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欧盟借重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的偏师战术

欧盟借重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的偏师战术

时间:2023-06-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48]成立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是本森爵士的想法。这次秘密会谈是由本森代表英格兰与威尔士特许会计师协会事先安排的,由会计师国际研究小组的高级代表们以及爱尔兰与澳大利亚的代表组成,正是这次秘密会谈宣告了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的成立。就其示范性影响力来说,欧共体理所当然地成为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试图寻求支持的目标。1987年是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发展历史上的重要转折。

欧盟借重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的偏师战术

早在1951年,中欧、南欧的十个国家(奥地利、比利时、法国、德国、意大利、卢森堡、荷兰、葡萄牙、西班牙和瑞士)的会计职业组织就成立了欧洲财政经济会计专家联合会(The Union Européenne des Experts Comptables Economiques et Financiers,UEC),他们定期开会,并就一些广泛的会计议题资助某些组织进行研究。1963年,丹麦、爱尔兰、挪威、瑞典、英国等国家的知名会计团体以及两个荷兰的会计机构加入。在当时,这些后加入的国家自视甚高,颇有些看不起大陆国家的会计传统,它们一度在1950年代拒绝加入该联合会。[47]此时恰逢欧共体开始实施“四大流通”,欧盟委员会要求成员国的会计团体着手第4号和第7号公司法指令的起草,当时任命了一位德国人埃尔门多夫(Wihelm Elmendorff)为工作组的负责人,此君还是欧洲财政经济会计专家联合会的知名成员。显然,会计指令的初稿必然打上“德国制造”的烙印,欧洲大陆会计模式和“盎格鲁—撒克逊”会计模式的冲突也就不可避免。

果然,英国人首先开始表达不满,英国会计职业界的杰出人士本森爵士(Sir Henry Benson)在1972年由英格兰与威尔士特许会计师协会组织的一次会议上说,英国的会计实践是“最好的”,此语引发了轩然大波,被认为是充满“丘吉尔风范”。最终,当本森看到自己无法通过主导联合会(UEC)实现会计标准的国际协调,他便开始着手成立一个新的机构。

在1972年召开的第十次国际会计师大会期间,有两个组织成立,一个是在正式会谈中成立的会计职业界国际协调委员会(International Co-ordination Committee for the Accountancy Profession,ICCAP),另一个是在一个非正式的秘密会谈中谋划成立的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nternational Accounting Standards Committee,IASC)。[48]成立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是本森爵士的想法。[49]在19世纪60年代,随着跨国公司的兴起,本森爵士意识到需要对来自世界各地的财务报表加以比较。不过,这一组织是在一个高度复杂的国际政治经济环境中成立的,且经历了多年的酝酿,其前身是会计师国际研究小组(Accountants International Study Group,AISG),该小组由本森倡议英国、美国和加拿大的专业团体组成。这次秘密会谈是由本森代表英格兰与威尔士特许会计师协会事先安排的,由会计师国际研究小组(AISG)的高级代表们以及爱尔兰与澳大利亚的代表组成,正是这次秘密会谈宣告了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的成立。其早期的成员国有英国、爱尔兰、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法国、日本、联邦德国、荷兰和墨西哥。从成立之初,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就旗帜鲜明地提出了自己的宗旨:“从公众利益出发制定和发布编制财务报告所需遵循的会计准则,并提高其在世界范围内的认可度与遵循度;完善和协调与编制财务报告有关的监管、会计准则和程序。”对于一个有志于在复杂的国际政治经济环境中寻求会计标准化的民间组织来讲,其成长道路显然不会那么平坦。因此,在其早年的发展中,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为获得合法性而四处奔波,不仅如此,由于当时联合国(UN)与经合组织(OECD)均开始着手协调会计国际差异,这就使得其处境格外艰难。一方面,它不得不同时与联合国(UN)、经合组织合作,在二者间进行周旋,但这又不可避免地陷入了南北冲突的漩涡。由于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最初的支持者主要是发展中国家,它们在联合国中组成了“七十七国集团”(G77),但是经合组织(OECD)成员国却指责发展中国家常常把披露更多的信息作为政治条件,认为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极其天真”地被发展中国家为政治目的而利用。

就其示范性影响力来说,欧共体理所当然地成为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试图寻求支持的目标。1980年代初,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曾数次主动向欧盟伸出“橄榄枝”,但双方并未达成有影响力的协议。欧盟的冷漠态度自然事出有因。首先,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的成立动机是为了对抗欧盟的会计协调;其次,该组织出于提高其认可度的考虑而在其准则中提供了大量备选方法,这与当时欧盟指令协调方式没有太大差别,再者,它的那套“核心准则”刚刚开始着手制定,因此并没有获得受美国主导的影响力正在迅速提高的证券交易委员会国际组织(IOSCO)的承认,因此其国际权威性尚未完全树立。最后,其制定会计准则的宗旨和用公允信息服务于资本市场这一主导观点与当时的欧洲大陆及日本的风向是完全不同的,“在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成立后的前20年里,它发布的准则没有一个与美国的会计准则有根本冲突,相反,有许多会计准则所要求的会计处理方法在欧陆国家尤其是德国的稳健原则为主流的会计规则下根本不允许使用”。[50]1988年,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分别向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和欧盟委员会提供了其咨询小组(Consultative Group)[51]的成员资格,前者表示同意,但欧盟却并不准备接受。时任欧盟第十五总司(内部市场)会计事务负责人的尼森(Hermann Niessen)认为,尽管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和欧盟都在追求会计“协调”,但前者的协调是“会计标准的协调”(Harmonization of Accounting Standards),而欧盟追求的协调是“会计立法的协调”(Harmonization of Accounting Legislation)。[52]总之,在当时的情况下,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被欧盟视为一个没有立法合法性的“男孩俱乐部”[53](boys’club)“一匹内藏盎格鲁—撒克逊会计敌人的特洛伊木马”,[54]也就不足为怪了。(www.xing528.com)

1987年是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发展历史上的重要转折。[55]这一年3月,它启动了一项“可比性计划”(Comparability Project),以求减少已发布准则中的备选方案;另外,它还与1983年成立且影响力迅速增加的国际资本市场的监管者——证券交易委员会国际组织(IOSCO)建立了联系,后者承诺,如果外国公司寻求在本国上市,其成员将要求这些公司按照国际会计准则编制财务报告,这无疑将大大提高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的权威性。

为此,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于1989年出台了《财务报告的可比性》的征求意见稿,针对13个[56]国际会计准则中的会计事项进行修改,这就是著名的E32项目。到1995年,它又与证券交易委员会国际组织签订了合作计划,使国际会计准则形成一个包括39项核心会计准则的体系。按照该计划,预定在1998年年底之前完成,在经过证券交易委员会国际组织的认可后,将向全球资本市场推荐使用。显然,如果该项目成功的话,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将成为国际会计标准领域首屈一指的权威。到2000年5月,证券交易委员会国际组织正式对外宣布列入前述计划的30份国际会计准则以及11份解释公告已通过评审,并正式向全球主要资本市场(包括美国)推荐使用。这一举措使得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的地位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自1990年起,欧盟逐渐改变了一直对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所持的冷漠态度,开始主动寻求加强联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