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避免生产过量模式的弊端

避免生产过量模式的弊端

时间:2023-06-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二)产品的品种稀少,且更新换代困难大量生产方式的实质,是以加大产品的生产数量来降低其成本。因而可以说,在大量生产方式下,消费者所得到的相对廉价的商品,是以牺牲对品种的选择这一消费多样化的代价而换来的。此外,在大量生产方式下,生产线上使用的大部分是高速专用设备。显然,大量生产方式的这一特点,也成为产品品种更新的一个重要制约因素。因此,大量生产组织方式的弊端逐渐显露,其逐渐不能适应市场的需求。

避免生产过量模式的弊端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消费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要求厂商提供产品的品种更加丰富,以满足市场变化多彩的消费需求。在这样的背景下,大量生产组织方式就显示出了其不适应市场需求的一系列弊端。这些不足和弊端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一)在制品及库存过多

大量生产方式的运行,主要是依靠高速运转的流水生产线支持的。可以说,没有高速运转的流水生产线,就没有真正的大量生产方式。因此,在一般场合下,流水生产线是不能停下来的。而要维持流水生产线的不断运转,在各工序就必须保持一定的在制品,以防意外情况的出现而使生产中断。各工序大量在制品的储备,大大增加了企业在制品和库存的数量,严重地影响了企业的经济效益。

(二)产品的品种稀少,且更新换代困难

大量生产方式的实质,是以加大产品的生产数量来降低其成本。因此,当市场容量一定时,其必然的结果就是减少产品的品种以增加所生产品种的产量。因而可以说,在大量生产方式下,消费者所得到的相对廉价的商品,是以牺牲对品种的选择这一消费多样化的代价而换来的。

此外,在大量生产方式下,生产线上使用的大部分是高速专用设备。这样的专用设备,对生产某一特定产品是高效的,但其通用性却相当差。企业要更换产品品种时,势必也要更换一部分设备。而专用设备的更换,对生产企业来说,则不仅是需要耗费巨额的资金,而且还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即使是以大量生产方式见长的汽车生产厂家,改变一个车型,有时也需要花许多的时间。如1927年美国福特汽车公司从T型车转为A型车的生产,就停产达几个月。显然,大量生产方式的这一特点,也成为产品品种更新的一个重要制约因素。(www.xing528.com)

(三)分工过细,致使工人对工作产生厌恶感

在大量生产方式下,流水生产线的高速运转,一方面依赖于零部件的高度标准化和通用化,另一方面就是建立在劳动力的高度分工基础之上。大量生产方式下的劳动分工,已细化到一个工人只要完成几个动作的程度,以至“只要几分钟的时间就能培训一个总装工人”,这样,使得“总装线上的工人和汽车上的零件一样,是可以替换的”。然而,人毕竟不同于机器,人是有思维的高级生命体。劳动对于人们来说,不仅仅是获取一定收入的手段,而且还是满足社交等其他需求的重要途径。因此,简单重复同时又高度紧张(正如喜剧大师卓别林在《摩登时代》中所表演的)的流水生产线,极易使工人对工作产生厌恶感。

(四)企业间协作关系紧张

在大量生产方式下,企业间的协作关系是短期的和松散的,是建立在互相不信任的基础上的。从典型的采用大量生产方式的美国汽车工业来看,企业间的协作主要是总装厂向各零部件供应厂以价格为主进行招标而形成的。而总装厂为了将价格压得更低,一般都将协作合同期定得较短。因而在整个协作过程中,零部件供应厂商既没有对产品进行革新改造的动力(因为所加工的零部件图纸都是由总装厂提供的),也没有降低产品成本的积极性(因为降低成本的利润将在下一个协作周期中,通过招标被总装厂所获取)。企业间协作关系紧张还表现在当市场不景气时,总装厂总是通过终止合同等形式,将市场危机转移到零部件供应厂商。在如此背景下,企业在建立协作关系时,不可避免地存在着相互间的提防。显然,这样的协作关系是短期的和松散的。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商品市场发生日益深刻的变化。人们对产品质量、成本和品种的要求日益提高,产品更新速度加快,其生产周期越来越短,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此时,一个企业的生产作业组织必须对市场具有快速响应能力,能及时向市场提供多品种、高质量、低成本的产品。因此,大量生产组织方式的弊端逐渐显露,其逐渐不能适应市场的需求。此时,一个企业更需要站在战略的高度,来变革生产作业组织,实现由大量生产方式向柔性生产方式的转变。事实上,自1970年代以来,各种新的柔性作业组织方式不断涌现,其中较有影响的是准时生产组织方式和定制生产组织方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