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正确的做事方法,做好每一步

正确的做事方法,做好每一步

时间:2023-06-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做正确的事更要正确地做事,这不仅仅是一个重要的工作方法,更是一种很重要的工作理念。任何时候,对于任何人而言,“做正确的事”和“正确地做事”都是你需要考虑的内容。因此,要成为一名成功的职场人士,就要时刻站在企业的立场,坚持正确地做事,做正确的事情。因为,第一次,他仅按照师傅的要求正确地做事,而没有主动弄清需要哪种“扳手”;第二次,他积极主动地询问,才做了正确的事。

正确的做事方法,做好每一步

在你的日常生活或者工作中是否会经常发生这样的情况:你自己每天就像一个上满发条的时钟——只知道机械地转,却不知为何而转;你的工作内容繁多,每天都在忙碌着各种各样的任务,总觉得没有休息的一天;你为自己的未来没有任何规划,只是不停在徘徊,过一天算一天……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你就应该考虑一下,你是否在“做正确的事与正确地做事”。

做正确的事更要正确地做事,这不仅仅是一个重要的工作方法,更是一种很重要的工作理念。任何时候,对于任何人而言,“做正确的事”和“正确地做事”都是你需要考虑的内容。

小李当部门经理不到两个月,就被提拔为副总经理了。他所在的公司是一家成长型的公司,发展很快。他主管的业务特别繁杂。3个月下来,他瘦了好几斤,还因劳累过度住过一次院。

他每天加班加点,可是,工作压力并没有减少,反倒越来越大。他十分痛苦,于是向他的朋友诉苦:“我实在干不了啦。每天一上班,脑袋里就塞满了各种信息与想法,无法理清。回到家,又睡不着,还是一团乱麻。再这样下去,我非疯不可。”他甚至想:要不,干脆辞职算了。

小李的问题,很多职场中的人都碰到过。其实,小李的能力未必有问题,但是他在无形中感受到自己力不从心,问题出在哪儿了呢?

根据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的观点,正确地做事强调的是效率,其结果是让我们更快地朝目标迈进;做正确的事强调的则是效能,其结果是确保我们的工作在坚实地朝着自己的目标迈进。效率重视的是做一项工作的最好方法。如果我们有了明确的目标,确保自己是在做正确的事,接下来要“成事”,就是“方法”的问题了。

成功人士就是能正确地做事。更懂得做正确之事的人,他们明白选择的重要性,十分注重工作方法,张弛有度。而那些即使找准了方向的人,也有很多因为自己做事的方式不对,最终没有善果。

麦肯锡资深咨询顾问奥姆威尔·格林绍曾指出:“我们不一定知道正确的道路是什么,却不要在错误的道路上走得太远。”这是对所有人都具有重要意义的告诫,它告诉我们一个十分重要的做事方法,即使我们一时还找不到“正确的道路”(正确的事)在哪里,最起码,那就应该从手头的事做起,做“正确的事”。

同样,这也是员工们的疑惑:我这么努力,每天马不停蹄地忙碌,为什么老板还是不满意?

汉夫特是加拿大渥太华一家宾馆的主人,他以“懒惰”著称,凡是能吩咐给手下干的事,他绝不亲自去做。宾馆业务虽然繁忙,他却整天悠闲自在。有一年圣诞,他让宾馆全体员工分别评选出10名最勤快和10名最“懒惰”的员工。汉夫特叫人把10名最“懒惰”的员工叫到他的办公室。这些员工忐忑不安,以为老板要炒他们鱿鱼。可是令他们没有想到的是,一进门,汉夫特说:“恭喜各位被评为本宾馆最优秀的员工。”

这10名员工面面相觑,看到大伙这样,汉夫特微笑着解释道:“据我观察,你们的‘懒’突出表现在总是一次就把餐具送到餐桌上,一次就把客人的房间收拾干净,一次就把工作干完,因而在别人眼里你们每天大部分时间闲着,无所事事。但依我看,最优秀的员工无一例外都是‘懒汉’——‘懒’得连一个多余的动作都懒得去做。而勤快员工的‘勤’,大多表现在整天忙忙碌碌,不在乎把力气花在多余的动作上,做一件事不在乎往来多少趟,花多少时间,如此能有效率吗?”

现代人一味强调忙碌,却忘记了工作成效,从周一到周日时刻忙碌着。而这些追求所谓的快感的忙碌实际上是在为自己制造慌乱,因为这种要求自己越快越好的压力使现代人变得越来越浮躁。大多数人认为问题出在时间的紧迫上,但事实上,是忙碌控制了我们的工作和生活。

一旦染上了这种“忙碌病”,我们就会迷失在毫无间隙的忙碌之中,失去清醒的头脑和必要的理智。紧张工作疲于奔命,最终往往会发现自己越来越力不从心,工作中错误百出,这时才后悔莫及:“要是我当时多用点心就好了。”(www.xing528.com)

整天忙碌并不一定有效率。效果和花费的时间并不一定成正比。强迫自己工作、工作、再工作,只会耗损自己的体力和创造力

因此,要成为一名成功的职场人士,就要时刻站在企业的立场,坚持正确地做事,做正确的事情。而要做到这点,就要知道正确的标准,掌握正确的方法。

1.树立正确的标准

每一位高效能人士的目标都应是“第一次就把事情完全做对”。如何才能做到在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这就要知道什么是“对”,如何做才能达到“对”这个标准。

一次工程施工中,师傅们正在紧张地工作着。这时一位师傅手头需要一把扳手。他叫身边的小徒弟:“去,拿一把扳手。”小徒弟不假思索,飞奔而去。他等啊等,过了许久,小徒弟才气喘吁吁地跑回来,拿回一把巨大的扳手。可师傅发现这并不是他需要的扳手。他生气地说:“谁让你拿这么大的扳手呀?”小徒弟说:“我只想着去拿扳手,忘了问拿什么样的了。”

第二次,师傅又让小徒弟去拿扳手。这次,小徒弟吸取了第一次的教训。详细地向师傅询问了做这项事情的具体要求,去哪里拿什么样的扳手才是“对”的。这回,没过多久,小徒弟就准确地拿回了师傅想要的扳手,做了正确的事情。

小徒弟第一次为何没做对?因为,第一次,他仅按照师傅的要求正确地做事,而没有主动弄清需要哪种“扳手”;第二次,他积极主动地询问,才做了正确的事。要想把事情做对,就要知道什么是对的,如何去做才是对的。

2.掌握正确的方法

林语堂先生认为,正确的方法比执著的态度更重要。因此,如果我们要提高自己的做事效能,就应该调整思维,尽可能用简便的方式达到目标。掌握正确的方法,高效能人士常常采用这种方式:

(1)注重简化:错综的问题可以分解成简单的问题或语言。例如:总销售量:25873892美元;成本:14263128美元。如此一目了然,而非长篇大论,不知所云。

(2)站在别人的肩膀上。一位年轻优秀的科学家皮耶·艾维迪也说:“比起史坦因、莱兹等科学界的巨人,我们只能算是小人物。但踏在巨人肩上的小人物,却能比巨人看得更远。”

(3)善于学习。三人行必有我师,要利用先进的既有经验来发挥自己的构思。不论面临什么问题,都要看看人家是怎么解决问题的,然后加以改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