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生产要素价值论是庸俗的

生产要素价值论是庸俗的

时间:2023-05-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马克思认为,虽然亚当·斯密在对劳动价值论确立的过程中作出了巨大贡献,但他关于商品的价值由工资、利润和地租决定的说法是庸俗的。萨伊的理论是庸俗的。萨伊关于价值决定于产品的效用、决定于生产费用、决定于生产要素价值、决定于市场供求,用价格测量价值、价格由市场供求决定等等,是典型的由表面现象论表面现象,围绕着价值由价值决定、价值测量价值绕圈子。

生产要素价值论是庸俗的

马克思认为,虽然亚当·斯密在对劳动价值论确立的过程中作出了巨大贡献,但他关于商品的价值由工资、利润和地租决定的说法是庸俗的。深受斯密《国富论》影响的法国经济学家萨伊在斯密逝世23年后提出了资本、劳动和自然创造价值和剩余价值的生产要素价值论。马克思曾详细研究了萨伊的学说。萨伊的经济学有庞杂性、歌颂性、庸俗性三大特点。

萨伊经济学的庞杂性表现在他的经济学说价值决定的复杂。第一,他首先提出效用决定价值。萨伊说:“当人们承认某东西有价值时,所根据的总是它的有用性。这是千真万确的,没有用的东西,谁也不肯给予价值。”[18]他认为,效用要依主观判断为依据。他的这个思想被后人发展为主观效用价值论。第二,他提出资本、土地和劳动三要素创造价值。他说:“价值是劳动(或不如说人类的勤劳)的作用、自然所提供的各种要素的作用和资本的作用联合产生的成果。”[19]第三,他提出生产费用决定商品的价值。生产三要素中的劳动要支付工资,资本要支付利息,土地要支付地租,所以,商品的价值由生产费用决定。他说:“产品的全部价值分解为各种人的收入,因为任何产品的总价值,都是由促成它的生产的土地所有者、资本家和勤劳者的利润相加而成的。”[20]第四,他提出商品的价值由市场供求决定。他认为,价格测量价值,价值测量效用,价格由市场供求决定,市场供求平衡会使价格与生产费用相一致。因此,商品的价值由市场供求决定。第五,他以生产三要素为基础,提出他的分配理论。既然劳动、资本和土地三种生产要素参与商品的生产,产生相应的费用,当然也必须从生产成果中取得相应的报酬。这就是:劳动获得工资、资本获得利息、土地获得地租。马克思把劳动—工资、资本—利息、土地—地租称之为“三位一体”的公式。

萨伊的理论是为资本主义唱赞歌的理论。其一,萨伊的理论把劳动与资本、自然(土地)完全等同,认为价值及剩余价值是三者共同创造的,这样就把劳动者归结为“会说话的工具”,既贬低了劳动者的地位,又掩盖了雇佣劳动问题的实质,否定了剥削。其二,萨伊的分配理论,回避了生产资料所有权在资本主义生产中的地位,抹杀了阶级矛盾,为资本主义生产的永恒性与资本主义社会是和谐社会提供理论依据。其三,萨伊认为,资本主义的自由竞争,使市场的总供给与总需求趋向于相等和均衡,商品的总供给会创造出本身的总需求,也就是说,供求总是一致的,因而资本主义不会发生经济危机。这个思想被后来的经济学家称为“萨伊定律”。

