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通信技术实现人机一体和万物互联

通信技术实现人机一体和万物互联

时间:2023-06-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信息技术之后,互联网技术的一个转折点出现在2007年。不过,在通信技术与信息技术相结合之前,手机还仅仅是一个通信工具,其功能极其有限,只是一部更加方便、易携带的电话。现在,进入移动智能手机时代,这种联通随着技术的进步得到一日千里的发展,无论联通的深度、广度,还是互动的便捷、快速,都是此前的传统实体经济无法赶超的。

通信技术实现人机一体和万物互联

信息技术之后,互联网技术的一个转折点出现在2007年。

在这一年之前其实已经有了通信技术。通信技术本身也有其发展历程,其载体从最开始的电话,到后来的传呼机,再到我们现在的手机。不过,在通信技术与信息技术相结合之前,手机还仅仅是一个通信工具,其功能极其有限,只是一部更加方便、易携带的电话。到2007年,一个美国人将通信技术与信息技术结合,打造出一款爆品,这就是乔布斯的第一代苹果手机。我们今天再回头去看这件事,几乎可以把它当作一个互联网技术发展的转折标志。

在那之前,没有人想到要将本来放在桌子上的计算机通过一部手机装进人的口袋里。更重要的是,由于手机是与人绑定的(“人机合一”),在这种前提下,手机突然变成了能上网的计算机,一种真正具有革命性的变化终于到来了,这就是所谓的“万物互联”:人与人联通、人与物联通、物与物联通,世界万物相互联通。也就是从那一年开始,人类正式进入了移动互联网时代。开启这个时代的人,就是乔布斯。

移动互联网时代给人们带来了更加方便、快捷的生活和工作体验。以前,我们虽然也可以通过计算机联通世界,但是计算机始终不太方便,无法实现移动智能手机的随时、随地、随需。更重要的是,从用户的角度出发,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用户可以真正摆脱传统产业链的损害。我们以大家都很熟悉的“手机淘宝”为例。现在我们在手机上安装了这款“手机淘宝”软件,一进入这个软件,我们就可以清晰地看到各种各样琳琅满目的商品。虽然在这个软件里面,依然有不少代理商、批发商,但是同样存在不少企业的网上店铺。这恰恰表明,原来被长长的产业链阻隔开的企业与用户,通过一款简单的手机软件实现了对接,信息开始对等起来。与此同时,大家会发现,在淘宝购买的商品,其价格一般来说都会低于实体店铺。一件毋庸置疑的事是,之前那件卖到5000元的衬衣,现在绝对不会是这个价格了。或许,原来生产那件名牌衬衣的意大利企业依然坚持实体店铺的衬衣价格不低于5000元,但是企业很快就会发现,实体店铺生意越来越差,用户也大量流失。原因很简单,对用户来说,很少有人会用更高的价格去买相同品质的产品。

这就是我们经常听说的互联网会冲击线下实体经济、零售经济。此时,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已经形成,这就是互联网经济。实际上,在信息技术与通信技术结合之前,淘宝已经以“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的态度挑战传统实体经济了。只不过,当时没有移动智能手机,企业和用户还需要通过计算机实现联通。现在,进入移动智能手机时代,这种联通随着技术的进步得到一日千里的发展,无论联通的深度、广度,还是互动的便捷、快速,都是此前的传统实体经济无法赶超的。

实际上,互联网经济之所以能够对传统实体经济、零售经济产生巨大的冲击,虽然也有着方便快捷等原因,更深层次的原因依然在于其通过“去中间化”,真正打通了企业与自己的用户。

“去中间化”针对的就是传统经济中那条长长的产业链。它去掉的,就是从企业到用户之间的各种产业链环节。虽然到目前为止,传统产业链的一些环节还没有被去掉,但是这种“去中间化”已经成为各种行业转型升级的一个契机和趋势。

通过“去中间化”,用户可以得到的好处实在太多。在信息技术与通信技术的共同支持下,用户的消费已经越来越能实现随时、随地、随需。今天,用户完全可以足不出户,只要有一部可以上网的手机便能订购各种产品与服务,节省了时间、精力和成本,能够去做一些更有价值和意义的事情。更为重要的是,在信息的获取上,用户能与企业实现对等,不会再是那个任人宰割的“受害者”。

对于企业,“去中间化”既能给企业带来降低成本、提高效能的好处,也会为其带来新的挑战。在移动互联网经济时代,由于消费场景的切换,现在的企业和用户是通过智能手机相连的。企业的产品品质、服务体验、价格设定、用户政策等,都是公开透明的。

此时,对所有的用户来说,决定他们是否选择一家企业产品或服务的关键,就成了产品“性价比”的高低和体验感的好坏。在今天的消费场景中,用户面对移动端种类繁多的产品和服务时,做出消费的决定往往就是电光火石间的事。

这一点,对用户来说,当然意味着效率的提升、成本的下降。但是,这一点则对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首先,用户倾向于购买高品质、服务信誉度好的产品。用户想要降低自己的购买风险,那么企业的产品和服务信誉度好就是最好的保证。其次,与第一点相关,用户判断一个企业的产品和服务是不是行业第一,越来越倾向于依靠企业的口碑以及转介绍。再次,伴随着移动互联网而来的,是用户消费需求的精细化,消费选择的精准化。在这种消费心理的影响下,用户给企业的机会只会越来越少,很多时候甚至不给机会。此时,企业唯有在产品品质和价值方面深耕,超出用户期望,让他们产生惊喜感,才能真正赢得用户。

总体来说,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去中间化”及其带来的对企业的挑战,最终都将促使我们回归商业的原点与本质。(www.xing528.com)

商业的本质其实就是供与需之间的关系(见图9-3)。

图9-3

商业本质的回归是通过一个“四化”路径来实现的。

“四化”路径包括在线化、数据化、算法化、智能化(见图9-4)。

图9-4

我们说的“四化”路径,专指移动互联网时代商业的发展趋势及其背后的逻辑。

“四化”路径的第一个“化”是“在线化”。

所谓的“在线化”,其具体的商业实践表现,就是如今几乎全部的企业都在试图通过一部智能手机将用户打通,力图做到了解用户、掌握用户的第一手信息,从而与用户形成在线互联的关系。

实际上,这种在线化早已实现。并且,随着通信技术的突飞猛进,现在一部智能手机的功能与运算速度早已经超越了以前的计算机。我们很快还会进入5G(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时代,依靠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智能手机的功能会越来越强大。

到那时,企业与用户的在线化互联就会越来越快捷、精准和便利。每个用户都可以使用手里的“魔力指挥棒”,轻松满足自己的各种需求。甚至,在线互联发展到最后,人可能连手指头都不需要再动,只需要动一动意念,就可以处理很多事情。毫无疑问,这一点恰恰迎合了人性中懒的一面。

“四化”路径的第二个“化”就是“数据化”。无论是互联网企业还是其他企业,通过与用户在线互联,其最终目的都是了解用户需求、在第一时间掌握消费数据。换句话说,在线化同时带来了数据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