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配送的含义、特点与作用详解

配送的含义、特点与作用详解

时间:2023-06-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而推行配送制实际上就是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推行配送制可以形成高效率与高效益,从而也是合理化的流通格局。

配送的含义、特点与作用详解

6.1.1 配送的含义及特点

一、配送的含义

配送是指在经济合理区域范围内,根据用户要求,对物品进行拣选、加工、包装、分割、组配等作业,并按时送达指定地点的物流活动。

配送集商流、物流、资金流于一身,几乎包括了所有的物流功能要素,具有独特的运作模式。通过配送,不但能够提高企业供货来源的安全感、提高终端物流经济效益,而且能够使企业实现“低库存”或“零库存”,从而使企业释放出大量储备资金,降低产品成本

二、配送的特点

配送是配和送的有机结合形式,是完全按用户要求,包括种类、品种搭配、数量、时间等方面的要求所进行的运送。

配送是一种特殊送货活动。现代配送不是一般意义上的送货,从事送货的是专职流通企业,而不是生产企业;配送是中转型送货,用户需要什么送什么,而不是工厂的直达型送货,只输送自己所生产的产品;配送也不是单纯的运输或输送,而是运输和其他活动共同构成的组合体,配送所包含的那一部分运输,在整个运送过程中是处于二次运输、支线运输、终端运输的位置。

配送是一种“门到门”的服务。配送不是广义概念的组织物资订货、签约、进货及对物资处理分配的供应,而是以供应者送货到户式的服务性供应。

配送是综合性的物流活动。配送是一种有计划的综合性物流活动,而不是单纯、消极的送货,它要从事大量的分货、加工、包装、配货、配装等作业。随着经济全球化,现代物流技术的进步以及连锁经营的发展,配送的范围也有了很大的拓展,如美国的沃尔玛在全球范围内组织配送。

6.1.2 配送的作用

一、推行配送有益于物流运动实现合理化

在现代社会,物流运动朝着科学化、合理化方向发展乃是社会化大生产发展的客观要求。从市场竞争的角度去分析问题,物流科学化和合理化也是流通发展的必然趋势。物流合理化主要有三个方面的表现:第一,物流运动应当维持合理的物流结构,就是说,实现低成本的物流结构;第二,物流运动成为一种建立在分工、协作关系基础之上的社会化、专业化的经济运动;最后,物流运动还应当成为具有规模经济的运动,其总体运动与其效果均应处在最佳状态、达到最高水平。经验证明,要想使物流运动达到上述标准,除了要不断地发展生产力、改进物流技术以外,必须按照发展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改进流通体制,推行科学、先进的流通方式。而推行配送制实际上就是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作为一种物流方式,配送不仅能够把流通推上专业化、社会化道路,更重要的是,它能以其特有的运动形态和优势调整流通结构,使物流运动演化为“规模经济”运动。

配送的运行是一种社会性的经济运动。从形态上看,则是以集中的、完善的送货取代分散性、单一性的取货。在资源配置方面,配送则表现为以专业组织的库存(集中库存)代替社会上的零散库存。很明显,采用这种方式衔接产需关系,客观上可以打破流通分割和封锁的格局,改变家家户户分设仓库及流通分散的落后状态,能够很好地满足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需要。从理论上说,以集中社会劳动的方式来调整库存结构,改变分散和分割的流通格局,在此基础上形成规模经济运动,实际上就是促使流通领域中的小生产方式向社会化大生产方式转化。从这个意义上说,配送是实现流通社会化、现代化的重要手段。推行配送制可以形成高效率与高效益,从而也是合理化的流通格局。

二、推行配送有利于合理配置资源(www.xing528.com)

由于实施配送可以做到以配送企业的库存取代社会上千家万户的零散库存,或者说,可以使库存相对集中,因此,有条件也有可能按照统一计划合理分配和使用资源,做到物尽其用,合理配置资源。

在库存分散的状态下,经常会出现货物超储积压和设备闲置现象,因此,一方面要占用大量资金,影响资金周转;另一方面又不能充分实现货物的价值。而将分散的库存和库存货物集中于配送企业以后,由于后者的服务对象是社会上的众多客户,因而很容易将多余货物派上用场,实现其价值和使用价值。由此不难看出,仅就集中库存、统筹规划库存和统一利用库存货物这几项功能而论,推行配送制也能够使资源配置趋于合理化。此外,考虑到配送的运行效果,实施配送,又有益于建立起合理的库存结构和运输结构,进而能够提高物流设施的利用率和物流设备的工作效率。显然,这也是资源配置合理化的一种表现。

