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赢利地图:避免用忙碌掩盖系统无知

赢利地图:避免用忙碌掩盖系统无知

时间:2023-06-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个系统包括三个构成要件:要素、连接关系、目标或功能。另一方面,人口增加导致居住空间拥挤,又造成了疾病蔓延、死亡人数增加。因增强果,果增强因。目标或功能对应企业赢利系统的“目标和愿景”。企业赢利系统的功能是创造顾客及赢利,所以绝大部分情况下,关键变量都应该在商业模式的构成要素范围内寻找。

赢利地图:避免用忙碌掩盖系统无知

※ 从系统思考角度,企业实现稳健成长的机理是什么?

※ 为什么说“菩萨畏因,众生畏果”?

※ 如何将战略指导方案绘制成一张赢利系统地图?

研究系统动力的丹尼斯·舍伍德在其著作《系统思考》中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欧洲小国的女王,试图促进国家经济繁荣,一位大臣给了她四个建议:①向邻国发动战争;②尝试亚当·斯密的经济理论;③推广喝早茶下午茶的风俗;④给城市中多生孩子的家庭提供补贴。女王应该选哪一个?财富是由人创造的,人口越多则经济越繁荣,所以国王选择了④。

结果怎样呢?这位女王等待了20年,也没有看到期待中的经济繁荣。而邻近国家的一个海港城市经济却一直在高速增长。女王苦闷之时,来到这个海港城市做客,市长给她端上来一杯茶……合乎逻辑的“补贴生育”,没有效果;毫无道理的“茶文化”,却带来了经济繁荣。这还有天理吗?

我们用系统思考的方法来分析此事的蹊跷之处。一个系统包括三个构成要件:要素、连接关系、目标或功能。系统中的要素很多,我们将对目标成败有重要影响的因素称为关键变量。系统中的连接关系有因果链、增强回路、调节回路、滞后效应等。

①关键变量。“经济繁荣”是女王这个国家系统追求的目标,她选择了“城市人口”作为关键变量。

②因果链。系统中因素很多,它们之间有因果联系,可以用因果链来表达这些因果联系。例如:生育补贴带来人口增加;经济繁荣,导致城市移民增加。另一方面,人口增加导致居住空间拥挤,又造成了疾病蔓延、死亡人数增加。

③增强回路。增强回路又叫作正反馈,指因与果之间相互促进,因增强果,果反过来又增强因,形成了一个相互增强的回路,一圈又一圈地循环增强。例如:生育补贴增加了城市人口,更多人创造财富,促进经济繁荣;经济繁荣,吸引外来移民,再创造更多财富……因增强果,果增强因。

④调节回路。调节回路又叫作负反馈,是指某个输出结果,反过来抑制了原因的输入,抵抗系统变化或让增强回路失效,促使系统趋于稳定。例如:城市人口增加,导致过度拥挤;过度拥挤,造成疾病蔓延;疾病蔓延,降低了出生率,增加了死亡率,又反过来减少了城市人口。

⑤滞后效应。原因与结果之间有个时间差,导致了反应延迟,这就是滞后效应。孩子出生,20年后才能再生孩子;新增人口,几十年后才会死亡。因果之间,相差几十年,让迷失在现象中的女王,难以做出准确判断。

我们似乎找到了问题的关键。“生育补贴”刺激人口增长,这是增强回路;“疾病蔓延”抑制人口增长,这是调节回路。因为忽视了“疾病蔓延”这个调节回路,又由于滞后效应,最终让女王白白浪费了20年的努力。

可是,为什么“茶文化”这个听上去不靠谱的选项,能给那个海港城市带来经济繁荣呢?

因为当时的欧洲的城市排污系统很落后,市民喝的生水都很不卫生,导致病菌传播和疾病增加,所以死亡率居高不下。而喝茶,首先要把水烧开,这个步骤就杀死了很多病菌,提高了公共卫生水平,抑制了疫病的流行。后来,那个海港城市所在的国家,大力推广“茶文化”……逐渐成了称霸世界的“日不落帝国”。

参考资料:《刘润·商业洞察力30讲》

企业是一个赢利系统,抽象来看也包括三个要件:要素、连接关系、目标或功能。企业赢利系统的构成要素包括:经营体系三大要素(经管团队、商业模式企业战略)、管理体系、杠杆要素(企业文化、资源平台、技术厚度、创新变革),如图7-1-1所示。连接关系与前文相同,常用的有因果链、增强回路、调节回路、滞后效应等。目标或功能对应企业赢利系统的“目标和愿景”。针对特定的目标和愿景,我们从所在的企业赢利系统中找到一个或几个关键变量,作为统领系统运动变化的“先锋官”,也是分析或建设一个系统的重要入手点。(www.xing528.com)

图7-1-1 企业赢利系统的要素、连接关系、功能或目标等构成要件示意图
图表来源:李庆丰,“企业赢利系统”理论

下面对企业赢利系统的要素、连接关系、功能或目标等构成要件进行一些简要的解释和阐述。

(1)目标和愿景。它在系统三大要件中的说法是“目标或功能”。企业赢利系统的功能是“通过持续创造顾客赢利”,最终体现在一个又一个企业目标的实现。企业的目标向上升级,各阶段战略目标连接起来,就是企业愿景。企业的目标向下展开,是两组目标体系:其一,从长期到短期的战略或战术目标,例如:五年战略目标、年度目标、季度目标、月度目标;其二,从上至下,公司整体、部门、班组、个体的目标逐级展开。

