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贸易形势变化:传统竞争优势遭遇弱化

贸易形势变化:传统竞争优势遭遇弱化

时间:2023-06-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以往我国对外贸易发展主要依靠价格竞争优势,但未来劳动力等低成本价格竞争优势将逐步减弱,人民币汇率长期升值趋势都将对外贸发展构成挑战。目前,中国加工贸易占我国贸易总额近半壁江山,这是世界主要贸易大国中的独特现象。传统的发达国家将继续在全球控制资源,新崛起的发展中国家为了自身能源安全和经济发展可持续,也将加入到争夺全球资源的竞赛中。

贸易形势变化:传统竞争优势遭遇弱化

过去30年来,我国出口的数量扩大、规模扩张、高速增长是其主要特点,却是粗放经营、外资依赖的外生式增长方式,出口质量和效益不高。相应地,在贸易条件上,表现为贸易收入条件与贸易价格条件不匹配,即贸易收入条件在改善的同时,却牺牲了贸易价格条件的改善。正是这种发展模式造就了中国当前的贸易大国地位,同时也使中国制造成为低价商品代名词,“世界组装厂”的地位与贸易强国的目标仍有巨大差距。国际金融危机之后,作为世界出口第一的货物贸易大国,数量规模扩张型的增长方式未来发展空间十分有限,粗放型增长、速度优先型发展模式必须转变为速度与质量并重、集约、内生型增长的发展模式。以往我国对外贸易发展主要依靠价格竞争优势,但未来劳动力等低成本价格竞争优势将逐步减弱,人民币汇率长期升值趋势都将对外贸发展构成挑战。一直以来,以劳动力为代表的生产要素低成本优势是构成我国外贸竞争力的主要因素。当前,虽然我国低成本竞争优势已经进入一个结构转换的过渡期,但是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的大规模转移仍将持续一段时间。未来一段时间,我国劳动力价格虽然会有所上涨,但劳动生产率会得到更大程度的提高。因此,国际金融危机之后,劳动力成本逐步上升趋势将不可避免,这对我国外贸企业习惯于低成本的价格竞争模式构成挑战。与此同时,资源与环境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贸易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资源和环境已经成为十分稀缺的资源,廉价的资源供应和几乎零成本的环境损害将逐步改变,这将对我国外贸在新环境下继续保持外贸竞争力构成新的挑战。

贸易结构协调性不够。一是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发展不协调。我国货物贸易发展相对较为充分,而服务贸易发展潜力还未完全释放。二是出口与进口贸易发展不协调。随着我国外汇短缺问题的解决,加之连续数年巨额外贸顺差,导致国际贸易摩擦加剧及人民币升值的压力,我国进出口不平衡的矛盾也日益突出。因此,如何在保持出口快速发展的同时,充分发挥进口对国民经济的有益作用,积极扩大进口,促进贸易动态平衡发展,这将是未来我国面临的重要任务。三是国内东部沿海与中、西部内陆地区外贸发展不协调。我国沿海十省市占外贸总额的90%,而广大中西部内陆地区不足10%。随着我国沿海地区低成本竞争优势的逐步减弱并推动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低附加价值产业逐步向中西部内陆转移将是必然趋势,加之国内实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将为部分面向出口的产业从东部沿海向中西部转移创造条件。四是贸易方式存在局限,各种贸易方式发展不协调。一般贸易地位还有待提高。世界主要贸易大国的一般贸易占其贸易总额的绝大部分,而中国一般贸易仅为贸易总额的一半左右,尤其是高附加价值、高科技含量和高效益的出口产品占比少,这种状况难与推进贸易强国的目标相适应。目前,中国加工贸易占我国贸易总额近半壁江山,这是世界主要贸易大国中的独特现象。加工贸易虽然增大了我国对外贸易数字,也对我国经济增长、就业和产业结构升级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其“根”在国外,其发展受制于人,且国内得到的相对利益较少。国际金融危机之后,我国重点保持加工贸易适度发展,与此同时,促进其转型升级。贸易方式创新不足。五是国有企业、外资企业、民营企业发展不协调。当前,外资企业在我国外贸发展中起到了主要作用,尤其在高新技术产品贸易中,外资企业占80%以上,而民营企业在我国外贸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有待强化。(www.xing528.com)

资源环境的制约。从发展实践看,一方面,我国的外贸发展的资源与环境代价较高,但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贸易发展水平还有待大幅提升。“资源—产品—废弃物”这种资源投入的单向线性过程不仅影响资源的使用效益、提高生产的成本,而且影响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自然资源的有限性和稀缺性,以及经济发展对自然资源的依赖,决定了21世纪世界各国对资源的争夺将更加激烈。传统的发达国家将继续在全球控制资源,新崛起的发展中国家为了自身能源安全和经济发展可持续,也将加入到争夺全球资源的竞赛中。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人口众多,迅速崛起的工业和日益庞大的经济和贸易规模,这将使中国最终会成为全球最大的自然资源消费国,如何在发达国家所主宰的国际资源市场上稳定获得中国的资源能源供给,保证国家能源安全和经济安全,是国际金融危机之后中国面临的一大挑战。发展方式转变首先要实现“资源—产品—废弃物”向“资源—产品—可再生资源”转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