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加强社会责任意识的必要性

加强社会责任意识的必要性

时间:2023-06-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目前非公有制经济已经成为辽宁省数量最多、比例最大的企业群体,提供了全省新增就业的70%多的岗位,在就业与纳税上承担了巨大的社会责任,比如民营企业在服务业经济总量中占比不到40%,却提供了全省60%的税收和60%的就业。由此可知,辽宁省民营企业在节能环保、员工培训、员工求助等最基本的企业责任担当方面尚存不足,缺乏社会责任意识,对生产的产品质量、对员工、对社会缺乏关注。

加强社会责任意识的必要性

目前非公有制经济已经成为辽宁省数量最多、比例最大的企业群体,提供了全省新增就业的70%多的岗位,在就业与纳税上承担了巨大的社会责任,比如民营企业在服务业经济总量中占比不到40%,却提供了全省60%的税收和60%的就业。同时,也担负了一定的社会责任。本溪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广开就业渠道,优先安置下岗职工就业;资助厂矿所在地的贫困学生;建立“紫臣儿童糖尿病救助基金”项目,用于22岁以下特困青少年及儿童糖尿病治疗;设立了“包紫臣爱心基金”,主要用于救助全市低保户、低保边缘家庭中的18岁以下患有先心病的青少年和儿童,同时为城乡低保户、低保边缘家庭中的大二学生提供就学就医援助。辽宁民营企业家承担社会责任的案例有很多,但从调研的普遍情况来看,还有许多民营企业在社会责任承担方面亟待改进。

根据调研数据,共计225家企业所有产品的环保性能达到甚至超过国家相关标准,占比64.84%;少数企业产品的环保性能未能达到国家相关标准的要求,占比4.64%。24.16%的企业进行了节能环保技术研发或采用了节能环保新技术,而38.66%的企业对此忽略。有50家企业2014年为慈善事业捐款总额为0,占比13.55%;大部分企业为慈善事业捐款总额低于10万元,占比37.13%;为慈善事业捐款总额超过10万元的企业占比仅达20.87%。多数企业2014年对员工开展专业技能培训人次低于10人次,占比26.96%;10—100人次的企业占比24.35%;100人次以上的企业占比27.25%。2014年员工工伤为0的企业共计158家,占比高达45.53%;员工工伤为1—10人的企业占比19.3%;超过10人的企业占比2.3%。84家企业2014年没有进行员工救助,占比24.35%;对1—10名员工进行救助的企业占比为33.91%;对10名以上员工进行救助的企业占比13.91%。同时,有30%左右的企业在受访时并未给出上述统计的各项信息。由此可知,辽宁省民营企业在节能环保、员工培训、员工求助等最基本的企业责任担当方面尚存不足,缺乏社会责任意识,对生产的产品质量、对员工、对社会缺乏关注。(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