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加快能源结构调整,建设清洁高效能源体系

加快能源结构调整,建设清洁高效能源体系

时间:2023-05-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推进能源基础设施互联互通长三角城市群发展首先要积极推进能源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完善长三角主干网架结构,在苏北沿海、浙江沿海等地区布局核电,推进三门核电二期、三期和象山核电一期项目建设,加快皖电东输,要加强建设淮东—皖南±1 100千伏特高压直流、淮南—南京—上海特高压交流等线路,加强长三角主干网架,实现皖电东送、浙江沿海东电西送,江苏北电南送电力输送通道建设,实现与“西电东输”“北电南送”主要通

加快能源结构调整,建设清洁高效能源体系

1.推进能源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长三角城市群发展首先要积极推进能源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完善长三角主干网架结构,在苏北沿海、浙江沿海等地区布局核电,推进三门核电二期、三期和象山核电一期项目建设,加快皖电东输,要加强建设淮东—皖南±1 100千伏特高压直流、淮南—南京—上海特高压交流等线路,加强长三角主干网架,实现皖电东送、浙江沿海东电西送,江苏北电南送电力输送通道建设,实现与“西电东输”“北电南送”主要通道的互联互通;推进舟山、宁波(二期)、上海(扩建、二期)等液化天然气(LNG)接收站项目,加快完善天然气主干管网布局,推进天然气管网互联互通,配套建设天然气门站和大型LNG调峰站,增强主干线管道双向输送功能,增加天然气管道及储备设施;建设中石油中俄东线江苏段(含过江通道、中石化青宁线及滨海LNG外输管线);在芜湖开展内河LNG接收站试点工作;加快建设宁波-台州-温州和金华-丽水-温州天然气管网,推进如东-海门-崇明过江、冀宁联络线徐州-皖北、金湖-天长等天然气管道项目建设,加快浙沪、苏沪、浙苏、浙皖、浙闽、浙赣天然气联络线建设,谋划建设豫皖、苏皖天然气联络线;加快形成并完善环太湖天然气管网,完善苏中、苏北天然气管网,安徽“三纵四横一环”省级主干管网,推进金坛大型天然气储气库建设,扩建上海号沟应急事故站等;积极推动完善沿长江清洁能源供应通道建设,在苏北沿海地区、上海浅近海、浙江陆上和浅近海布局风电,加快把光伏发电布设在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等地区,建设安吉长龙、宁海缙云宁国等抽水蓄能电站。在优化整合现有产业布局和能力的基础上,适时建设江苏连云港、上海漕泾、浙江宁波、浙江舟山石化产业基地,研究大榭、镇海、连云港、漕泾等石化炼油能力扩建,创建国家级石油储备中心,加快区域内石油管网建设,积极推进舟山、宁波等原油储备基地建设,构建清洁快速便捷的油品供应体系;推进日照(连云港)-仪征、舟山-上海原油管道项目及连云港、仪征等大型原油储油设施建设,推动怀宁原油储备库项目开工建设,开展安徽含山原油储备库项目论证,在浙江沿海和海岛选址建设原油、成品油中转储运管网设施;建设环杭州湾、沿海、内陆主干管网,科学规划安徽沿江成品油管道项目,配套若干支线和成品油油库;加快建设长三角大型煤炭储备基地,在沿海沿江地区重点建设一批煤炭物流园区,进而完善煤炭应急储备体系建设;加快建设长三角大型煤炭储备基地,在沿海沿江地区重点建设一批煤炭物流园区,进而完善煤炭应急储备体系建设。

2.加快能源利用方式变革

长三角城市群要严格控制能源消费总量,降低能源消费强度;强化工领域节能,争取工业领域主要产品能耗达到并优于世界先进水平;推进交通运输节能,提升车用燃油品质,加快发展LNG车辆、船舶,积极发展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在建筑用能绿色化发展,推进建筑节能改造,提高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极力推广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政府投资的公共建筑、大型公共建筑应当至少利用一种可再生能源,加快节能产品推广,进而建立健全用能初始分配制度,培育发展交易市场。(www.xing528.com)

3.优化调整能源结构和布局

长三角地区群应加快建设可再生能源体系,推动分布式太阳能风能、生物能、地热能多元化、规模化应用,提高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利用比例;调整优化能源结构和布局,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结构,积极推进清洁能源天然气替代煤、油等能源,发展风能、浅层地温能、太阳能、潮汐能等可再生能源;促进行业产能利用和经营效益提升;淘汰一批能耗高、污染重、技术水平低的企业,进一步规范市场秩序,明显提高达标企业生产负荷;充分利用浙江沿海深水岸线和港口资源,统筹推进液化天然气接收站建设,布局大型液化天然气接收、储运和贸易基地,谋划建设国家级液化天然气储运基地;充分利用国内外资源,加强油气输送通道建设,促进油源、气源多元化发展;新增天然气应优先用于替代燃煤,优化天然气使用方式,鼓励发展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等高效利用项目,限制发展天然气化工项目,有序发展天然气调峰电站;积极推进杭州湾、长江口等海域海上风电开发,有序扩展陆上风电规模,例如在崇明三岛、南汇等地区推进风能利用;在宝山、嘉定、松江、崇明、奉贤、老港等地区建设与固废综合利用相结合的生物质发电项目;提高可再生能源的供应比例,推进能源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加快能源利用方式变革,优化能源利用结构;按照“炼化存一体化”发展的原则,优化炼油产业结构和布局,统筹新炼油厂建设和既有炼油厂的升级改造,集约化发展炼油加工产业;积极推进浙江沿海、苏北沿海、安徽南部核电站规划建设,积极开发利用清洁能源,推动沿海地区发展海洋能发电,大力发展浅近海、陆上风电和光伏发电,拓展生物能利用方式,科学利用地热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