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2011-2015年综合性扶贫阶段的优化措施

2011-2015年综合性扶贫阶段的优化措施

时间:2023-06-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011年,龙州县贫困人口11.0939万、贫困发生率51.86%。从2011年起,龙州县扶贫开发工作进入新时期。按照农村居民人均2300元的标准,龙州县2011年初开始探索通过建档立卡确定贫困人口,实时动态掌握县域贫困情况,统计全县有贫困村33个,贫困人口31159户113306人。

2011-2015年综合性扶贫阶段的优化措施

2011年,龙州县贫困人口11.0939万、贫困发生率51.86%(2011年国家再次大幅度提高贫困标准,贫困线从2010年的1274元提高到2011年的2300元,龙州县贫困人口上升到110939人,贫困发生率从2010年的38.34%上升到2011年的51.86%)。2015年,33个贫困村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10年的2380元增至2015年的5275元,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10年的4093元增至2015年的7378元,贫困人口减少27141户52478人。

从2011年起,龙州县扶贫开发工作进入新时期。按照农村居民人均2300元的标准,龙州县2011年初开始探索通过建档立卡确定贫困人口,实时动态掌握县域贫困情况,统计全县有贫困村33个,贫困人口31159户113306人。

十二五”期间,龙州县认真贯彻落实《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紧扣贫困村整村推进工作,以增加贫困农民收入为核心,以完善贫困村基础设施、发展社会公益事业、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为重点,加大资金投入,强化资源整合,实施综合性扶贫开发。

一是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共投入扶贫资金1.6亿元,完善贫困村基础设施。逐步开展农村危房改造,33个贫困村13247户全部实现有稳固住房;硬化四级路12条52公里,村屯级道路硬化68条98公里,20户以上221个贫困自然屯全部通路;修建小型水利12处,新建人饮工程32处,解决2.87万人饮水难及饮水安全问题;通过募集社会资助修建道路12条,人饮工程6处,33个贫困村安全饮水和通电问题全部解决。(www.xing528.com)

二是加快产业培育发展。首先把甘蔗支柱产业做大做强,对耕地实施“小块并大块”整治,改造中低产田6万亩;投入650万元改良甘蔗种植面积13万亩,受益7409户2.98万人;投入6230万元大力发展澳洲坚果乌龙茶和牛、羊、猪、龟养殖等特色产业;实施边境互市贸易区扶贫工程,2013—2015年为全县8893户发放边贸小额贷款2.53亿元;发展坚果等边贸加工业,带动贫困边民就业3000多人;围绕提高职业技能和就业能力,开展多种形式的劳动力培训。

三是加速民生事业发展。全面落实义务教育“两免一补”和中高等教育“雨露计划”政策,实施基础教育提升工程,九年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于2015年提前5年通过自治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评估验收,成为全区第一个通过评估验收的边境贫困县。通过开展“农家课堂”、现场培训、异地培训、骨干培训和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大批农民增强了科技意识,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越来越多了。贫困农户通过发展种植、养殖和加工业等,不仅增加了收入,而且增强了自我管理和自我发展能力。2011—2014年在33个贫困村共举办各种实用技术培训班142期,完成培训12580人次。33个贫困村掌握1—2门实用致富技术的劳动力人数为27325人,占劳动力总数的81%。同时,加大劳务输出工作力度,增加贫困村农民收入,2014年33个贫困村共实现劳务输出6258人,占全部剩余劳动力总数的50%。贫困农民自我发展能力有较大增强,为今后的持续发展增添了后劲。新建县人民医院综合大楼,建成117个标准化村级卫生室,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全面推广,参保费用逐步由政府出资替农户支付,并上涨至2015年的每人每年150元,参保率达100%,农户享受医保报销,看得起病,住得起院。加强社会养老保险缴纳,2015年末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人数37750人,参保率95.5%,特殊贫困农户全部纳入低保范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