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海关区域通关改革实践的成果

海关区域通关改革实践的成果

时间:2023-06-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区域通关模式的顺利实施,对简化内陆省区进出口货物的通关手续,降低物流成本,促进内陆区域外贸发展意义重大。自海关总署以“属地申报、口岸验放”为核心内容的区域通关改革工作启动以来,部分海关为了推动内陆经济的发展,支持国际陆港的运营,推出了陆港便捷通关模式,极大地促进了陆港在内陆地区的发展。由此可见,海关的区域通关改革是国际陆港得以形成的重要原因。

海关区域通关改革实践的成果

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浪潮下,海关在服务经济、促进发展的指导方针下,纷纷进行区域通关改革。区域通关改革,是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是提升海关服务能力、推进海关现代化建设的内在需要,是顺应现代物流发展规律对传统通关作业模式的一次革命性突破。区域通关模式的顺利实施,对简化内陆省区进出口货物的通关手续,降低物流成本,促进内陆区域外贸发展意义重大。它通过打破目前行政区划和海关关区设置所形成的障碍,合理划分沿海和内陆海关的权责,并依托现代信息化手段,成功激活了口岸和内陆海关两种资源的比较优势,实现了关区间通关监管作业的整体协作配合和有机互动。较之传统的转关或口岸清关模式,区域通关模式更加尊重物流规律,手续更加简便,真正实现了“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最大限度地减少了海关对物流的干预,真正架起了一条畅通无阻的通关高速路。

自海关总署以“属地申报、口岸验放”为核心内容的区域通关改革工作启动以来,部分海关为了推动内陆经济的发展,支持国际陆港的运营,推出了陆港便捷通关模式,极大地促进了陆港在内陆地区的发展。(www.xing528.com)

以天津海关为例,天津海关在“属地申报、口岸验放”通关模式平稳运行的基础上,经过深入调研,汇总和分析内陆企业的有关业务需求,将口岸经济与内陆经济放在一个盘子上考虑,与属地海关积极沟通,在全国海关率先推出了陆港便捷通关模式。该模式是指在内陆地区建立的具有报关、报验、签发提单港口服务功能的物流中心依靠铁路公路运输与海港连接,在陆港内设置海关、检验检疫等监管机构,为客户通关提供一站式服务,将货代、船代和船公司引入陆港设立分支机构,以便收货、还箱、签发以当地为起运港或目的港的多式联运提单。内陆的进出口企业则可以在陆港完成订舱、报关、报检等手续,将货物交给货代或船公司,以此来完成货物的实际进出口。陆港除了没有港口码头装船、卸船的操作外,其功能与海港基本相同。由此可见,海关的区域通关改革是国际陆港得以形成的重要原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