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跨境并购与外向直接投资理论研究结论

跨境并购与外向直接投资理论研究结论

时间:2023-06-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本书上述研究结论,与文中重点介绍的跨境并购等对外直接投资理论相符,包括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和投资发展阶段理论。本书以1990年1月至2012年12月中国企业跨境并购数据,对并购影响因素重新进行研究,并重点关注并购影响因素对并购成败和绩效、在发达国家和非发达国家的相同或不同。本书重点关注的分析内容,在现有文献研究中,尚不多见。

跨境并购与外向直接投资理论研究结论

本书研究中国企业跨境并购影响因素,与并购成败和绩效的关系,并重点对比并购影响因素在成败和短期绩效上、在发达国家和非发达国家中的相同或不同,以1990年1月至2012年12月数据,以1 513个样本和回归分析法研究并购成败,以105个样本和事件研究法分析并购短期绩效,以102个样本和财务评价法研究并购长期绩效,并以2个案例诠释并购成败和绩效,得出以下研究结论。

从整体上看,中国企业跨境并购,交易宣布后完成的概率统计约为60%,并购宣布前后的短期公告效应显著为正,并购后三年内长期绩效整体不佳并变差。市场因素,对中国企业跨境并购的成败、短期绩效、长期绩效,均有非常显著的影响作用或调节作用。从中国企业跨境并购的六个影响因素看,第一,中国企业进行跨境并购,与并购标的所在国的文化距离,并不直接影响交易是否达成,但与并购短期绩效显著负相关,说明中国企业在完成并购交易后不能掉以轻心,仍需着力整合文化差异。第二,目标公司是否在发达国家不影响并购成功率,但并购发达国家企业能产生更高的短期超额收益率。第三,国有企业进行跨境并购面临特殊挑战,并购交易更难达成,尤其是在发达国家。第四,如果中国企业与跨境并购标的处于同一行业,则有助于并购交易达成,尤其是在非发达国家。第五,绝对控股并购在非发达国家,更难成功;对短期绩效有显著正影响,尤其是在发达国家。第六,采用现金支付有助于并购交易达成,尤其是在发达国家。

本书上述研究结论,与文中重点介绍的跨境并购等对外直接投资理论相符,包括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和投资发展阶段理论。根据国际生产折衷理论等所有权优势论,中国企业跨境并购等对外直接投资,相较于其他国家,尤其是相较于发达国家,尚不具备相关充分优势和条件,所以不易成功,难以取得好的绩效;而根据投资发展阶段理论,中国的人均GNP数据,又使得中国企业跨境并购等对外直接投资,具备了国内一定的经济条件和动力,这些条件和动力,促进了中国企业跨境并购等对外直接投资。中国企业的跨境并购等对外直接投资,就是在这两者的矛盾中,既困难重重,又波澜起伏。纵观已有文献对相关问题的研究,重点关注的角度和研究结论,均不尽相同。本书以1990年1月至2012年12月中国企业跨境并购数据,对并购影响因素重新进行研究,并重点关注并购影响因素对并购成败和绩效、在发达国家和非发达国家的相同或不同。本书重点关注的分析内容,在现有文献研究中,尚不多见。(www.xing528.com)

本书研究中国企业跨境并购,涉及的并购影响因素是国家层面的文化距离和是否发达国家,企业层面的是否国有企业和是否同行业并购,交易层面的是否绝对控股并购和是否现金支付,并对比并购影响因素在成败和绩效上、在发达国家和非发达国家中的相同和不同。对于并购影响因素,已有文献多有研究,而本书的对比分析,需要以此为基础,因此本书以文中数据对相关问题重新研究;对于本书的对比分析,已有文献少有研究,是本书在已有文献研究的基础上,新的关注点和创新点。本书对比分析的结论主要有,中国的国有企业较之非国有企业跨境并购,在发达比在非发达国家,成功概率更低;中国企业跨境并购,在非发达国家选择同行业并购,成功概率更高;绝对控股并购,在非发达国家更难成功,对短期绩效有显著正影响,尤其是在发达国家;采用现金支付有助于并购交易达成,尤其是在发达国家。这些对比分析的结论,是本书的创新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