰难前行,解决了小男孩之问,使劳动价值论得以完善并确立的。

在第二章我们谈到,《资本论》是马克思构建科学政治经济学的标志,其研究的核心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及社会关系,其“元问题”是价值。但马克思所研究的价值,并不是全部财富的价值,不包括自然形成的物品的价值,也不包括无效劳动创造的产品的价值和不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的价值,而只是劳动所创造的用以交换的商品的价值。所以,人们称马克思的经济学为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或者说,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的逻辑起点就是人类社会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的价值。

马克思为什么只研究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的价值呢?是由于他吸收了资产阶级经济学中的科学成分并以之为研究的基础。李嘉图在《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中对这个问题给予了说明,他说:“人类所欲求的物品中,绝大部分是由劳动获得的。只要我们愿意投下获取它们所需的劳动,这类物品就不但可以在一个国家中,而且可以在许多国家中几乎没有定限地增加。”[3]“所以,说到商品、商品的交换价值以及规定商品相对价格的规律时,我们总是指数量可以由人类劳动增加、生产可以不受限制地进行竞争的商品。”[4]

事实也的确如李嘉图所述。在现实中,在市场上进行交易的商品,几乎都是由劳动创造的。在市场上,人们用统一的货币度量一种商品与另一种商品是否相当。在商品的生产—流通—交换—消费的过程中,有人赚了钱,于是,就有学者研究,他为什么会赚钱,怎么样才能赚钱。在以商品生产为主要特征的社会中,人们的相互关系和相互地位又是怎样的?于是,以回答人们期待回答的、与价值有关的问题为主旨、以研究劳动价值为基础的科学诞生了。(www.xing528.com)

为什么世界上无论多么厉害的动物,如狮子、毒蛇鳄鱼,都可被人控制?答案很简单:因为人会劳动,而其他动物不会。人通过劳动制造工具,通过劳动工具利用自身或者自然界的能量在转化过程中所获得的力作用于其他动物,从而控制它们。不仅是动物,而且整个自然界都在逐步受到人的控制。恩格斯说:“动物仅仅利用外部自然界,简单地通过自身的存在在自然界中引起变化;而人则通过他所作出的改变来使自然界为自己的目的服务,来支配自然界。这便是人同其他动物的最终的本质的差别,而造成这一差别的又是劳动。”[5]

人不但会劳动,而且还通过劳动结成社会。社会是基于共同物质生活条件依据某种秩序结合起来的人类共同体。人类正是通过劳动,结合成社会,才发展到了卫星上天、互联网遍地的时代,才成为万物之王。因此,探讨人的劳动创造财富问题的劳动价值论成为探讨人类社会化进程的基石,奠定了经济科学大厦的基础,劳动价值论也就成为经济学的逻辑起点。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是劳动和劳动价值的统一,是经济学的深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