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构建适应高比例新能源汽车的能源供应系统

构建适应高比例新能源汽车的能源供应系统

时间:2023-06-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强化政策情景下,以电动汽车为代表的新能源汽车将快速发展。2035年和2050年,我国电动汽车保有量将分别达到1.06亿辆和2.90亿辆,占汽车总保有量的比重分别为24.1%和64.4%。车辆电气化势必带来充电负荷的持续增长。建议提前布局,构建与大规模发展新能源汽车相适应的能源供应体系。三是把非化石能源作为满足新增能源需求的重点,不断增加靠近终端的分布式能源供应,持续提高非化石能源电力比重,发挥新能源汽车全生命周期节能减碳优势。

构建适应高比例新能源汽车的能源供应系统

在强化政策情景下,以电动汽车为代表的新能源汽车将快速发展。2035年和2050年,我国电动汽车保有量将分别达到1.06亿辆和2.90亿辆,占汽车总保有量的比重分别为24.1%和64.4%。车辆电气化势必带来充电负荷的持续增长。目前,我国电动汽车续航以充电设施为主,换电设施比重相对较低。相比常规电力用户,电动汽车充电行为随机性偏高,这就为电力系统的运行带来了新的挑战。特别是随着快充技术的普及,大量电动汽车在电力负荷高峰时期集中充电将加剧电网负荷峰谷差,加重电力系统运行负担,并导致供电可靠性和供电质量等一系列问题。且随着电动汽车的大规模发展,淘汰电池的梯级利用以及废旧电池的资源回收等问题也将凸显。推行充电与换电互补发展,可以促进城市能源和交通基础设施融合升级。随着换电技术进步和商业模式创新,电池系统安全性、耐久性不断提升,换电模式可以成为充电网络的重要补充。换电模式可以提高电池梯级利用水平,提升电池使用安全性,并减轻集中充电对电网安全的影响。与此同时,现阶段加快推广换电模式,对电动汽车消费的拉动作用将更加显著。用户购买裸车,购车成本可以下降40%左右,短期内对于中低收入群体购车的刺激作用更大。对于政府部门,采购裸车可以节约电池购置费用,提升车辆运营效率,部分减轻政府财政支出负担。

未来,随着电动汽车的大发展,我国交通石油需求或将尽早达峰,需要提前调整炼化行业产品结构。在强化政策情景下,我国交通石油需求将在2030年达峰,峰值需求仅比当前增加800万吨,且2030年后,交通石油需求将大幅下降。为了避免投资浪费或造成锁定效应,炼化产业布局也需要提前做出调整。(www.xing528.com)

建议提前布局,构建与大规模发展新能源汽车相适应的能源供应体系。一是推行充电与换电互补发展,促进城市能源和交通基础设施融合升级。加快出台快换电池箱、电池系统接口、换电站、换电车辆安全性等相关标准,加大对先进成熟换电系统建设和运营的财政奖补力度;试点开展换电站电池储能参与城市电力调峰、智能电网发展的可行商业模式,促进充换电企业盈利模式多元化发展;依托换电模式加强电池全生命周期管理,减少废弃动力电池可能带来的环境污染健康风险。二是顺应交通用能去油化、电气化发展趋势,严控新建炼化、煤制油等项目,避免加剧产能过剩和汽油柴油失衡矛盾。加快调整炼化行业产品结构,引导石油行业加大对替代燃料、精细化工等的研发力度。三是把非化石能源作为满足新增能源需求的重点,不断增加靠近终端的分布式能源供应,持续提高非化石能源电力比重,发挥新能源汽车全生命周期节能减碳优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