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把握《谈话》的主题,认识德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地位

把握《谈话》的主题,认识德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地位

时间:2023-02-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二把握《谈话》的主题,认识德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地位《谈话》的主题: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完整理解德育的内涵,充分认识德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在《谈话》中,江泽民同志提出,学校教育“不仅要加强对学生的文化知识教育,而且要切实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品德教育、纪律教育、法制教育”。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也是当前高校加强德育工作的组成部分,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不可忽视的问题。

把握《谈话》的主题,认识德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地位

二 把握《谈话》的主题,认识德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地位

《谈话》的主题: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完整理解德育的内涵,充分认识德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谈话》不仅指出当前学校教育存在的知识教育和学校设施建设“抓得比较紧”,学生的思想品德纪律法制教育等“抓得比较松”的现象,而且还从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高度,对学校德育的内涵作了完整的、科学的阐述,拓展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视野。

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江泽民同志明确提出素质教育包括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品德素质两个主要的方面,这是对邓小平同志提出的社会主义“四有”新人四个方面的科学概述。“四有”新人,实际上就是从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品德素质方面提出社会主义新人的培养目标问题。在《谈话》中,江泽民同志提出,学校教育“不仅要加强对学生的文化知识教育,而且要切实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品德教育、纪律教育、法制教育”(4)。这里提到的文化知识教育,就是通常所讲的智育的内容;这里提到的思想政治教育、品德教育等方面的内容,就是通常所讲的德育的内容。

在《谈话》中,江泽民同志着重对德育的内容展开论述,这是有很强的针对性的。在对《谈话》精神的宣传和研究中,对这一点关注得不够。当前,我们应该从德育内容的全面理解和切实贯彻上,进一步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首先,要十分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在德育,乃至在整个教育中的重要地位。面向21世纪,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最主要的就是世界观教育和政治观的教育。世界观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其核心就是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树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世界观教育最终要落实在为谁服务的问题上,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宗旨,也是21世纪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政治观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保证,其中包括党的基本路线的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形势与政策教育等。(www.xing528.com)

其次,要高度重视品德教育、纪律教育和法制教育。思想政治教育不能取代品德教育、纪律教育和法制教育;同样,品德教育、纪律教育和法制教育也不能脱离思想政治教育或游离于思想政治教育之外。在《谈话》中,江泽民同志既从提高教育质量和教育水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方面来谈这一问题,也从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能否取得成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能否取得成功的高度来谈这一问题。因此,江泽民同志十分强调: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纪律法制教育,“必须引起各级党委、政府和各级教育部门的高度重视”,“这项工作不仅教育部门要做,宣传思想部门、政法部门以及其他部门都要做,全党全社会都要来做”(5)。言之所及,既有谆谆告诫,又有殷切期望。

应该看到,如何加强品德教育、纪律教育和法制教育,是21世纪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课题。特别值得我们注意的是,新世纪伊始,江泽民同志在全国宣传部长会议的重要讲话中第一次提出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问题,这对我们从新的高度认识和理解高校的品德教育、纪律教育和法制教育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在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问题上,江泽民同志指出:我们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依法治国,同时也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德治国。对一个国家的治理来说,法治与德治,从来都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二者缺一不可,也不可偏废。法治属于政治建设、属于政治文明,德治属于思想建设、属于精神文明。二者范畴不同,但其地位和功能都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应始终注意把法制建设与道德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怎样从依法治国、政治建设、政治文明和以德治国、思想建设、精神文明的高度,加强和实施高校的品德教育、纪律教育和法制教育,将现实地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和落实的重大课题。

最后,还要关注心理健康教育。在《谈话》中,江泽民同志谈到“现在,一些学生负担很重,结果形成了很大心理压力。这不利于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6)的问题。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也是当前高校加强德育工作的组成部分,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不可忽视的问题。要处理好大学生中政治方向、思想认识、心理素质和实际生活等不同层面的问题。心理健康教育要重在建设、重在教育,要特别注意加强心理健康知识、个性心理品质和心理调适能力等方面的培养和教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