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何家在集市上的交换方式:选择认识的人进行交换

何家在集市上的交换方式:选择认识的人进行交换

时间:2023-06-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何家在集市上进行交换的时候,也会选择相熟的人进行交换,但相熟的程度仅限于认识,不会有便宜占。

何家在集市上的交换方式:选择认识的人进行交换

1.货比三家

进行交换时,何家有时会货比三家,但并不需要挨家店铺问,而是在聊天闲扯中完成,比如何家需要买粮食,在家的时候就会打听粮价,赶场的时候也会碰见熟人,可以问问粮价如何,做到心中有数,如果哪家的粮食比价便宜,很快就能在村民中间传开,不需要专门去打听。有时,何家也不会货比三家,直接去熟人的店铺买。

2.熟人交换

何家在家户之间进行交换的时候,会优先和相熟的人进行交换,偶尔会有一点便宜占。何家在集市上进行交换的时候,也会选择相熟的人进行交换,但相熟的程度仅限于认识,不会有便宜占。此外,何家所在的白庙村有“贩子”[62],村民有时会将粮食等物卖给相应的“贩子”,粮食由“贩子”来村里收,但何家“莫得啥子卖”,没有和“贩子”打过交道。

3.过秤过斗

何家在进行交易时,一般都会过秤,大宗买卖会过好几次秤,确认无误后才会交易。一般情况下,如果是卖出去,除了在交易时过秤,在家里的时候也会过秤,好做到心中有数;如果是买进来,除交易时过秤,回家后也会再过一次秤,避免商家缺斤短两。如果发现缺斤短两,很少当面找商家理论,因为大家都是相识的人,面子上过不去,但是会和别人抱怨某人“不老实,缺斤短两”,而在农村是没有秘密可言的。

4.赊账还账

买卖的时候可以赊账,但是只能赊欠一两场,而且商铺必须信得过赊账人,否则不能赊账。何家在交易时有时候会赊账,但这是当家人何天树才有的资格,其他家庭成员没有赊账的权力。如果未经何天树同意单独赊账,何天树也只能承认,但是会教训该家庭成员,农村的教训多是棍棒相加。

【注释】

[1]嫳:差的意思,“地也嫳”指土地不好。

[2]扎冬水,秋收后的水田进行耕、耙、浇边,作储水之用,避免来年春旱时无水育秧。

[3]姑娘在当地人眼中是迟早要嫁到别人家的,“嫁出去的姑娘泼出去的水”,当地村民默认姑娘是没有土地所有权的,不管其是否嫁出去,招赘的姑娘在婚后才取得土地的所有权。

[4]爪子:什么的意思,整句话为“算那么清楚做什么”。

[5]田埂:当地将“埂”读为gan。

[6]埂埂:田埂的意思。

[7]休休不息:指很难冰释前嫌的意思。

[8]在当地,屋里代表家户。

[9]窄:当地读为ze。

[10]土地买卖中,买土地的人需要请中人见证,还要立契约,写明面积、接界等。

[11]当地在形容土地块数的时候,习惯用“个”。

[12]找开伙:找麻烦的意思。

[13]铲田边:当地土话中将“铲”读作chuan。

[14]儿子在分家后手里余钱不多,很少有拿得出的,故买地的多是年长的老人。

[15]大春:指种水稻这一季。

[16]小春:指种小麦这一季。

[17]因何仕宦的妻子在何仕宦去世后,不仅坐门招夫,而且还烧鸦片烟,家里缺钱,故此典当给何家。

[18]红苕:红薯

[19]苞谷:玉米

[20]恼火:头疼的意思。

[21]嗤嗤:音译,不停地意思。

[22]老母虫:音译,一种虫子,吃干草和材料。

[23]铧:指犁头上的铁器部分。

[24]纤:指连接犁头与牛脖的绳子。

[25]风车:用于分离饱满颗粒与空壳。

[26]拌桶:无盖的长方体木制用具,可用于盛放水稻。

[27]筛子:当地的筛子有两种规格,一种格子比较大,用于筛黄豆、绿豆等物,一种格子比较小,用于筛碎米。(www.xing528.com)

[28]背篼:当地的背篼有很多规格,专门上街的“赶场背篼”、割猪草或牛草用的“花篮背篼”、盛放或背粮食用的“大背篼”等。

[29]簸箕:当地的簸箕有两种规格,一种比较大的,多用于晾晒豌豆等物,一种比较小的,即可用于晾晒农产品,也可以用于簸除杂草等物。

[30]梿枷:用于打水稻、小麦、油菜等。

[31]炭筛:用于分离谷粒和谷草。

[32]刮刮:音译,读作kuakua,用于翻晒农产品。

[33]下话:说好话的意思,带有祈求的意味。

[34]搥(chuí)窝:当地土话读作duī。

[35]人来客去:指招待客人。

[36]树圪橷(dou),当地土话,指树根。

[37]柭(fu)炭:音译,农家喜欢将燃过的木棒放进不通空气的缸里让其熄灭成炭,冬天的时候用来取暖。

[38]在当地,分家一般由父母提出,儿子儿媳不能主动提,否则视为不孝。

[39]支客司:红白喜事中的主事人。

[40]耕种能力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生产工具的拥有情况,另一方面是劳动的技能。

[41]拌桶、风车无力制备,不因为请不起匠人,而是没有木料,而这些东西需要的木料又很多。

[42]扦田:即平整土地。

[43]当地农民认为“油盐重”才有力气干活儿。

[44]当地土话,“场”即当地的集市,“一场”即赶集的时间,化成场是五天一次,“一场十斤线”即五天纺十斤线。

[45]灰菜:魔芋,当地人喜欢用魔芋炒泡萝卜

[46]灰水馍:因其在制作中加入了灶灰或谷草灰而得名。

[47]白馍馍:当地的一种吃食,主要原料为米。

[48]敬天老爷:米饭做好后盛一碗白米饭放在院子里,请天老爷尝尝。

[49]1949年租不到土地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因为快解放了,到处都在“斗地主”,土地多的人害怕扣上剥削的帽子,将租出去的土地全部收回去了;二是因为何家历来租种的何子修家的土地没了,在何子修死后,他的妻子招夫上门,两人在家烧鸦片,把土地败了。

[50]老人婆:指丈夫的母亲。

[51]先生:医生,当地习惯把医生称之为先生。

[52]枣儿垭赵家,离何家所在的何家岩走路需要一个半小时,中间需要翻过一座山。

[53]过事:指红白喜事等。

[54]火炮:指鞭炮

[55]成圆儿子:即娶儿媳妇。

[56]打方女:即嫁女儿。

[57]叔嫂组合家庭,何仕栋是何天树的孩子,何仕政是苟国芳的孩子,要么都读,要么都不读,不能只送一个孩子读书,否则会引发家庭矛盾。

[58]“斗扛斗”:音译。

[59]走人户:指吃酒。

[60]烟瘾:特指鸦片烟。

[61]赶场:赶集的意思。

[62]贩子:指专门做生意的人,做粮食生意的叫粮贩子,做牛生意的叫牛贩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