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转型升级:从同质化到特色化发展

转型升级:从同质化到特色化发展

时间:2023-06-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长三角地区目前呈现江苏与浙江紧紧围绕在上海周围,依托上海较强大的综合实力,两大省份协同发展的格局,一核心加两翼的格局有助于将长三角打造成为物联网典范区域。上海、江苏、浙江的经济发展在全国均属于前列,为物联网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经济基础。目前,环渤海地区已初步构建物联网架构体系,依托综合化平台推动物联网应用较快发展。

转型升级:从同质化到特色化发展

物联网产业刚开始在我国发展时,由于被其巨大的经济发展潜力和产业带动作用所吸引,各地政府在对物联网产业发展规律尚认识不深的情况下,纷纷出台了大量优惠政策导致各类只要是和物联网技术沾边的企业“一窝蜂”式地进入,各地区产业发展同质化严重。这种“原始增长”在产业发展早期是无可厚非的,其客观上为产业日后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此种情况若一直持续下去,必然不利于我国物联网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政府应积极引导和督促各地根据自身条件合理地确定物联网发展目标,结合各地资源优势、科技优势、人才优势等特点,因地制宜地推动物联网更好更快地发展。按地理位置和经济发展程度划分,我国可分为东部、中部和西部。东部由于地理位置沿海,交通相对便利,经济最为发达。中部其次,西部经济暂时相对落后。而按产业集群划分,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以及中西部地区是我国物联网发展的四大集聚区域,拥有一定的集聚效应。其中长三角、珠三角与环渤海地区均隶属于东部地区,四大产业集群从宏观上也可以粗略区分为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14]

长三角地区是我国物联网概念的起源地,2009年8月7日温家宝总理在视察无锡物联网产业基地时发表了重要讲话,开启了我国物联网发展的新纪元,物联网概念由此兴起。长三角地区目前呈现江苏与浙江紧紧围绕在上海周围,依托上海较强大的综合实力,两大省份协同发展的格局,一核心加两翼的格局有助于将长三角打造成为物联网典范区域。上海、江苏、浙江的经济发展在全国均属于前列,为物联网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经济基础。同时由于自身拥有较强的科技研发实力、较为明显的产业规模效应以及较优质的劳动力资源,长三角地区将物联网发展定位于附加值较高的产业链高端环节,并通过各种激励机制不断引进物联网高级人才,鼓励科技创新,攻克关键技术。同时,长三角地区注重加快产业集聚进程,引导促进上中下游企业的通力合作,努力实现物联网产业的规模化生产。

珠三角地区在电子整机制造方面拥有较强大的优势,电子信息产业链较为完整,技术较为成熟。其中,深圳市是珠三角地区的佼佼者,在电子整机方面优势较为明显,在多个电子产业链环节都占据较高份额。其中,在深圳生产的EPC标准产品占国内的市场份额超过70%,此类产品较多应用于物流和供应链;深圳物联网龙头企业在超高频产品的设计研发和生产方面具有巨大的优势,90%的超高射频产品在远望谷和先施科技等知名企业完成生产[15]。而在国内RFID读写机的生产方面,深圳企业更是一枝独秀,几乎垄断了国内RFID读写机市场。(www.xing528.com)

环渤海地区在物联网产业研发、感知设备制造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依托首都北京的优势,国家级研究机构集聚,辐射效应进一步驱动了市场和产业发展,使得环渤海地区科技研发实力出众,在感知节点的设计、制造以及普及方面领先全国。目前,环渤海地区已初步构建物联网架构体系,依托综合化平台推动物联网应用较快发展。

中西部地区物联网在传感传动、网络通信与处理领域拥有一定的优势。以重庆和成都为发展核心,推动物联网产业链及架构体系的进一步完善。由于廉价劳动力资源以及重工业资源相对充足,中西部将发展重点定位于下游感知层产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