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供应链金融:M+1+N模式下的融资解决方案

供应链金融:M+1+N模式下的融资解决方案

时间:2023-06-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供应链金融是供应链管理的一个分支,供应链管理是对整个供应链系统进行计划、协调、操作、控制和优化的各种活动和过程。想要突破这层隔阂,就必须寻找新的融资模式,而供应链金融模式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之一。这种模式被概括为“M+1+N”模式,即依托核心企业“1”,为其众多供应商“M”和众多的分销商或客户“N”,提供金融服务。典型的供应链金融有以下特点。

供应链金融:M+1+N模式下的融资解决方案

供应链金融是供应链管理的一个分支,供应链管理是对整个供应链系统进行计划、协调、操作、控制和优化的各种活动和过程。而随着国际贸易日趋火热,国际分工导致全球化贸易日趋紧密。在跨国流通过程中,物流、商流、信息流和资金流已经形成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辅相成的整体。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小型企业有机会参与到全球一体化分工协作之中。而银行信贷一直是中小型企业最主要的融资渠道。但由于中小型企业资信状况差、财务制度不健全、抗风险能力弱、缺乏足够的抵押担保物,商业银行为了能尽量减少坏账,基本不愿意向中小型企业放贷,而把重点放贷目标客户放在大型企业身上。

中小型企业客观上是需要信贷资金支持的,而银行又苦于中小型企业条件不足,无法满足银行信贷风险评估的规定以及高成本征信的考量,无法对中小型企业提供信贷支持。这就造成了银行与中小型企业之间形成了信任隔阂。想要突破这层隔阂,就必须寻找新的融资模式,而供应链金融模式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之一。

在国内,对供应链金融人们普遍一致的观点是供应链金融是以核心企业客户为依托,以真实贸易背景为前提,运用自偿性贸易融资的方式,通过应收账款质押登记、第三方监管等专业手段封闭资金流或控制物权,对供应链上下游企业提供的综合性金融产品和服务[1]

所以,国内的供应链金融大多是金融机构根据产业特点,围绕供应链上核心企业,基于真实交易过程向核心企业及上下游相关企业提供综合金融服务。这种模式被概括为“M+1+N”模式,即依托核心企业“1”,为其众多供应商“M”和众多的分销商或客户“N”,提供金融服务。金融机构或者商业银行通过核心企业来掌握整个贸易过程的信息流、商流、物流,根据这些信息来控制信贷风险,从而给供应链上下游提供资金支持。

典型的供应链金融有以下特点。

(1)还款来源的自偿性:体现在通过对操作模式的设计,将授信企业的销售收入自动导回授信银行的特定账户中,进而归还授信或作为归还授信的保证。(www.xing528.com)

典型的应用产品比如保理,其应收账款的回款将按期回流到银行的保理专户中。

(2)操作的封闭性:银行要对发放融资到收回融资的全程进行控制,其间既包括对资金流的控制,也包括对物流的控制,甚至包含对其中的信息流的控制。

典型的产品如动产抵/质押授信业务,银行将企业所拥有的货物进行抵/质押,授信资金专项用于采购原材料,企业以分次追加保证金的方式分批赎出货物,随之进行销售。

(3)以借后操作作为风险控制的核心:同传统业务相比,供应链金融相对降低对企业财务报表的评价权重,在准入控制方面,强调操作模式的自偿性和封闭性评估,注重建立借后操作的专业化平台,以及实施借后的全流程控制。

(4)授信用途的特定化:表现在银行授予企业的融资额度下,企业的每次出账都对应明确的贸易背景,做到金额、时间、交易对手等信息的匹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