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创业素质的内涵及培养方法

创业素质的内涵及培养方法

时间:2023-06-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由此可见,培养大学生的创业素质,重在培养创业意识。中国劳动关系学院任国友认为,开设创业教育课程不仅仅是为少数创业者开展的教学活动,更是为全面培养在校大学生综合素质而设置的应用与实践课程。因此,大学生创业素质培养的目标应该是在大学生内心埋藏一颗创业的种子,一旦遇到合适的条件就会发芽生根,实现创业。

创业素质的内涵及培养方法

国内学者普遍将创业素质分解为创业意识、创业能力、创业品质和创业知识4大模块,或者分解为创业意识、创业能力、创业品德(心理品质)3个组成部分。其中,创业意识,即创业动机(信念)与创业品德起决定作用。国内学者谷力群等人认为,缺乏创业信念的培养,创业教育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是不可能持续发展下去的,也不能够真正培养出社会需要的高素质创业型人才。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要重视创业效能感的培养,从根本上激发大学生创业的热情,使其树立高尚的创业理想,塑造坚韧的创业心理品质,从而推动广泛的创业实践活动的开展。并提出了“唤醒模式,教化模式,践行模式”等循序渐进的3种创业教育模式,来激发和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

由此可见,培养大学生的创业素质,重在培养创业意识。“知至而后意诚”,创业意识的形成与大学生对创业的认识密切相关。因此,在创业之初就能让大学生真实体验创业过程,不但可以有效促使其创业意识的形成,还能大大提高最终创业成功的概率。

另外,高校创业教育的效果不应以大学生创业率以及创业成功率为唯一衡量目标,这本身是一种误导,因为大学生毕业后直接创业的成功率远低于工作几年后的大学生创业者。中国劳动关系学院任国友认为,开设创业教育课程不仅仅是为少数创业者开展的教学活动,更是为全面培养在校大学生综合素质而设置的应用与实践课程。因此,不应仅仅将创业素质理解为“创业者应具备的素质”,创业教育不仅是对创业者的教育,也是一种教育模式的创新,这种新型教育模式有助于提高大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运用,对于将课堂所学专业基础理论有效转化为学生的实践能力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创业教育不同于实验实训课程,它是以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为最终目标,而不是仅仅停留在知识理解与应用层面。(www.xing528.com)

基于此,高校必须摒弃那种“不想创业的学生没必要学习创业课程”的错误认识,创业教育具有普适性,它不是一种“精英教育”,而是应该覆盖所有在校生的一种素质教育,甚至通识教育。因此,大学生创业素质培养的目标应该是在大学生内心埋藏一颗创业的种子,一旦遇到合适的条件就会发芽生根,实现创业。即使最终没有选择创业,这颗种子也将对其职业生涯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一个了解创业过程、具备创业品质的人将更好地适应职业的发展和变动。

校园孵化器,可以提供一个低成本、高效率的创业过程体验环境。一方面,它能让具有创业想法的在校大学生更加有效地完成创业教育课程的学习,同时将自己的创业想法在虚拟的环境下实际运营,发现其不足,积累经验,提高真实创业的成功率。另一方面,创业孵化器的学习实践经历也能够让普通在校生了解创业的具体过程,理解企业运营过程面临的问题与困惑,更好地适应毕业后的社会求职就业,有利于减少个人职业发展过程中的迷茫与纠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