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粮食进口的集中度:几种度量方法对比考察

粮食进口的集中度:几种度量方法对比考察

时间:2023-06-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HHⅠ指标的取值区间为1/N≤HHⅠ≤1,该值越大表示一国粮食进口的市场集中程度越高,反之,粮食进口市场集中度越低。这一结果说明,我国在小麦、稻谷、玉米和大豆四大粮食作物进口市场集中度非常高,年份之间虽有略微波动但仍未改变市场高度集中的事实。因此,本文选取洛伦兹曲线与基尼系数两种方法,从而可以更加准确地呈现我国粮食进口市场集中度。

粮食进口的集中度:几种度量方法对比考察

从现有研究文献来看,学术界并没有关于粮食进口程度的度量指标,而产业经济学中通常采用的指标是市场集中度,以此来考察某一行业的市场竞争程度或垄断程度。市场集中度的度量指标主要包括行业集中率(CRn)、赫芬达尔—赫希曼指数(HHI)、洛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法等衡量方法。本文借鉴产业经济学关于市场集中度的度量方法,分别采用这四种指标来度量我国粮食进口的市场集中程度。

(一)行业集中度指数(CRn

集中度指标CRn衡量的是我国粮食进口规模前n位国家的进口量占我国粮食进口总量的份额。计算方法如公式(3.1):

其中,CRn表示粮食进口来源国集中度;Xi反映的是我国粮食进口来源国(或地区)中排名在第i位的进口规模;n表示我国粮食进口来源国中进口量靠前的国家数;N表示我国粮食进口来源国总数。

表3-7 2007—2011年我国四大粮食品种进口CR值(单位:%)

数据来源:作者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统计数据库最新数据计算整理而来。

表3-7报告了2007—2011年我国四大粮食品种进口的CR值。从表中可以看出2007—2011年我国四大粮食作物进口来源国(或地区)的市场集中度在绝大部分年份都高达90%以上,来源地集中度非常高。按照贝恩对市场结构类型的划分标准[4],四类粮食作物品种的进口来源地无论是在前3大进口国还是前5大进口国,我国粮食作物的进口来源地市场在所有年份都属于寡占Ⅰ型。从CR4和CR8的均值来看,除玉米的CR4值为95.8%,其余三种粮食作物小麦、稻谷和大豆的CR4和CR8值都高达99%以上且年份之间波动较小。这一结果说明近5年来我国小麦、稻谷和大豆的进口来源国中几乎全部来自前4大进口国,而玉米与其余三类粮食作物相比CR值略低,但仍有90%以上的玉米来自前4大进口国,有97%以上来自前8大进口来源国。

(二)赫芬达尔—赫希曼指数(HHⅠ)

HHⅠ反映的是我国所有进口来源国各自的粮食进口市场份额的平方和。与集中度CR指标相比,HHⅠ指标所包括的来源国信息比较齐全,它包含了一国所有的进口来源国,它能更为全面地反映一国粮食进口的市场集中程度。HHⅠ指标的取值区间为1/N≤HHⅠ≤1,该值越大表示一国粮食进口的市场集中程度越高,反之,粮食进口市场集中度越低。HHⅠ的公式表达式可表示为:

其中,Xi反映的是我国某类粮食作物进口来源国中排名在第i位的进口规模;X反映的是我国某类粮食作物的进口市场总量;Si反映的是我国某类粮食作物进口来源国中排名在第i位的进口市场份额;N表示我国某类粮食作物进口来源国总数。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HHⅠ指数是产业经济学中采用的一种指标,通常是用来作为评估某一产业集中度的度量指标。一般而言,按照HHⅠ值为基准进行市场结构分类,其大小介于0与1之间,而在产业经济学中通常的表示方法是将HHⅠ值放大10000倍。从HHⅠ值大小来判断产业集中度的标准,通常按照美国司法部以HHⅠ值为基准对市场结构类型进行的划分:(1)高寡占I型:HHⅠ≥3000;(2)高寡占Ⅱ型:1800≤HHⅠ<3000;(3)低寡占I型:1400≤HHⅠ<1800;(4)低寡占Ⅱ型:1000≤HHⅠ<1400;(5)竞争I型:500≤HHⅠ<1000;(6)竞争Ⅱ型:HHⅠ<500。本文参照这一做法,将HHⅠ值还原至0与1之间并以此为基准作为判断粮食进口市场结构类型的依据:(1)高寡占I型:HHⅠ≥0.3;(2)高寡占Ⅱ型:0.18≤HHⅠ<0.3;(3)低寡占I型:0.14≤HHⅠ<0.18;(4)低寡占Ⅱ型:0.1≤HHⅠ<0.14;(5)竞争I型:0.05≤HHⅠ<0.1;(6)竞争Ⅱ型:HHⅠ<0.05。朱再清和刘敏志(2012)在考察我国棉花进口市场集中度时采用了类似的判断标准[5]

