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商品入账的时间和价格确定

商品入账的时间和价格确定

时间:2023-06-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商品购进的入账时间是指通过货币结算方式取得了商品所有权或支配权的时间一般就是商品购进的入账时间。④进口商品以支付货款的时间作为购进商品的入账时间。采购费用先在“进货费用”账户中归集。在新的会计准则下,商品流通企业的进货费用计入所购商品成本且此变更属于会计政策变更。

商品入账的时间和价格确定

商品购进的入账时间是指通过货币结算方式取得了商品所有权或支配权的时间一般就是商品购进的入账时间。在货款先付、商品后到的情况下,以支付货款的时间作为商品购进的入账时间;在商品先到、货款后付的情况下,收到的商品可以暂不入账,等到付款时根据有关结算凭证再作商品购进入账。根据货款结算方式和商品交接货方式不同,商品购进的具体入账时间有以下几种情况:

①从本地购进商品,采用现金、支票、本票商业汇票等结算方式的,在支付货款并取得供货单位发货证明时,就可以作为商品购进入账;若商品先到,并已经验收入库,货款尚未支付的,月末按合同或协议价暂估入账,下月初再用红字冲回,以便在实际结算凭证收到后,按实际成本入账。

②从外地购进商品,采用托收承付结算方式或委托收款结算方式,结算凭证先到并承付货款时,作为商品购进入账;商品先到,验收入库后,暂不作为商品购进,待承付货款时,再作为购进入账。

③在商品购进业务中,采用预付货款方式的,由于预付货款尚未形成买卖双方实际的交易行为,因此,预付货款时间不能作为商品购进的入账时间。

进口商品以支付货款的时间作为购进商品的入账时间。

商店购进的商品,均按取得商品时所支付的价税款扣除专用增值税发票上注明的税额,作为商品购进入账价格,采购过程中发生的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包装费、仓储费等费用,以及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和入库前的挑选整理费等。具体为:

属于商品采购成本的费用,有三种不同的处理方法:

(1)采购费用直接计入商品采购成本。

这种方法核算的工作量很大。所以,通常适用于商品采购费用数额较大、商品品种规格不太多的国际贸易企业和批发企业。

(2)采购费用先在“进货费用”账户中归集。

这种方法先将商品采购费用在“进货费用”账户中归集,期末将归集的进货费用按商品的存销进行分摊,将已销商品的进货费用纳入“主营业务成本”,将未销商品的进货费用计入期末库存商品的成本,这种方法的核算工作量较大,因此通常适用于商品采购费用数额较大、商品品种规格较多的批发企业和零售企业。(www.xing528.com)

(3)采购费用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这种方法是将商品采购费用直接计入当期损益,列入“销售费用”账户。这种方法核算最为简便,但商品采购费用全部由已销商品负担,不太合理,因此通常适用于商品采购费用数额较小、商品品种规格较多的零售企业。

在新的会计准则下,商品流通企业的进货费用计入所购商品成本且此变更属于会计政策变更。商业企业购进的商品。不论是用于国内销售或供应出口,均按取得商品时所支付的价税款扣除规定计算的进项增值税金的数额,作为商品购进的入账价格,具体有以下几种情况:

●收购免税农副产品,按购入的农业产品的买价扣除按规定计算的进项增值税额后的数额作为入账价格。

●委托加工商品,按加工过程中实际成本作为加工成品入账价格。包括原材料、加工费和加工税金。

●从生产单位购进的商品,按生产单位的出厂价(销售价)作为入账价格。

●委托外贸部门代理进口商品,按实际支付外贸部门的全部价税款,扣除按规定计算的进项税额作为入账价格。

●从国内其他企业或系统内各企业购入的商品,以实际支付的批发价或调拨价作为入账价格。

●进口的商品,按进口商品国外进价(到岸价)加上关税、消费税后作为商品购进入账价格。如按离岸价(FOB)计算,则按离岸价加到岸前的运费、保险费计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