三、推行配送制有利于开发和应用新技术

配送是一种综合性的、小范围内的物流运动,配送包含着备货和送货两项活动。配送的顺利开展,必须相应地配备各种物流设施和设备。实践证明,只使用简陋的工具和完全依靠人力去从事配送活动是难以为继的。在现代社会,随着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市场容量的不断增加,配送的规模也在相应扩大。在这样的形势之下,用于配送的各种设备和设施,不但数量会越来越多,而且其技术含量、技术水平也在不断提高。

如今,为了适应配送服务范围不断扩大及操作频率明显加快的需要,许多专用工具和专用设备也陆续研制出来,并先后被用于配送的有关环节上。这样做的结果,一方面大大提高了配送的作业效率;另一方面,客观上也促进了技术进步。在生产及流通实践中,设备的更新和先进技术的应用常常是同步运动的。在配送业务不断拓展的过程中,正是随着各种专用设备的广泛使用和各种自动化装置、自动化设施的相继建立,许多生产技术和现代化物流技术才陆续被开发出来,并且得到了广泛应用。就后者而论,目前,很多国家的配送组织正是在更新、改造设备的基础上,才先后采用了一系列先进的操作技术和管理技术(如集装箱、托盘运输技术、条形码标识技术、计算机控制的自动拣选技术等)。

在流通实践中,配送的施行贯穿着技术(包括管理技术)的更新和设施、设备的改造过程,从而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的进步来支撑;同时,配送的完善和不断发展又为高新技术的开发与应用提供了良机。从这个意义上说,配送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促进科技进步的作用。

四、推行配送可以降低物流成本,促进生产快速发展

在货物流通运动中施行配送,实际上就是要集中社会库存和集中分散的运力,换言之,就是要以配送企业的库存取代分散于各家各户的库存,就是要由配送组织统一安排运输活动,实现“运输专营”。从供求关系上看,就是要以社会供应系统取代企业内部供应系统。这样做的结果是各种流通要素相对集中,有益于开展规模经营活动。此外,流通的货物要素相对集中,也便于合理安排各环节上的物流活动,使总体运动协调一致,最终减少物流领域内的劳动消耗和费用支出。因此,配送不仅可以优化库存结构和运输结构,提高设备、设施的利用率,同时也能够大大降低物流成本和生产成本

有人指出,配送的优势不仅表现在供应方面,同时也表现在库存结构的改变方面。改变库存结构,使之趋于科学合理,则意味着以总量较低的“集中库存”(专业配送组织的库存)取代总量较高的“分散库存”(指分散于各个用户的库存总和),这显然降低了物流总成本(表现为减少了资金占用、降低物耗),而且优化了生产领域的资金结构,减少了企业储备资金的占用量,进而可以起到降低生产成本、促进生产快速发展的作用。据有关资料介绍,我国实行配送制的生产企业,其物资库存量比过去降低了25%—70%。

五、推行配送能够完善运输系统,解决交通问题

20世纪下半叶以来,科学技术的进步,运输工具的改善,使得干线运输在多种运输方式中达到较高的水平,长距离、大批量的运输实现了低成本化。但是,在干线运输完成之后需要支线运输和搬运来完成末端运输,这种支线运输及搬运成了物流过程的一个薄弱环节。

在流通实践中,配送活动常常是由流通企业去组织的,而专业流通组织又是由业务、职能、规模各不相同的各种企业构成的,其中,有的企业(公司)是专门从事商流活动的,有的则是专司仓储、运输、流通加工等职能。显然,推行配送,很容易使上述不同的流通组织联系在一起,从而构成多功能的、一体化的物流运动。从经济效益的角度来看,这种以配送作为媒介而形成的一体化运动较之各个专业企业独立运作,更能发挥流通组织的整体优势和综合优势。

正因为在现实生活中通过推行配送制,客观上能够使社会上某些分散的经营活动协调运作,也正因为配送有调整运输结构和集中运力的功能,因此,推行配送制又有助于解决交通问题。通过施行配送,可以减少社会范围内的迂回运输、交叉运输、重复运输等现象,从而有助于缓解城市道路交通矛盾,解决交通拥挤问题,还能减少运输费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