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语言节奏缓和,更得听众欢心

语言节奏缓和,更得听众欢心

时间:2023-06-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张凡打电话问了他的同事后,才知道是小牛队获胜了。而快慢适中、起伏有度的语言不仅有助于传递信息、帮助听者理解所说的内容,还使语言有了美妙的乐感,使人愿意听、喜欢听。说话没有节奏变化就会像催眠曲一样使人昏昏欲睡,反之,如果能够掌握好说话的节奏,就会使人愿意听,喜欢听。下面归纳了几种常用的语言节奏,领导在日常的谈话中若能有效运用,也能起到吸引听众的效果。

语言节奏缓和,更得听众欢心

领导们在与人交往时,要想所说的话让人家爱听、喜欢听,就要注意控制好自己说话的节奏。否则,很难让别人明白你所说的是什么。

张凡在肯德基碰见了一位刚刚看完2011年NBA总决赛的小伙子。张凡问道:“今年谁夺了冠军?”小伙子兴奋地说:“小牛队大败热火队夺得冠军。”

张凡迷惑了:到底是小牛队打败了热火队获得了冠军,还是热火队打败小牛队获得了冠军呢?张凡打电话问了他的同事后,才知道是小牛队获胜了。

这位小伙子说的话之所以让人听不明白,就是因为他没有掌握好说话的节奏。

说话的节奏是指说话时不断发音和停顿形成的强弱有序和周期性的变化。简单来说,说话的节奏其实就是说话的快慢。“书面语”是借助标点符号句子断开,以便使内容更加具体、准确的。而领导们在说话时就要借助节奏,来帮助自己传递信息或表达感情。

生活中,有很多领导根本不考虑说话的节奏。其中一些领导说话很快,一大堆话一口气就能说完,别人听起来好像是打机关枪。而另外一些领导则相反,说话慢慢吞吞,半天也崩不出一句话来。这两种极端的情况都是没有掌握好说话的节奏。说话时,领导们如果不懂得控制节奏,不仅不能发挥口才的魅力,还会导致沟通障碍,就像上文的那个小伙子一样。

而快慢适中、起伏有度的语言不仅有助于传递信息、帮助听者理解所说的内容,还使语言有了美妙的乐感,使人愿意听、喜欢听。

有位意大利的音乐家,一次他上台不是唱歌,而是把数字有节奏地、有变化地从1数到100,结果倾倒了所有的听众,甚至有的听众都感动得流下了眼泪,可见,节奏在生活中是多么重要。节奏主要体现为快慢和停顿。说话没有节奏变化就会像催眠曲一样使人昏昏欲睡,反之,如果能够掌握好说话的节奏,就会使人愿意听,喜欢听。(www.xing528.com)

某大学举办写作知识讲座,主讲老师在谈到细节描写时,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请问同学们,男生和女生回到宿舍时,摸钥匙开门的动作有什么不一样呢?”然后就闭口不言,停顿下来,让同学们自己去揣摩。台下的大学生们活跃起来了,有的小声议论,有的举手回答,有的干脆掏掏口袋,模拟一下自己回宿舍时找钥匙的动作。等同学们讨论了一阵子之后,老师才说:“据我观察,大多数女生上楼梯时,手就在书包里摸索,走到宿舍门口,凭感觉捏住一大串钥匙中的某一把钥匙,往锁孔里一塞,正好把门打开了。而大多数男生呢?他们匆匆忙忙地跑到宿舍门口,‘砰’地一脚或一掌,门打不开,于是想起找钥匙。摸了书包摸裤袋,摸了裤袋又摸衣袋,好不容易摸到了钥匙串,把钥匙往锁孔里一塞,门打不开,原来摸错了钥匙。”主讲老师的描述引起了会场中一片会心的笑声。等到同学们笑过之后,老师趁势总结道:“把男女生回宿舍摸钥匙开门的动作描述出来,就是细节描写,而细节描写的生动又来源于对生活的细致观察。”

这位写作老师很巧妙地利用了停顿,让听众探索悬念的答案,然后利用解答悬念抛出讲学要点,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这就是利用说话节奏的妙处。

那么,领导们应该怎样才能把握好说话的节奏呢?其实也没有什么神秘的地方,只要掌握了什么地方应该加速,什么地方应该减速,自然就能做到这点。

第一,说话时应该加速的地方有:遇到任何人都知道的事情,或不太重要的事情,或精彩的故事进入高潮时等情况,此时需要加快语速。

第二,说话时应该减速的地方有:遇到需要特别强调的事情,或极为严肃的事情,或使人感到疑惑的事情;另外,在遇到数据、人名、地名等时,也需要减慢语速。

下面归纳了几种常用的语言节奏,领导在日常的谈话中若能有效运用,也能起到吸引听众的效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