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新思想、新理念、新战略:引领中国新发展

新思想、新理念、新战略:引领中国新发展

时间:2023-06-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未来一段时期内,在决胜全面建成小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统一要求下,我国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思想的指引下,树立五大发展理念,继续深入实施 “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乡村振兴三大战略,构建城乡发展新局面,为我国经济增长注入新活力。因其关系全局的战略地位,“依托黄金水道,建设长江经济带”对未来我国实现高质量跨越式新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

新思想、新理念、新战略:引领中国新发展

未来一段时期内,在决胜全面建成小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统一要求下,我国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思想的指引下,树立五大发展理念,继续深入实施 “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乡村振兴三大战略,构建城乡发展新局面,为我国经济增长注入新活力。

1.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发展新方向

习近平总书记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是中国特色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该思想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党的自身建设规律的认识,展现了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强大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作为系统完备的科学体系,不仅明确了新时代我国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同时也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总任务、总体布局及战略布局,并以其特色鲜明的理论品格,为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问题开出了药方,为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鼓足了干劲。无数的历史实践证明,只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引领,才能保持政治定力、战略定力,攻坚克难、披荆斩棘,走好自己的路,办好中国的事,实现我们的宏伟目标。

2.“五大发展理念”彰显中国发展新追求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的新的发展理念,这五大发展理念属于战略思维哲学思维,对中国未来的发展具有前瞻性、整体性、统领性。其中,创新作为第一位,是我国在分析近代以来世界发展历程特别是总结我国改革开放成功实践之后得出的结论,是应对发展环境变化、增强发展动力、把握发展主动权,更好引领新常态的根本之策;而协调发展,就要找出短板,在补齐短板上多用力,通过补齐短板挖掘发展潜力、增强发展后劲,这是下好下活“十四五”发展一盘棋的制胜要诀;同时,绿色发展,树立大局观长远观、整体观,保卫绿水青山亦是高质量发展不可或缺的一环;打开大门,顺应历史潮流,走向世界,无疑是选择了正确方向;着力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共享经济发展的成果,是未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内在要求。“十三五”规划中,以五大理念为统领谋篇布局,在每个理念的统辖下,有发展目标、路径和举措,未来在“十四五”规划中,五大理念依然会贯穿其中,并有进一步内涵的深化、具体的政策设计和措施支撑。

3.“一带一路”建设拓展中国发展新空间

“一带一路”建设是我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实行全方位对外开放的重大举措、推行互利共赢的重要平台。倡议提出之后,一石激起千层浪,既顺应了时代要求和各国加快发展的愿望,又符合我国经济发展内生性要求,有助于带动我国边疆民族地区发展。共建“一带一路”扩大了外资市场准入,更大规模增加了商品服务和商品进口,有利于国际宏观经济的调整,通过合作赢得更多优势,推动我国形成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此外,以“一带一路”为核心展开中国空间战略与开放战略全面对接,并通过互联互通打造中国新的国际合作格局,有利于通过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丝路基金金砖国家开发银行等国际金融机构的构建,打破欧美一统国际金融的格局,这些拓展有效扩大了大国特色外交新空间。(www.xing528.com)

4.长江经济带战略引领中国发展新跨越

长江经济带宛如一条巨龙,东起上海、西至云南,贯穿东中西,接南连北,串起长三角、长江中游、成渝三大城市群,覆盖沿江11个省(市),承载6亿人口。因其关系全局的战略地位,“依托黄金水道,建设长江经济带”对未来我国实现高质量跨越式新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新时期,长江经济带发展面临新机遇。从要素构成来看,经济带的建设将带来沿长江的陆路、水路交通干线大范围的生产要素流动与交换,进而推动产业转移、深化产业分工,形成经济互动新格局。从区位来看,长江经济带具有沿海经济带所不同的区位功能。沿海经济带以外向为主,内向辐射不足,而长江经济带两个作用兼具优势,并且以内向辐射最优。它将会在区域协调、产业协调等方面,对中国经济发展起到巨大的平衡作用。同时,东中西部的经济也可能出现反梯度的跳跃式发展,长江经济带所经区域将可能首先出现发展的跳跃,成为未来5~10年中国经济最大的驱动力。

5.乡村振兴战略释放城乡一体化发展新动能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当前中国经济正处于新旧动能转换的过程中,而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动能潜力巨大,亟待加以培育及释放,其关键就在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城市的发展离不开乡村,乡村的振兴与繁荣亦离不开城市的支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有助于重塑城乡关系、促进农村全面进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推动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促使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形成城乡融合发展的空间格局,壮大乡村发展新动能,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6.城乡发展新格局描绘中国未来发展新蓝图

城乡互补、全面融合、共同繁荣的新型城乡发展格局,为我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注入新动能。长期形成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随着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城乡新格局的形成得到改变,使得城乡之间的基本差别由逐步缩小直至消灭;城乡生产力优化分工、合理布局、协调发展;城乡人才、科技、信息、文化得到不断交流互通;城乡协作加大,经济发展带来新繁荣;城乡生态有机结合,发展畅通有序。总之,在城乡一体化新格局之下,随着城乡资源的优化配置,从根本上推动增长方式的转变,区域结构、产业结构、社会结构的调整,加快了我国新兴工业化进程的推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