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汉中公路:四十年的变迁与见证

汉中公路:四十年的变迁与见证

时间:2023-06-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从打父亲手中接过了“公路人”旗帜的那一刻起,我的青春年华将在路上演绎,也是通过父辈的讲述,自身的成长经历,记录下了40年来汉中公路发展历程的变迁。公路人在修路期间,24小时轮流在路上值守。如今,当改革开放的春风在祖国大地吹过40年时,穿着全新橙色工装和反光背心的公路人面貌焕然一新。公路人是公路巨变的见证者,也是参与者,这些改变无疑是改革开放以来干线公路大变迁的一个缩影。

汉中公路:四十年的变迁与见证

张 科

有这样一群人,乘着改革开放的浩荡东风,大力发扬敢于担当、甘于奉献、默默无闻的“铺路石”精神,以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干劲和闯劲,推动公路事业实现了历史性跨越,为汉中经济大发展、社会大进步提供了坚强有力的通行保障。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公路人”。改革开放40年来,汉中公路交通事业蓬勃发展,历史变迁的背后,离不开一代代公路人的默默付出,他们永远站在风景的背后早出晚归、不为人知、无私奉献,用汗水搭建起千家万户的生命桥梁,用赤诚挺起公路的脊梁。

作为一名“路二代”的我,2000年从学校毕业被分配到略阳公路管理段从事养护工作。从打父亲手中接过了“公路人”旗帜的那一刻起,我的青春年华将在路上演绎,也是通过父辈的讲述,自身的成长经历,记录下了40年来汉中公路发展历程的变迁。每次听到父亲给我讲起他们那个年代修路的场景时,我都会肃然起敬。20世纪60年代出生的父亲把一生都献给了公路,当时路修到哪里,家就安在哪里,每天工作8小时,干不完还要加班。劳动工具使用手推车、锄头、蓑衣,这是当年养路工最简单原始的养护工具,伴随父亲很长一段时间。路面压实靠人工拉动石碾子,人工打炮眼备料,碎石由大锤一粒粒砸出,人挑马拉运沙石,锤砸斧凿采石料,荒山野岭修公路,沉重的簸箕、铁镐,人在一天繁重的劳动中耗尽体力。水毁坍方,父亲组织养护工人一锄头一锄头地人工挖除。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在不着村落的路边,有个道班房,远道路过的可以在这里歇歇脚,喝口水,就像是驿站。在一年四季的公路养护中,“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是家常便饭,晴天,在路上养护作业时,大风一吹便会带起路面上的尘土;雨天,路面上泥浆四处飞溅,在衣裤上点缀起朵朵泥花。

日历翻到20世纪末,21世纪初。那几年,是为全面实现国省干线公路“黑色化”的关键时期,那时候的技术有限,铺好的沥青在阳光照射下就会翻油,汽车碾过去很容易损坏路面。公路人在修路期间,24小时轮流在路上值守。路修好后,一遇到艳阳天,他们立马拉着沙石撒在路面上,确保路面不被过往车辆损坏。“远看像要饭的,近看像挖煤的”成为那个年代公路养护工人的真实写照。他们日夜兼程、不辞辛劳,从最初尘土飞扬、晴通雨阻的沙石公路为如今“畅、洁、绿、美、安”的干线公路筑牢了根基,也为旅游经济成为汉中主导产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www.xing528.com)

随着时代的发展,伴随着铺路技术的日渐成熟,当年顶着烈日在公路上撒沙石的情景早已不在了。过去,由于道班工人的居住环境差,工作极为艰苦,往往被人们看不起。如今,当改革开放的春风在祖国大地吹过40年时,穿着全新橙色工装和反光背心的公路人面貌焕然一新。现如今的公路道班已通电通水,还有文体娱乐设施,比起老一辈的公路养护工人,新时代的公路人已经很幸福了。随着公路养护工作迈入机械化时代,综合养护车、洒水车、装载机、压路机等大型机械和打草机、绿篱机、切割机等小型养护机具层出不穷,作为新时代的公路人积极参加培训班、利用业务时间活学活用各项养护技术,有效提高了养护生产效率和质量,工作也相对轻松,更是免去了路上日晒雨淋之苦。40年来,公路从土路变成了油路,养路的工具从手工变成了机械,居住的环境从土房变成了水泥房……公路人是公路巨变的见证者,也是参与者,这些改变无疑是改革开放以来干线公路大变迁的一个缩影。今天的干线公路宽敞平坦、四通八达,从过去近在咫尺走几天到现在不仅走得快、还走得好,走得舒适,走得安畅。当车辆来往穿梭时,公路人感受的是车在路上行,人在画中游的美景,令人赏心悦目,更是一种享受。

(张科,汉中公路管理局职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