(2)关键变量。为实现企业目标,先要找到一个入手点,从企业赢利系统中找到一个或几个关键变量。俗话说,贪多嚼不烂,通常找到一个最关键的变量即可。企业赢利系统的功能是创造顾客及赢利,所以绝大部分情况下,关键变量都应该在商业模式的构成要素范围内寻找。

讲到亚马逊的案例,混沌大学创始人李善友说:贝索斯把所有资源都投入在不变的事物上。哪些是亚马逊认为的“不变”呢?目标客户有长期不变的三大需求:第一,无限选择;第二,最低价格;第三,快速配送。亚马逊为实现战略目标挑选关键变量时,通常从这三个“不变”圈定的范围中选择。

与亚马逊的三个“不变”类似,对于电商企业来说,目标客户的需求不外乎“多、快、好、省”——品种多、物流快、产品好、价格低。针对自身特色、所处阶段,电商企业可以从中挑选一个或几个作为关键变量。

在企业实践中,针对不同的企业目标、战略对策目标或部门目标,对应的关键变量也是大相径庭,有可能是重复购买率、顾客满意度、客单价(1)、净利润,也有可能是合格率、产出量、融资额、留存用户数或月活用户数等。

(3)因果链。为实现目标,从关键变量出发,通过构成结构,找出因果相关变量因素,并画出一系列因果链。有人说:“白痴让事情变得更复杂,智者让事情变得更简单。”沿着因果链,顺藤摸瓜,找到与之相连的“原因变量”,然后驱动原因,解决问题。这就是:菩萨畏因,众生畏果。

例如:甲企业质量部门有一项年度目标是,A类新产品的质量合格率从90%提升到97%,并选定配置×设备为这个质量改善系统的唯一关键变量。以×设备为入手点,沿着设备获得因果链顺藤摸瓜,找到设备供应商、工程安装公司、购置资金、银行贷款、担保企业等一系列相关原因变量,再沿着设备运转因果链,找到操作人员及培训、附属设备及工具、材料供应、业务流程、环境达标及场地准备等相关原因变量。厘清因果链后,后续就是协调各部门配合,共同驱动原因、解决问题,获得结果、实现目标。

(4)增强回路。对于实现目标,如果需要某一个或多个关键变量因素连续增长,这就用到增强回路。像月活用户数、营业收入、利润等关键变量,都是需要连续增长的,所以其中要设置增强回路。咖啡饮料、网约车等服务企业,都会用到裂变营销来增加留存用户总数或月活用户数。裂变营销就含有至少一个增强回路。例如:顾客小欣购买了一次这类服务,同时她还获得几张下次购买此服务的优惠券。如果她推荐一位好友购买此服务,不仅她的好友享受免单待遇、几张优惠劵,而且她本人还可以再获得一次免单机会。她推荐的好友越多,她获得的免单机会就越多。她推荐来的好友,也同样享受如此“裂变”带来的免单或优惠待遇。

增强回路与复利效应、滚雪球、指数增长、飞轮增长、赢家通吃、马太效应等叫法不同,它们背后的数学原理是相似的。在企业赢利系统中使用增强回路,找到关键变量及后面的原因后,下一步就要为它们配置人才、资金、物料等相关资源。

(5)调节回路。笔者刚参加工作时就在想,企业是如何从“小不点”逐渐做大做强的?笔者的师父给出的答案是“狠狠地挣钱,慢慢地花钱”。“狠狠地挣钱”用到增强回路,而“慢慢地花钱”就用到调节回路。企业的成本费用要控制好,不能盲目地快速增长;现金储备不能过少或突然骤降,防止出现经营危机;员工队伍、股权结构要稳定等,这些都用到调节回路。人的体温为什么能一直保持在37℃?因为调节回路在发挥作用。当人体的温度低了,身体就会增加代谢,提供需要的热量;当温度高了,身体就会排汗,带走热量。就像体温调节,企业的调节回路如此循环不断地发挥作用,就能控制住那些不应该盲目增长或下降的指标了。

(6)滞后效应。开一个小吃店,早晨买菜,中午卖饭,只用半天现金就回笼了,资金的滞后效应不明显。如果像华为海思那样搞芯片研发,投入很多年,每年投入几十亿上百亿,迟迟看不到利润,这就有相当明显的资金回笼滞后效应。像新品开发、人才培养、产品制造、股权投资等,企业经营管理的诸多活动都会存在滞后效应。滞后效应有一定的副作用,克服的方法有:提前预测,尽早启动可能滞后的活动或项目;建立资金、人才、物料的安全储备或缓冲池;缩短因果链,减少滞后;采用工业4.0或工业互联网科技手段,减少滞后效应。

图7-1-1可以作为企业的一张系统赢利地图,从系统思考的角度协助经管团队做到“狠狠地挣钱,慢慢地花钱”。避免用琐碎的忙碌,掩盖系统上的无知!它尤其有益于协助企业各层面制订战略指导方案,根据实际状况和需要绘制,然后挂在墙上,成为经管团队能看到的“作战”地图。

(1) 顾客平均购买商品的金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