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考察农村物价资料及相关研究

考察农村物价资料及相关研究

时间:2023-06-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国近代统计数据缺乏是众所周知的,而农村和农业统计资料的缺乏尤甚。与城市批发物价资料相比,农村批发物价资料显得更为匮乏。新中国成立后出版的主要有许道夫对近代以来几种主要粮食作物价格的较为系统的研究及所编制的物价指数。因此很难直接使用某一个或几个资料对近代中国农村物价变动作出趋势分析,更不用说深入分析影响其变动的主要因素。

考察农村物价资料及相关研究

中国近代统计数据缺乏是众所周知的,而农村农业统计资料的缺乏尤甚。与城市批发物价资料相比,农村批发物价资料显得更为匮乏。关于中国农村的物价统计资料和相关研究,我们见到的20世纪30~40年代比较权威的出版物有:金陵大学农业经济系张履鸾对1894~1932年江苏武进物价的研究及所编制物价指数[1]张景瑞对1907~1932年江西南城县物价的调查研究,[2]金陵大学农业经济系卜凯(John Lossing Buck)对1929~1933年中国22个省、168个地区、16786个田场、38256个农家状况的研究以及编制的相关指数,[3]国民政府农林部中央农业实验所农业经济系对1933~1939年13个省59处乡村物价的调查资料,[4]以及国民政府相关统计资料中刊载的农村物价统计资料。新中国成立后出版的主要有许道夫对近代以来几种主要粮食作物价格的较为系统的研究及所编制的物价指数。[5]近年来出版的当推张培刚对20世纪以来中国的粮食价格变动的量化分析,[6]河南大学彭凯翔对清代以来米价做的计量研究。[7]在这里还需要补充说明的是,王业键等对清代粮食价格的研究,也涉及本文研究时段的20世纪初期。

以上所列各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研究地域覆盖面较窄(如张履鸾的研究仅限于江苏武进一个县)、时间序列较短、统计方法存在差异。因此很难直接使用某一个或几个资料对近代中国农村物价变动作出趋势分析,更不用说深入分析影响其变动的主要因素。我们的研究要在这些可以找到的资料的基础上,进行归纳、整理,重新编制出农村批发物价指数序列,并在此基础上展开我们的分析。(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