萨伊的理论是庸俗的。所谓庸俗,就是对现象的描述和肤浅的解释。庸俗经济学有两个特点:一是就表象说表象,不探讨表象下掩盖的实质、规律和联系。二是为某个利益集团辩护。庸俗不庸俗,不是以拥护不拥护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为标准的。虽然有的资产阶级经济学家不赞同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但如果他的经济学说还能够深入探讨一些经济问题并有所发现,就不能说他的学说是庸俗的。马克思说得明白:“庸俗经济学家——应该把他们同我们所批判的经济学研究者严格区别开来——实际上只是翻译了受资本主义生产束缚的资本主义生产承担者的观念、动机等等,在这些观念和动机中,资本主义生产仅仅在其外观上反映出来。他们把这些观念、动机翻译成学理主义的语言,但是他们是从进行统治的那一部分即资本家的立场出发的,因此他们的论述不是素朴的和客观的,而是辩护论的。对必然在这种生产方式的承担者那里产生的庸俗观念的偏狭的和学理主义的表述,同诸如重农学派、亚当·斯密、李嘉图这样的政治经济学家渴求理解内在联系的愿望,是极不相同的。”[21]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和《资本论》第三卷中,对生产要素价值论进行了批判。马克思认为,只有活劳动的劳动活动才创造价值和剩余价值,资本是被用作剥削劳动力所创造的剩余价值的可流动可变形的生产资料、生产材料,它不会创造价值和剩余价值,土地是自然界本身,自然事物不会创造价值和剩余价值。

萨伊关于价值决定于产品的效用、决定于生产费用、决定于生产要素价值、决定于市场供求,用价格测量价值、价格由市场供求决定等等,是典型的由表面现象论表面现象,围绕着价值由价值决定、价值测量价值绕圈子。所以,马克思认为,萨伊是一个庸俗经济学家。马克思说:“把价值了解为什么也不是,当然方便多了。这样,就可以随便把任何东西都包括到这个范畴中去。例如,让·巴·萨伊就是这样做的。‘价值’是什么?答:‘物之所值。’‘价格’是什么?答:‘以货币表现的物的价值。’为什么‘土地的劳动……具有价值?因为人们赋予它一个价格。’这就是说,价值是物之所值,而土地之所以有‘价值’,是因为人们‘用货币表现了’它的价值。总之,这是理解事物‘因何’和‘为何’问题的非常简便的方法。”[22](www.xing528.com)

萨伊不仅不知道价值是什么,价值由什么决定,还不知道人们的生产会产生剩余价值。他把社会总产品与社会总收入等同。他认为产品的价值等于生产费用,如果把生产费用扣除,就是生产者的总收入。马克思认为他的有些说法是胡言乱语。“萨伊把亚当·斯密的不一贯的说法和错误的意见化为十分一般的词句,来掩饰他自己的陈腐的浅薄见解。我们在他的著作中读到:‘从整个国家来看,根本没有纯产品。因为产品的价值等于产品的生产费用,所以,如果我们把这些费用扣除,也就把全部产品价值扣除……年收入就是总收入。’”[23]如果创造出来的价值,刚好与生产三要素的价值相等,既然劳动得到了工资,资本得到了利息,土地得到了地租,那么,还有什么可以留下来呢?

因为萨伊的理论被后来的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用来为资本主义辩护,所以萨伊的学说影响日益增大。他的效用决定价值论,后来被发展为主观效用价值论和边际效用价值论;他的三要素决定价值论,后来被发展为生产要素价值论;他的供求决定价值论,后来被发展为供求平衡价值论。特别是他关于自由竞争可以自动使市场达到供求平衡,资本主义不可能出现商品生产过剩危机的理论,为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所推崇。现在的新自由主义思潮,崇尚经济私有化和自由竞争,不能说与这种理论无关。

不过,萨伊的思想也有可取之处。比如,他提倡政治经济学应该成为一种没有阶级性的科学,虽然他的这种思想在当时是想抹杀阶级矛盾、麻痹工人的斗志。如果一门科学有阶级性,也就是说,它对一部分人适用,对另外一部分人不适用,就不是科学。科学是反映自然规律的人的认识的系统化的知识。你认识它,它是这样,不认识它,它还是这样。谁认识到了事物、社会发展的规律,谁就会少走弯路。谁认识不到这种规律,谁就会碰壁。我们说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是科学,正是因为它所揭示的规律,是任何阶级和任何人都必须遵守的客观规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