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构建劳动力质量评估体系:方法与实践

构建劳动力质量评估体系:方法与实践

时间:2023-06-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基于本章对于劳动力质量的定义,采取指数法来构建劳动力质量的评价体系。由于本章把劳动力质量定义为劳动者的受教育状况和劳动力身体状况两个部分,因此在指数构建上,将从教育和健康两个方面来构建一个综合的劳动力质量指数。

构建劳动力质量评估体系:方法与实践

基于本章对于劳动力质量的定义,采取指数法来构建劳动力质量的评价体系。由于本章把劳动力质量定义为劳动者的受教育状况和劳动力身体状况两个部分,因此在指数构建上,将从教育和健康两个方面来构建一个综合的劳动力质量指数。

1.劳动力质量总体评估方法

教育存量法是国内计量劳动力人力资本积累的常用方法,但其内在的计量范围局限性有待改进。舒尔茨对人力资本的定义中提到,人力资本投资包括教育、培训还有健康状况等。因此,本章在此基础上,依据数据可得性,在衡量教育的同时,对健康加以考虑,形成一个综合的劳动力质量指数,以此来表征劳动力质量的状态。

一般来说,对于多变量的综合指数的形成,在统计上通常使用算术平均或几何平均的方式(周德禄,2005)。本研究选择几何平均法,建立劳动力质量指数,其计算方程如下:

其中,Q 为劳动力质量,E 代表了教育投资,H 为健康投资,α 为教育投资对劳动力质量影响所占比重,β 为健康投资对劳动力质量影响所占比重。本章假定教育投资和健康投资对劳动力质量的提升同等重要,赋予一样的权重,即α=β。此时,劳动力质量的表达式为:

在确立劳动力质量指数计算方式后,余下需要解决的是如何确定教育投资因子的问题和健康投资因子的问题。接下来分别就这两个问题进行阐述。

(1)教育因子的确定。

教育投资主要是采用了比较普遍的平均受教育年限指标,即将各个层级的教育年限依据人口数进行加权平均。用pi 表示受教育程度为i 的人口数量,受教育程度为i 的劳动力受教育年限为wi。i =1 代表了文盲水平,此时wi =0;i=2 代表学历为小学,wi =6;i=3 表示学历为初中,wi =9;i=4 代表了高中及中职文化水平,wi =12;i =5 代表了高职和大专文化水平,wi =15;i =6 表示学历为本科,wi =16;i =7 代表文化程度研究生及以上,wi =19。因此,平均受教育年限的计算公式为:(www.xing528.com)

(2)健康因子的确定。

张望(2011)提到政府医疗卫生支出能够有效保障居民基本健康水平,增加劳动力的健康人力资本积累,对经济增长有着正向促进作用。因此,本章利用公共财政支出中的医疗生支出费用来表征健康因子。

2.因子的标准化处理问题

在确立了健康因子和教育因子的计算办法之后,由于健康因子和教育因子都属于带有量纲的变量,教育投资的单位是年份,而健康投资是以货币为计量单位,无法直接放入劳动力质量指数公式中进行处理。因此需要进行无量纲化的标准化处理。

在统计学上,进行无量纲化处理的手段一般是利用统计学上的极差来处理。基于这个规则,本研究采用极差的方式来对健康因子和教育因子进行去量纲的标准化处理。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eduit省份i 在t年时的平均受教育年限。edumax和edumin分别为平均受教育年限的最大值、最小值。同理,hit为省份i 在t年时公共财政卫生医疗投资费用,hmax和hmin分别为健康投资的最大值、最小值。

在对教育因子和健康因子进行标准化处理之后,依据本研究对劳动力质量指数的定义,就可以计算湖北省各年份的劳动力质量指数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