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市场选择及其影响因素:层次分析法下的最优进入国

市场选择及其影响因素:层次分析法下的最优进入国

时间:2023-06-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张文敏利用层次分析法结合目标国市场的客观吸引力、目标国市场相对竞争力和中国国内政策支持程度来确定最优进入国。学者针对多行业的市场选择进行了研究。中国出版集团在市场选择时,目标市场被选择的概率与地理距离显著负相关,与文化距离、GDP显著正相关。范宇峰为了探究中国资源型央企在市场选择中的表现,利用CAGE距离,使用聚类分析把国际市场分为浅水湾市场、绿洲市场、沼泽市场、深海市场。

市场选择及其影响因素:层次分析法下的最优进入国

市场选择,即研究进入哪个国家的问题,不少学者认为市场选择是一个决策的过程。Kumar et al(1994)认为市场选择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需要经过甄别(screening)、识别(identification)和选择(selection)三个阶段。在甄别阶段要注意宏观指标,包括政治稳定、社会文化因素、地理距离等;在识别阶段要关注行业层面的因素,比如市场因素、竞争情况等;最后的选择阶段是公司层面因素,即利润、产品对当前市场组合的适应性等。Rahman(2003)提出了两阶段法评价法来选择目标市场,在第一阶段用市场规模吸引力(market size attractiveness)评价,这一阶段主要关注经济因素和一些企业因素;在第二阶段用结构吸引力(market's structural attractiveness)衡量,这一阶段主要注意成本、结构兼容性、政府政策等因素。Minifie&West(1998)则认为做出市场选择的决策需要四个步骤:①决策者根据偏好选择要进入的国家;②是否满足政治稳定;③政府对商业参与度的大小,即是服务型政府还是控制商业型政府;④看该国的文化相似性张文敏(2013)利用层次分析法(AHP)结合目标国市场的客观吸引力、目标国市场相对竞争力和中国国内政策支持程度来确定最优进入国。

学者针对多行业的市场选择进行了研究。王亚琴(2006)认为目标市场选择要受企业国际化战略目标、自身竞争优势、目标国投资环境、目标国需求潜力、贸易壁垒(包括关税壁垒、非关税壁垒和地理距离)、其他因素(包括空间距离、文化和历史联系、政治关系、民族异同等)的影响。陈宇等(2012)通过实证分析的方式讨论了文化距离、地理距离、目标国GDP、经济环境等因素对中国影视贸易类的影响。Gripsrud&Benito(2005)、汪旭晖(2007)在探讨零售企业的市场选择问题时,通过实证发现文化距离、人均GNP和地理距离有显著的影响作用。中国出版集团在市场选择时,目标市场被选择的概率与地理距离显著负相关,与文化距离、GDP显著正相关陈德金,2011)。(www.xing528.com)

关于工程行业的市场选择研究总结如下:余承萱(2010)按文化距离、目标国经济发展水平两个维度来划分国际市场,并探讨了承包商的国外经验、人力资源整体素质、技术创新能力、企业规模对目标国选择的影响。在全球贸易扩张中,文化距离(culture distance)、行政距离(administrative distance)、地理距离(geographical distance)、经济距离(economic distance)仍然起作用(Ghemawat,2001)。范宇峰(2013)为了探究中国资源型央企在市场选择中的表现,利用CAGE距离(上述四种距离的简称),使用聚类分析把国际市场分为浅水湾市场、绿洲市场、沼泽市场、深海市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