表3-8报告了2007—2011年我国四大粮食品种进口的赫芬达尔—赫希曼指数。从表中可以看出2007—2011年我国四大粮食作物进口来源国(或地区)的市场集中度在绝大部分年份都高达0.3以上,来源地市场集中度非常高。按照以HHⅠ值为基准划分的粮食进口市场结构类型判断标准,从5年均值来看在2007—2011年整个考察期内我国四大粮食作物的进口市场结构均属于高寡占I型,即使从四类粮食作物每年的HHⅠ值来看,在所有年份我国粮食市场结构仍属这一类型。这一结果说明,我国在小麦、稻谷、玉米和大豆四大粮食作物进口市场集中度非常高,年份之间虽有略微波动但仍未改变市场高度集中的事实。

表3-8 2007—2011年我国四大粮食作物进口的HHⅠ值

数据来源:作者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统计数据库最新数据计算整理而来。

(三)洛伦兹曲线与基尼系数

洛伦兹曲线由美国统计学家M.O.洛伦兹(Max Otto Lorenz)于1905年提出,本是为了研究国民收入在国民之间的分配问题,从而用于对比和分析一个国家在不同时代或者不同国家在同一时代的财富不平等。通过绘制洛伦兹曲线,可以直观地反映一个国家收入分配平等或不平等的程度。基尼系数是用来衡量一国贫富差距的度量指标,其与洛伦兹曲线相辅相成。洛伦兹曲线是研究财富不平等程度的直观表示,而基尼系数是更加精确度量贫富差距的数据核算。因此,本文选取洛伦兹曲线与基尼系数两种方法,从而可以更加准确地呈现我国粮食进口市场集中度。

具体而言,洛伦兹曲线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横轴表示某一粮食作物进口来源国(或地区)按其所占该粮食作物进口市场份额从小到大依次排列;(2)纵轴表示从零开始,累计的进口市场份额百分比;(3)洛伦兹曲线以下面积表示进口来源国所对应的累计进口市场份额百分比。如图3-5所示,45度对角线为理想状态,表示当粮食进口来源国(或地区)分布完全平均时洛伦兹曲线与对角线重合。理想状态下的洛伦兹曲线(对角线)与实际粮食进口市场洛伦兹曲线之间的区域X,反映的是粮食进口的市场集中度,区域X的面积越大,则意味着粮食进口市场集中度越高,进口也就越集中于少数几大进口来源国。(www.xing528.com)

根据图3-5的洛伦兹曲线可计算出我国四大主要粮食作物的基尼系数,该值所反映的是粮食进口市场的集中程度,基尼系数越大表示我国粮食进口市场集中度越高,意味着进口来源地分布越不平衡。基尼系数的计算方法就是20世纪初期意大利经济学家基尼按照洛伦兹曲线提出的以判断收入分配平等程度的度量指标。本文借鉴这一思想采用基尼系数的大小来判断我国粮食进口市场的集中程度。具体而言:(1)首先计算出实际粮食进口市场集中程度洛伦兹曲线右下方的阴影部分面积,用Y表示,其次计算出理想状态下的洛伦兹曲线(对角线)右下方的三角形面积,将三角形面积减去阴影部分面积Y,即得出理想状态下的洛伦兹曲线(对角线)与实际粮食进口市场洛伦兹曲线之间的区域面积,用X表示;(2)将X除以(X+Y)即反映的是我国粮食进口市场集中度的基尼系数。

图3-5 中国粮食进口的洛伦兹曲线(2011年,单位:%)

数据来源:作者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统计数据库最新数据计算绘制而成。

鉴于基尼系数计算公式理论推导的复杂性,致使其实际应用的繁琐性,不便于计算,在实际计算我国粮食进口市场基尼系数值时,本文采用如下的计算公式:

