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罗斯福用三明治引出政治谈话

罗斯福用三明治引出政治谈话

时间:2023-06-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罗斯福一言不发,只是拿出一块三明治让记者吃,记者吃下去;罗斯福又拿出第二块,记者勉强吃下去;没料到罗斯福紧接着拿出第三块三明治,记者赶紧婉言谢绝。杰文斯在其《政治经济学理论》中详细介绍了戈森的思想体系和观点,并承认戈森这些观点是先于自己的。英国的杰文斯、奥地利的门格尔和法国的瓦尔拉斯,三位经济学家几乎同时独立提出了主观价值论,因此他们也被称为“边际三杰”。

罗斯福用三明治引出政治谈话

罗斯福曾三次连任美国总统,有记者问他有何感想。罗斯福一言不发,只是拿出一块三明治让记者吃,记者吃下去;罗斯福又拿出第二块,记者勉强吃下去;没料到罗斯福紧接着拿出第三块三明治,记者赶紧婉言谢绝。这时罗斯福笑笑说:“现在你知道我连任三届总统的滋味了吧?”

经济学家把这种现象称为“边际收益递减”,描述得专业些,就是在一定时间内,在其他商品的消费数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消费者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一个消费单位中所得到的效用增量将会递减。

边沁最早曾说过,一个人占有的财产越多,他从增加的财产上所获得的幸福感就越少。如果用货币来衡量,边际效应递减就表现为:给某人一定的货币,会引起一定量的快乐,再给他同量的货币,他的快乐值虽然会增加,但第二次增加的快乐值并不会达到第一次的一倍。虽然这位伟大的法学家的功利主义思想不为人们所认同,但他的思想直接启发了后来边际效用理论的构建,而依据该理论建立的主观主义价值论,已经成为整个经济学大厦中不可或缺的一块基石。

最早发现并完整提出这一理论的是德国人赫尔曼·海因里希·戈森(Hermann Heinrich Gossen)。戈森将他的发现写成《人类交换规律与人类行为准则的发展》,并自费出版了这本书,他在序言中写道:

哥白尼的发现能够确定天体在无限时间中运行的轨道一样,我自信通过我的发现也能为人类准确无误地指明,他们为以最完善的方式实现自己的生活目的所必须遵循的道路。

不过,当时的人们还沉浸在对李嘉图的劳动价值论的崇拜之中,深信劳动差别是商品价格差异的源泉。结果戈森的书只卖出了几本,他在失望和痛苦之余要求停止发行并销毁余书,而这位可怜的德国人不久就因肺病默默离开了人间。

幸运的是,30年后,一个英国铁器商人的儿子,最终让世人知道了这位怀才不遇的德国人,这个英国人名叫威廉·斯坦利·杰文斯(William Stanley Jevons)。15岁的杰文斯已经进入伦敦大学,当时他的理想是成为一个有成就的思想家,不过这位喜欢化学植物学的思想家在1860年6月1日的一封信中,完全而准确地表达了边际效用的基本原理。

随着一个人所消费的任一商品(例如进餐)数量的增加,得自所用的最后一部分商品的效用或福利在程度上是减少的。进餐的开头和结束之间享乐的减少可以作为一个例证。一般来说,效用的比例是商品数量的某种连续的函数。

威廉·斯坦利·杰文斯

当时的杰文斯还不满25岁,这封信也是对边际效用基本原理的最早阐述。杰文斯在其《政治经济学理论》中详细介绍了戈森的思想体系和观点,并承认戈森这些观点是先于自己的。

从这些学术的言论回到现实生活,让我们想想吃自助餐时的场景。回忆一下你进入自助餐厅尝到的第一片烤肉感觉,离开餐厅前勉强吃下去最后一片烤肉的感觉,会让你对所谓的边际效用有更深刻的理解。(www.xing528.com)

再来看看杰文斯关于经济学和效用的一段堪称经典的描述:

经济学是快乐与痛苦的微积分学……以最小的努力获得最大的满足,以最小厌恶的代价获取最大欲望的快乐,使快乐增至最大,就是经济学的任务。

英国的杰文斯、奥地利的门格尔和法国的瓦尔拉斯,三位经济学家几乎同时独立提出了主观价值论,因此他们也被称为“边际三杰”。杰文斯建立了事实和理论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论,门格尔是顽强的价值观捍卫者,而瓦尔拉斯则构建了伟大的一般均衡体系,三位边际革命的创始人在不同的维度上留下了长短不同的坐标。

当时,瓦尔拉斯把边际效用叫作稀缺性,杰文斯把它叫作最后效用,但不管叫法如何,说的都是微积分中的“导数”和“偏导数”。在他们看来,商品价值是一种主观心理现象,表示人对物品满足人的欲望能力的感觉和评价,价值既来源于效用,又以物品稀缺性为条件。

商品首先要能给人带来效用,否则没有人会需要;同时也必须具有一定的稀缺性,否则就没有必要用其他物品进行交换。

在杰文斯所处的时代,人们对李嘉图提出的劳动价值论深信不疑,普遍相信劳动是价值的源泉,而边际效用的提出改变了人们的认识。比如,水中的珍珠是有价值的,劳动价值论认为珍珠之所以有价值,是因为人必须潜入水中才能获得珍珠。杰文斯则告诉我们,珍珠之所以有价值是因为买者可以从珍珠中获得效用,而人们之所以愿意潜入水中则是因为珍珠的这种效用。正如杰文斯指出的,成本决定了供给,而供给决定了效用的最后程度,效用决定了价值。

边际效用学派更深远的意义在于,它的出现标志着现代经济学的开端,因为从此以后,经济学家们的注意力开始从单一的成本转向商品的边际效用,从更广阔的视野,开始真正研究以主观评价为基础的经济学。

现在,让我们回到那个钻石一水的悖论中。这里的关键在于区分总效用与边际效用。水的总效用很高,但是边际效用并不高,因为对于一个不渴的人而言,多喝一瓶水不会带来任何效用。而钻石的边际效用却很大,即使你是一位百万富翁,10克拉的钻石对你也是一笔不菲的财富

同样的道理,人人都知道食物对我们何等重要,我们离开食物将无法生存,但在富裕国家的家庭中,食物所占的开支比例却不断地减少,难道食物对他们不重要吗?显然不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