其中,Mi反映的是我国粮食某一进口水平组进口来源国(或地区)数累计百分比;Qi反映的是我国粮食进口某一进口水平组进口份额累计百分比,n为我国某一粮食作物进口来源国(或地区)总数。

表3-9报告了2007—2011年我国小麦、稻谷、玉米和大豆四种粮食作物进口来源国市场的基尼系数值,可以更为清晰地反映出我国四大粮食作物品种在应对贸易风险时的进口来源国(或地区)的市场转移能力。

表3-9 2007—2011年我国四大粮食作物进口的基尼系数

数据来源:作者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统计数据库最新数据计算整理而来。

从图3-5和表3-9中报告的数值分析可知,无论是从洛伦兹曲线的图示还是从基尼系数的数值特征来看,我国四种粮食作物的进口来源国(或地区)的市场集中程度都非常高,在遭遇贸易风险时的进口市场转移能力会相对较弱,粮食安全保障难以满足。从表3-9中报告的基尼系数数值特征来看,2007—2011年小麦的基尼系数值除在2007年和2008年低于0.4以外,2009—2011三年都高于0.6,其中2009年和2011年基尼系数值高达0.8以上,从整个考察期的年平均值来看小麦的进口来源国(或地区)市场基尼系数值不足0.6,进口市场集中情况相对比较乐观。从稻谷的基尼系数值来看,在整个考察期内基尼系数年平均值与小麦比较类似,不足0.55,在应对贸易风险可能带来影响上的能力相对乐观。然而,玉米和大豆的进口来源国(或地区)市场集中程度在整个考察期内都很高,尤其是玉米的基尼系数值,在2007—2011年数值波动不大,但在五年内都维持在约0.9的高位,进口集中程度之高不容乐观。大豆的进口基尼系数值虽然在年份之间呈波动变化趋势,但除部分年份以外,在2007年以后基本维持在约0.65以上(2008年达到了0.8以上),基尼系数年平均值也高达0.68,市场进口来源地集中程度相对较高,不容乐观。

综上所述,通过几种度量粮食进口来源地市场集中程度的指标测算结果来看,我国小麦、稻谷、玉米和大豆的进口来源国(或地区)市场集中程度都很高,几种度量方法结果比较类似。由此可以看出,在2007—2011年五年中,四大粮食作物进口来源地变化基本不大且进口市场份额高度集中于个别国家,相对于玉米和大豆而言,作为我国基本口粮的小麦和稻谷的进口来源国(或地区)市场集中程度相对比较乐观,但仍未发生进口来源地相对分散化的特征事实,依然需要引起国家的高度重视。从以上几种度量方法的结果来看,我国粮食进口存在的一个共同特征体现出我国在发生突发情况下转移粮食进口来源地的能力相对较差。若核心粮食进口来源国发生不可预期的自然灾害或出于政治、经济等原因对我国粮食市场实施粮食禁运,我国在通过转移粮食进口市场规避粮食贸易风险会相对比较困难。故而,未来一段时间我国需进一步加大缓解粮食进口来源国市场的高度集中可能对我国粮食安全产生的负面影响,提升粮食贸易风险规避能力,实施多元化的粮食进口来源地策略。

【注释】

[1]卢锋、谢亚:《我国粮食供求与价格走势(1980—2007)——粮价波动、宏观稳定及粮食安全问题探讨》,《管理世界》2008年第3期。

[2]表现消费量的计算公式是:表现消费量=国内生产量+进口量-出口量。

[3]特别是近年来迅速发展壮大的生物能源燃料乙醇行业。按照我国当前的燃料乙醇生产技术水平,每吨酒精的原料需求上大约消耗玉米3吨,而我国燃料乙醇在经过国家“十五”重点建设的基础上,形成了以五家燃料乙醇企业作为定点生产企业,年合计产能达180万吨。若按照年产180万吨燃料乙醇中30%为玉米燃料乙醇进行粗略估计,年消耗玉米约162万吨,约占我国玉米年产量的1%。

[4]贝恩市场结构分类标准:(1)寡占Ⅰ(极高寡占型):CR4≥85%;(2)寡占Ⅱ(高集中寡占型):75%≤CR4<85%或CR8≥85%;(3)寡占Ⅲ(中上集中寡占型):50%≤CR4<75%,75%≤CR8<85%。

[5]详细可参见朱再清和刘敏志于《国际贸易问题》2012年第2期发表的论文《我国棉花进口市场集中度与价格弹性的研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